現代行政法的原則
⑴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規范化的規范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在行政法調控行政權的歷史長期時期中形成,並由行政法學者概括歸納出來的,是學者們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從中抽象出來的一些較為普遍使用的規則,但不同學者因其概括、歸納方法不同,對基本原則的表述和對基本原則規范化的標准認識不同,以及各國行政法本身的差別很大(這種差別遠大於各國民法、刑法),因此要抽象歸納出若干共同的有一般原則是非常困難的。
但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總有共性的東西來遵循,也總會有一個具有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基本精神把數量眾多,易於變動的行政法規范貫穿起來。而且這也是現代行政法發展的需要,因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執行和遵守,規范行政行為和提供行政爭議解決基本原則,體現行政法的基本精神實質,是行政法的具體原則和規則存在的基礎;反應著行政法價值目標,是行政法理論中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現代各國行政法也紛繁復雜,行政基本原則也各執一說,比較混亂,不利於行政法的施行和發揮行政法的控權功能,實行法治,所以行政法基本原則要規范化,也可以先非特別理性的先法定化,在以後的實踐中來完善。
目前我國現行法律規范體系中,已有的行政法治基本原則包括四方面內容:A行政合理原則;B行政合法性原則;C,民主性原則;D,責任行政原則。
其中行政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則可以規范化。首先,對於行政合法性原則,它要求A,依法指必須一句憲法、法律、法規、規章;B,政府必須依法的明文規定行政;C行政行為必須在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合法;D,行政行為必須依法接受相對人的監督。依法行政原則符合行政法控權的價值取向。而且從我國相關行政法來看,對行政合法性原則都有相關的總則性和規定和具體規定。並且合法性原則從其內容來看,吸收了越權無效原則,行政權責一致,程序法定原則,法律保留,法律優先原則的精神內涵。所以具備了規范化的條件。
其次,合理性原則。其要求正當性,平衡性和情理性。首先從各行政法條裡面可以看出我國對於行政合理性的具體規則,例如行政處罰顯示公正,可以判決變更的規定等。其次,行政合理性原則包含了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行政效益原則、行政公正原則的基本內涵。行政合理性原則的更為外延性擴展內涵讓其具備規范化的條件。
如果能規范化,行政法治化運行將會更加公正,合理,有效。它將作為體現行政法價值目標的基本准則,貫穿於行政法律規范之中,對於加強和完善行政法治具有重要意義。A,指導功能。它直接為次級規范的產生提供依據,作為練習行政法價值目標和行政法具體規則的樞紐,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可以在較大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知道行政法制的建立和完善,對行政法的整體構造具有重要意義。
B,解釋功能。在具體規范出現瑕疵時,運用規范化的基本原則進行解釋,會更統一,不會產生混亂,而不能即使解決行政爭議。
C,協調功能。規范化的基本原則更加為准確理解、適用和遵守行政法律規范提供依據,也有助於發現並糾正行政法體系中的不協調現象,保證行政法體系的完整、有序及協調。
另外還有補缺功能。
⑵ 現代行政法總論 章劍生版,為什麼找不到行政法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就這六條啊,(一)合法行政原則二合理行政原則(三)程序正當原則(四)高效便民原則五)誠實守信原則六是權責統一原則。看來是大家都熟悉了,就沒有必須重復了。
⑶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回合法行政答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⑷ 簡述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9、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決策、組織、管理和控制。
行政法的一般淵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行政法的特殊淵源:法律解釋,有權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地方解釋;其他規范性文件;國際條約、慣例。
10、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行政職權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職權必須依據法律行使;行政授權、行政委託必須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平等適用法律規范;符合自然規律;符合社會道德。
行政應急性原則
11、行政行為概述
行政行為的主要特徵有:從屬法律性;裁量性;單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強制性。
行政行為合法的條件:A.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B.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C.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D.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規定。
行政行為無效的條件:A.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B.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C.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的行政行為;D.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E.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A.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B.行政行為不適當。
⑸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 該條規定體現了現代行政法的什麼原則
合法性原則。
⑹ 現代行政法的核心旨趣是什麼
行政法基本原來則是貫自穿於行政法關系之中,指導行政法的立法與實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
行政法治原則作為法治原則在行政法上的反映,涵蓋了對行政法關系所有主體的要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需要,們談及行政法治原則時,經常更突出地強調其對行政主體的要求。事實上,「公民必須守法」,「依法監督行政行為」等也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內在要求。
行政法治原則對行政主體的要求可概括為依法行政,具體可分解為行政合法性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和行政應急性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貫穿於行政法關系之中,指導行政法的立法與實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則。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
行政法治原則作為法治原則在行政法上的反映,涵蓋了對行政法關系所有主體的要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需要,們談及行政法治原則時,經常更突出地強調其對行政主體的要求。事實上,「公民必須守法」,「依法監督行政行為」等也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內在要求。
行政法治原則對行政主體的要求可概括為依法行政,具體可分解為行政合法性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和行政應急性原則。
⑺ 現代行政管理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依法行政對嗎
完全正確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它又分為實體性基本原則和程序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根據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學者論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四項
合法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
信賴保護原則
高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