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規定了防寒防暑費沒
⑴ 勞動法規定了防暑費,為什麼不設立防寒費呢
據衛生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內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容知》(衛監督發〔20071186號)要求,「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這是因為我國的高溫地區面積很廣,涉及工種繁多,高溫作業易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因此,規定了防暑費。同樣,高寒地區的范圍相對小,還沒有在全國形成普遍性問題,具體省份和單位可根據自己的條件給予工作人員適當補貼,以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⑵ 國家規定的一年中防暑降溫費和烤火費各為多少
職工防暑降溫費屬於勞保費的列支范圍,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職工冬季取暖補貼等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6〕673號)規定,對企業職工冬季取暖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勞動保護費等支出,稅法規定允許扣除。但由於各地、各行業、各企業的情況不同,目前在稅法中規定全國統一適用的扣除標准尚有困難,因此,原則上允許企業據實扣除
為防止企業以這些費用為名,隨意加大扣除費用,省級稅務機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上述費用稅前扣除的最高限額,並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例如,北京市防暑降溫費標准規定,企業在崗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為:從事室外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為120元,從事室內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90元。因此,企業發生的上述費用可在限額內據實扣除,超過規定標准都需要作納稅調增。這與國稅函〔2009〕3號文件的規定不同,企業應按國稅函〔2009〕3號文件的規定執行,即使超過標准,也可以據實扣除。
⑶ 勞動法中高溫費是怎麼規定的
關於轉發《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的通知 蘇勞社險[2007]20號 各市、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國稅局、地稅局,市區各稅務分局,市各委辦局(公司),各有關單位: 現將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國稅局、地稅局《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蘇勞社勞薪[2007]18號)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蘇州市國稅局 蘇州市地方稅務局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八日 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國家稅務局 江蘇省地方稅務局 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 蘇勞社勞薪[2007]18號 各省轄市勞動保障局、國稅局、地稅局,常熟市國稅局、地稅局,蘇州工業園區國稅局、地稅局,張家港保稅區國稅局,省國稅局直屬分局,省地稅局直屬分局,省各有關廳、局,省各直屬企業: 為保障企業職工在夏季勞動生產過程中的身體健康,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經研究,決定提高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企業在崗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30元。全年按四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並准予稅前扣除。 二、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合理安排職工工作,適當調整高溫、露天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最大限度地減少職工因高溫中暑造成的職業危害,確保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引導和督促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部、勞動保障部、國家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和落實夏季工作場所防暑降溫各項措施,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確保夏季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進行。要加強對高溫、高濕作業場所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工工作時間、休假時間、工資支付、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保護等情況。 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江蘇省國家稅務局 江蘇省地方稅務局
⑷ 勞動法關於防暑降溫費的規定
北京防暑降溫費發放標准
一、北京防暑降溫費發放標准
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於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補貼調整為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高溫補貼屬於勞動者工資組成部分,應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33℃以上室內工作月補120元
根據北京市安監局、衛計委、人力社保局和市總工會聯合發布的相關文件規定,北京市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為每年6至8月,室外露天作業每人每月不低於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
此外,用人單位應當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葯品。相關負責人介紹,「錢物不能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葯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葯品也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露天作業如交巡警、快遞員、建築工人、環衛工人、戶外線路檢測工人;室內作業如煉鋼工人、機械鑄造工人等都有可能享用到高溫津貼。
二、用人單位能否以提供清涼飲料等沖抵防暑降溫費
不能。《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第十一條規定「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全國各省份也均有類似的規定,例如:《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或者戶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和含鹽飲料;提供的清涼飲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溫費。」
三、除高溫補貼或防暑降溫費外,職工在高溫天氣應享有的其他權利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職工在高溫天氣還享有以下權利:
(1)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天氣,調整作息時間:
①日最高氣溫達到40攝氏度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②日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40攝氏度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③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37攝氏度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2)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
(3)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4)用人單位應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習,並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葯品。
(5)勞動者出現中暑症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供給防暑降溫飲料,並採取必要的對症處理措施;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6)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7)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8)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為企業單位發放防暑降溫費提供了依據,任何企業單位都不得剋扣職工的防暑降溫費,確保職工能夠及時得到這筆費用。如果有不發的,職工也可以積極的投訴舉報。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勞動保障部門表示,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補貼。高溫補貼不得列入最低工資中。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補貼。但目前有個別企業在發工資時雖然名義上發放了高溫補貼,但卻將高溫補貼金額計入最低工資中,侵害了職工利益。
⑸ 防暑降溫費屬於勞動法規定么
勞動法沒有規定,但是它屬於勞保,也就是單位應該發放,具體發放多少看單位情況和老闆心情吧,國家不管這事。
⑹ 勞動法對高溫補貼的規定
高溫補貼法律規定:高溫補貼條件為用人單位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其他。
【法律依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⑺ 按勞動法規定高溫補貼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的高溫補貼是沒有規定,高溫補貼的規定是《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法律依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
⑻ 勞動法對防暑降溫費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勞動保障部門表示,高溫下工作應發放高溫補貼。高溫補貼不得列入最低工資中。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規定,當氣溫超過35攝氏度時,企業應依據勞動合同中簽訂的內容,視工種和工作環境的不同,向職工發放高溫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九十二條 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
⑼ 勞動法對防暑降溫費是怎樣規定的
每月67元,四個月共計2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