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緩刑刑事訴訟法

緩刑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11-30 17:30:08

Ⅰ 刑事訴訟法有哪些情形可以撤銷緩刑

判決撤銷緩刑的事由有以下情形:
1、緩刑期間嚴重違法;
2、緩刑期間再犯新罪;
3、緩刑期間發現漏罪。
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七條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Ⅱ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社區矯正的規定

A 新舊刑訴法關於社區矯正規定的變化


變化一

1、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

對於被判處徒刑緩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交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對於被假釋的罪犯,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由公安機關予以監督。

2、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3、變化: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的執行機關由公安機關變更為社區矯正機構,明確了社區矯正的范圍和執行主體。

變化二:

1、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

對於被判處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通知本人,並向有關群眾公開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復政治權利。

2、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九條規定: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3、變化:將剝奪政治權利罪犯的執行機關確定為公安機關。

社區矯正制度正式已上升至法律層面

新《刑事訴訟法》第258條規定,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以及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明確了社區矯正的范圍和執行主體,從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區矯正的刑法性質。

之前於2011年5月已生效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也有類似規定。這些法律規定標志著社區矯正正式進入法律層面,已被賦予了刑罰執行性質。社區矯正的司法本質是一種刑罰執行行為,只是與監禁刑罰執行活動有別,將罪犯放在社會上予以教育改造。社區矯正工作由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組織指導下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對象所在單位、就讀學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協助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區矯正。


Ⅲ 緩刑釋放應用刑訴法哪一條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回罪、應受刑答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刑法》第七十五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刑法》第七十六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Ⅳ 刑訴法緩刑釋放是幾款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明確了緩刑釋放規定。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內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容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Ⅳ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社區矯正的規定有哪些

以下規定是刑事訴訟法社區矯正的: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社區矯正在我國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或考驗(宣告緩刑)。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
第二百七十條
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Ⅵ 刑事訴訟法中從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中適用緩刑的條件包括:
1、主體為被判處的刑罰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屬於犯罪情節較輕的;
3、犯罪分子確有悔罪表現;
4、對其適用緩刑對其居住社區無重大不良影響。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Ⅶ 判處緩刑釋放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哪一條

最高法院刑事訴訟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四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不負刑版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處權罰,被告人在押的,應當在宣判後立即釋放。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予以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Ⅷ 刑事訴訟法法官可以判緩刑嗎

法官量刑處罰的時候,拘役如果是符合緩刑的情形可以判緩刑。緩刑的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熱點內容
國網公司規章制度以什麼為主 發布:2025-09-18 03:31:02 瀏覽:359
論民法基本原則論文 發布:2025-09-18 03:31:01 瀏覽: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共 發布:2025-09-18 03:27:23 瀏覽:847
法學宣在線 發布:2025-09-18 03:27:15 瀏覽:463
腦控刑法 發布:2025-09-18 03:24:13 瀏覽:99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
刑事訴訟法82條第一項尋釁滋事 發布:2025-09-18 03:13:21 瀏覽:690
廣西整治法官 發布:2025-09-18 02:57:08 瀏覽:198
勞動法規定培訓時間規定 發布:2025-09-18 02:47:12 瀏覽:594
廣州黃埔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8 02:36:47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