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保證人
1.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的保證人須具備下列( )條件。
ABCDE
全選,參見刑事訴訟法第54條
2. 刑事訴訟法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2)刑事訴訟法保證人擴展閱讀:
案例:
緩刑犯竟成了刑事案件保證人
2016年10月31日10:01 來源:檢察日報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檢察院收到來自偵查機關的回函,表示針對糾正違法通知書中反映出的保證人資格審核不嚴問題,已經迅速開展整改,並責成相關部門開展自查自糾,確保不再發生類似問題。
此前,江都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過失致人死亡案時審查發現,該案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取保候審的保證人因犯保險詐騙罪,於2014年9月12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10萬元。
根據法律規定,保證人必須「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而這名保證人目前尚在緩刑考驗期,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該保證人尚在緩刑考驗期內,不符合法定條件,必須及時予以糾正。」該院檢察長樊躍先說。
8月31日,江都區檢察院向偵查機關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督促其予以糾正,並要求及時書面回復檢察機關。
與此同時,樊躍先還就此案在各業務部門進行了傳達,提醒辦案人員關注保證人資質審查問題,並就保證人信息核查與偵查機關對接,形成藉助偵查機關常住人口基本信息查詢平台核實保證人信息的長效機制,避免類似問題在檢察環節出現。
近年來,該院重點強化訴訟監督工作,確保監督無死角。據統計,2016年以來,該院已經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20份,收到回函17份,法律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得到有效加強。
3. 刑事訴訟上保證人具備哪些條件
刑事訴訟中保證人的條件是: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保證人應當遵守法律的規定,發現被保證人有違法行為的,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刑法中的保證人是指什麼
保證人,即刑法上具有作為義務的人,包括能夠引起法益侵害的危險源的監督義務人、能夠控製法益侵害發生領域的阻止義務人和脆弱法益的保護義務人。以自己的人格和信譽擔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羈押,允許其留在社會上生活、工作,保證遵守取保候審規定的公民。
保證人要滿足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等條件。
(4)刑事訴訟法保證人擴展閱讀
保證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應當履行兩項義務:
1、對被保證人遵守法律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包括監督被保證人未經公安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如果被保證人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要監督、督促被保證人向執行的公安機關提出申請,請求批准;監督被保證人在司法機關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監督被保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監督被保證人不得串供、毀滅、偽造證據。
2、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的,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比如保證人在履行保證義務過程中,發現被保證人逃跑或者有逃跑企圖,或者發現被保證人未經批准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出外辦事,發現被保證人可能毀滅、偽造證據、串供,等等,都應當毫不拖延地、盡快地向執行的公安機關報告。
5. 刑事案件中保證人的條件及義務
取保候審的保證人不能違法法律所規定的內容,並且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標准,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刑事訴訟法保證人擴展閱讀:
同時,《刑事訴訟法》也指出關於取保候審的若干問題:
第六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6. 取保候審的保證人有哪些
取保候審保證人的義務有:
1、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等規定;
2、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 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取保候審的保證人應當履行什麼義務
《刑訴法》規定取保候審的保證人需要履行以下義務:
第六十八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內義務:
(一)監督被保容證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刑事訴訟中的保證人應當具備什麼條件
刑事類的保證人適用條件是: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保證人應當遵守法律的規定,發現被保證人有違法行為的,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 什麼是取保候審中的保證人
他是指把當事人在問題沒搞清楚以前被司法機關暫時刑拘的人員從被羈押的看守所等地方保證一些條件釋放出來的人教保證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與本案無牽連;2.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3.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4.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