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復議檢察院法條
A. 刑事訴訟法中的「復議」、「復核」以及「申訴」定義、區別與運用。
三者的定義:
1、復議
指司法機關根據有關機關和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或要求,對已作出的決定重新予以考慮,或重新審查處理。
2、復核
法院判處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在我國指高級人民法院對於判處死刑的案件做再一次的審核。(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對死刑案件的審核程序叫做核准)
3、申訴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也是公民維護權益的一種方式。
三者的區別:
1、三者的時間順序不同:
復核強調的是在某個決定作出以前,對該決定決定作出進一步的討論核實以提高決定的正確性;
復議強調的是對已經作出了決定的事項做再一次的評議和討論,確定原決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實;
申訴強調的是對某個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這一結果不服時,依法向法院或者檢察機關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
2、三者面對的對象不同:
復核面對的特定對象是死刑案件;
復議和申訴面對的對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三者的運用:
1、復議:
確認執法機關已對你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通俗說,就是執法機關已經向你送達具有決定性的法律文書,如:處罰決定書、強制措施通知書等。
撰寫行政復議申請書,提交時須一式三份。
搜集復議所需材料,包括:個人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均需復印)、營業執照復印件、法人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材料。部分人認為行政復議、訴訟舉證責任應該倒置,企業無需提供證據,這是錯誤觀念。有力的證據可以幫你更快更好的解決行政糾紛。
到法定復議機關(一般為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機關或者政府)提交復議申請和相關材料。復議機關會在5日給予答復是否受理。受理會有受理通知書,不受理則有不予受理通知書。復議機關認為需要補充證據材料後才能作出決定的,還會發出補正通知書,申請人必須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否則就會被視為放棄復議申請。
2、復核: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公安機關認為檢察院的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3、申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B. 刑訴法對公安機關不立案決定不服應向哪級檢察院申訴
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依據如下: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
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2、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規定:
1、第三百二十三條 對公安機關要求復議的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應當另行指派辦案人員復議,並在收到提請復議書和案卷材料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公安機關。
2、第三百二十四條 對公安機關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的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應當在收到提請復核意見書和案卷材料 後的十五日以內由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3、如果需要改變原決定,應當通知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撤銷原不批准逮捕決定,另行製作批准逮捕決定書。必要時,上級人民檢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批准逮捕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送達公安機關執行。
(2)刑事訴訟法復議檢察院法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的規定如下:
1、第八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後,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對於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2、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3、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4、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C. 檢察院不批准逮捕釋放按照新刑事訴訟法哪一條
以下屬於檢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的規定。專
《刑事訴訟法》第八屬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九十條 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D. 刑事訴訟法226條
原審法院同級抄的檢察院 。 這個應當好理解,因為上訴人對原來的判決不服,而原判決是由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的結果,此時兩個部門肯定是同級的,因此法院就應當把上訴狀和案卷送交到同級檢察院,意思是說,哎,知道了吧,那小子人家對咱們的原判不服。與上級檢察院沒關系。
《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E. 刑事訴訟法182條
首先,樓主要明白什麼是抗訴權。抗訴權的主體是誰,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本法條說明我國的抗訴權是屬於人民檢察院,對錯誤的判決或者是裁定都是有權利主動的去提出抗訴的
其次,刑訴法182條,個人認為是181條的繼續,是對檢察院抗訴權的補充,在被動的情況下發動的,是由被害人提出的,在一審中,檢察院是代表公訴方的,維護的被害人的利益,如果在一審中有裁定有錯誤,自然啟動的是181條,檢察院自身的抗訴權,無需被害人提出的,而182條是針對被害人對一審的判決是否認可,然後請求(注意是請求,被害人本身是沒有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啟動其自身的抗訴權的權利。
我也是去理解了下,互相進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公安機關不服檢察院不起訴決定,需幾日內提起復議
公安機關不服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需七日內提起復議。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6)刑事訴訟法復議檢察院法條擴展閱讀:
當人民檢察院做出決定後將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七條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
G. 刑事復議決定書依據刑事訴訟法多少條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條 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H.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中的復議是不是行政復議
人民復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制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I. 什麼情況可以向檢察院提出復議申請。
你的到底是什麼情況
控告人對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後,7日內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以書面形式提出復議申請,原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後10日內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控告人。公安機關維持原決定,控告人仍然不服的,可到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監督立案申請。
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的申請復議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控告人如果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法律賦予控告人申請復議權,一方面是為了有效保護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是對公安司法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有效監督和制約。根據有關規定,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的申請復議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申請復議應向原做出不予立案決定的機關提出。
2、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除申請復議外,也可以不經復議而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要求人民檢察院予以監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人民檢察院對不立案的監督
《刑事訴訟法》第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對不立案的監督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民檢察院對不立案實施監督的材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人民檢察院的各種業務活動發現公安機關有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情況;二是通過被害人提出的材料獲得,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接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
2、人民檢察院獲取不立案監督的材料後,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審查。
3、人民檢察院通過必要的調查、認真審查後,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
4、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後,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並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