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院起訴

行政法院起訴

發布時間: 2021-12-06 12:55:45

1. 如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需要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並且提起行政訴訟必須符合下列法定條件: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且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 行政事實行為可以向法院起訴嗎

行政事實行為非法律行為,不能對其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而它又不是行政主體的私法行為,也不能對它提起民事訴訟,但是可以提起賠償。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具有行政性、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可致權益損害性的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第十二條第一項至第五項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3. 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行政懲罰和法院起訴的區別

行政懲罰在法律用語中一般是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如公安局、地稅、工商)對你作出的處罰決定(如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吊銷駕駛執照)。
我猜你想要表達的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區別吧
行政復議就是針對行政機關(如公安局、地稅、工商)對你作出的行政處罰(如罰款、吊銷營業執照、吊銷駕駛執照),行政許可(如婚姻登記)等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行政不作為(比如你報警,他不理)不滿而採取的救濟措施。復議是向作出該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起的,通俗的說就是行政機關做得不對,你就找負責管他的那個行政機關告狀。具體的管轄問題很復雜,如果你能提供具體案件我可以幫你解決。

復議和訴訟的區別主要在於:
復議是免費的,訴訟要收錢,但是一般只有幾十塊。
復議是他們內部機關解決問題,不傷和氣,但是相對訴訟不那麼公正;訴訟就是你當原告,行政機關當被告,辯論,然後法官判。
對復議不服不能再復議了,可以提起訴訟;對於訴訟不滿可以上訴。

一般案件都可以只復議;可以只訴訟;也可以先復議,再訴訟;但是不能先訴訟再復議。而且復議不傷和氣,建議先復議吧,實在解決不了再訴訟。不過訴訟的成功率很低的。

5. 哪些行政行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對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對有關行政許可的決定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其他合法權益的等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6. 行政訴訟法院是如何確定

確定行政訴訟的管轄法院的辦法:行政案件一般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行政案件經復議的,則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來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7. 行政處罰後多久可以向法院起訴

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後,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處罰行為被作出之日起的六個月內,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當事人已經申請行政復議的,在受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的十五日內可以依法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8. 如何向人民法院起訴行政訴訟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應該收集好證據材料,在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內,向人民法院遞交上書寫好的起訴狀,如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可以向人明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出具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9. 行政訴訟如何向法院起訴

行政訴訟向法院訴訟的流程:行政機關作出的薪給侵犯到相關公民或者組織時,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寫起訴狀,整理好證據資料,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出具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10. 怎樣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如果要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需要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起訴狀副本和依法收集的證據材料,並且當事人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的六個月內,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五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熱點內容
自考國際經濟法2018年10月真題 發布:2025-09-17 04:08:08 瀏覽:51
律師函的格式 發布:2025-09-17 04:06:50 瀏覽:632
廈門市法律援助員 發布:2025-09-17 03:53:05 瀏覽:111
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5-09-17 03:42:41 瀏覽:808
行政法有統一 發布:2025-09-17 03:42:31 瀏覽:788
關於社團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7 03:40:25 瀏覽:521
廣東野保條例 發布:2025-09-17 03:21:04 瀏覽:996
台江法院庭長 發布:2025-09-17 03:20:56 瀏覽:803
財經法規的概念 發布:2025-09-17 03:19:38 瀏覽:283
德國民法七大發現 發布:2025-09-17 03:14:28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