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處罰原則
Ⅰ 行政處罰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三條規定了處罰法定原則,它包含三層意思:(1)實施處罰的主體法定。(2)處罰依據法定。(3)處罰程序法定。
2、處罰公正、公開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了處罰公正、公開原則。
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五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4、權利保障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5、一事不再罰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Ⅱ 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麼
行政處罰的原則是由行政處罰法規定的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時必須遵守的准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法定原則。(2)公正、公開原則。(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4)一事不再罰原則。
Ⅲ 行政處罰應遵循什麼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或依法行政)在行政處罰中的具體體 現和要求,指行政處罰必須依法進行。處罰法定原則包含:(1)實施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政主體;(2)處罰的依據是法定的;(3)行政處罰的程序合法。處罰法定原則不僅要求實體合法,也要求程序合法,即應遵循法定程序。
2、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是指行政處罰不僅是制裁行政違法行為的手段,而且也起教育的作用,是教育人們遵守法 律的一種形式。
3、公正、公開原則
所謂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沒有偏私。公正原則是處罰法定原則的必要補充,是指在實施行 政處罰時不僅要求形式是合法的,是在自由裁量的法定幅度的范圍內實施的,而且要求在內容上合法,符合立法目的。所謂公開就是處罰過程要公開,要有相對方的參與和了解,以提高公民對行政機關及其實施的行政處罰的信任度,同時監督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依法、公正 地行使職權,保障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5、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相對方的某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如罰款)處罰。或者說相對方的一個行 為違反一種行政法規范時,只能由一個行政機關作出一次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解決的是行政實踐中多頭處罰與重復處罰的問題。
6、過罰相當原則
過罰相當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行為人適用行政處罰,所科罰種和處罰幅度要與違法行為人的違法過錯程度相適應,既不輕過重罰,也不重過輕罰,避免畸輕畸重的不合理、不公正 的情況。
Ⅳ 行政處罰原則都有哪些
行政處罰有下列原則:合法性原則;時效性原則;公正、公開的原則;尊重事實的原則;過罰相當的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及一事不再罰的原則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六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