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訴訟法抗訴
『壹』 刑事訴訟法的抗訴是怎麼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規則抗訴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第二百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三十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貳』 檢察院 刑事案件抗訴
刑事案件抗訴程序一般分為兩種,一是下抗上審,二是同抗同內審。刑事抗訴包容括上訴程序的抗訴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前者是指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這就是下抗上審。而同抗同審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5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依法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叄』 刑事訴訟法案件抗訴期限是多少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並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上級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抗訴,並且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
『肆』 刑事訴訟法定抗訴期多久
根據法律規定,刑事訴訟中,法定上訴期和抗訴期是十日,針對的是判決書;如果是裁定書,上訴期和抗訴期是五日。計算方式是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一款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一款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並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伍』 刑事訴訟法抗訴規定的條件是什麼
一、刑事訴訟法抗訴規定的條件是什麼?
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59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的;
(3)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依法應當予以排除的;
(4)據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5)原判決、裁定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
(6)認定罪名錯誤且明顯影響量刑的;
(7)違反法律關於追訴時效期限的規定的;
(8)量刑明顯不當的;
(9)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10)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二、特殊情況
對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抗訴書後1個月內立案。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區別情況予以處理:
(1)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
(2)按照抗訴書提供的住址無法向被抗訴的原審被告人送達抗訴書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3日內重新提供原審被告人的住址;逾期未提供的,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
(3)以有新的證據為由提出抗訴,但未附相關證據材料或者有關證據不是指向原起訴事實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3日內補送相關材料;逾期未補送的,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決定退回的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經補充相關材料後再次抗訴,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三、「新證據」是指什麼?
所謂「新證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能改變原判決、裁定據以定罪量刑的事實的證據:
1、原判決、裁定生效後新發現的證據;
2、原判決、裁定生效前已經發現,但未予收集的證據;
3、原判決、裁定生效前已經收集,但未經質證的證據;
4、原判決、裁定所依據的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等筆錄或者其他證據被改變或者否定的。
很多人容易誤會刑訴活動當中抗訴或申訴,抗訴這是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法庭作出判決結果以後,根據當時的情況,對刑事法庭的這種判決結果的一種監督的形式,人民檢察院雖然沒有審判的這種權利,但是人民檢察院在發現刑事法庭審判過程當中的一些不當行為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抗訴改變當前不公正的判決結果。
延伸閱讀:
刑事訴訟法貪污罪如何處罰?
刑事訴訟法中院管轄的一審案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陸』 刑事訴訟法一審抗訴的條件是什麼
一、刑事訴訟法一審抗訴的條件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並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後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
二、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時效是多久?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三、二審和再審的區別是什麼?
1、對象不同
上訴審程序的抗訴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而再審抗訴的對象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2、許可權不同
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任何一級人民檢察院都有權對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裁定提出上訴審程序的抗訴。而除最高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同級的最高人民法院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再審抗訴外,其他各級人民檢察院(基層檢察院無權提起再審抗訴,因為已經沒有下級法院)只能就其下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抗訴。
3、機關不同
接受上訴審程序的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而接受再審抗訴的是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同級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
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而法律對再審抗訴的提出沒有規定期限。
綜上所述,檢察院在刑事案件辦案過程中,不僅負責審查起訴,還要監督公安機關和法院的辦案程序。如果發現一審判決存在錯誤,比如適用法律錯誤、程序不合法等,檢察院可以向上級機構抗訴,要求啟動二審程序。這樣做也是為了更好的危害刑事案件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延伸閱讀: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麼案件能提起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