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用工協議屬於勞動法范疇

用工協議屬於勞動法范疇

發布時間: 2021-12-09 17:59:50

1. 簽訂不合理的用工協議屬於違反勞動法

如果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排除他人權利,免除自己義務的條款應認定為無效。

2. 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於勞動合同法的范圍嗎

1、畢業生就業協議,如果在學生畢業之前履行,則合同的性質屬於勞務合同。該協議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應適用民法通則與合同法。
2、畢業生就業協議,如果是在學生畢業後履行的(用人單位與學生沒有另行簽訂勞動合同),則該協議的性質轉化為勞動合同,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

3. 臨時用工協議算不算勞動合同

臨時用工協議,當然也算是勞動合同,只不過說是臨時性勞動合同而已已

4. 臨時用工協議是否違法

臨時用工協議是否違法,要看雇員與僱工是否屬於勞務關系,即是否簽約了臨時工協議。

  • 若以提供一定勞務為內容的所謂臨時用工協議,如僱傭協議、勞務協議,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的。

  • 若臨時用工協議或勞務協議逃避勞動法規定的義務,是違法的,應當按照勞動關系處理。


(4)用工協議屬於勞動法范疇擴展閱讀:

如果臨時用工協議或勞務協議逃避勞動法規定的義務,就是違法的,應當按照勞動關系處理。

按照《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臨時用工是指按照國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維方式,企業臨時用工是不可取的,因為國企本身已經存在冗員問題。

臨時工的說法源自於計劃經濟時期,一般不享受企業固定工的相關待遇。《勞動法》頒布實施後,企業用工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開始由勞動合同調整。臨時工的說法逐漸淡出人們視線。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的期限有三種,一種是無固定期限,一種為有固定期限,還有一種為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可以是幾個月,也可以是十幾年。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亦可能是針對臨時性的、無法確定結束時間的工作任務而設定。

由此可見,目前企業用工是臨時性還是長期性,並不能作為判斷雙方是否建立勞動關系的標准。同時,根據法律規定,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而勞動報酬的計發方有計時制的,也有計件制的。

除了規定勞動者正常提供勞動後,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水平外,法律很少有對企業如何約定報酬的強制性規定。僅以雙方約定的是日薪來否定勞動關系亦無依據。

如我們所知,勞動關系的建立系以勞動者是否以用人單位職工身份工作,其從事工作是否用人單位業務組成部分,其是否按用人單位的要求提供勞動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監督等為判斷標准。對於勞動者已提供勞動,雙方間關系符合上述勞動關系構成要件的,即使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勞動者的合法權利也同樣受勞動法律保護。


5. 臨時用工協議 受勞動法保護嗎

屬於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關系受勞動法調整;但不是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動關系而建立的僱用關系,則屬勞務(僱用)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

兩種關系的不同在於:

勞動關系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之間,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和受勞動保護所產生的法律關系。

在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相當普遍,但只要雙方實際履行了上述權利和義務,即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相比,僅僅是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並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照約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

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合同的主體上看。勞動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即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體經濟組織,另一方是勞動者個人。勞務關系的雙方可能都是個人,或者都是單位,也可能一方是單位,一方是個人。

2.從用工雙方的關繫上看。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有隸屬關系,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從事用人單位分配的工作和服從用人單位的人事安排。而勞務關系的雙方則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勞動者只是按約提供勞務,用工者也只是按約定支付報酬,雙方不存在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

3.從支付報酬的形式上看。勞動關系支付報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資,有規律性。勞務關系多為一次性的或按階段按批次支付,沒有一定的規律。

4.從法律的適用上來看。勞動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應由勞動法來調整。

6. 用工協議和勞動合同有什麼區別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直接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員工就在與自己有勞動合同關系的單位工作。
勞務合同是用人單位不是與勞動者直接簽訂勞動合同,而是與專業的勞動派遣公司簽訂用工合同,該用工合同即為勞務合同。這時該用人單位實際上是用工單位。這時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勞動者是與派遣公司鑒定勞動合同,與派遣公司是勞動合同關系。

其主要區別是「用人」與「用工」的區別。 具體講:
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它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合同。第一個區別,首先從性質上看,勞動合同是受到勞動法調整;而勞務合同是一個類似於提供勞務,實際上是一種買賣合同,它是受到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的調整。

第二個區別,勞動合同是按勞分配的原則,而勞務合同它是一個等價交換。

第三個區別,勞動合同它的內容是由法定條款和約定條款這兩部分,法定條款其中就有要為員工繳納相關的保險,而勞務合同,不存在上保險。

第四個區別,勞動合同如果出現一些違法的情況,勞動部門是有權利管的,比如勞動局的執法大隊。而勞務合同,如果發生糾紛的話,就直接到法院去起訴,勞動合同需要一個勞動仲裁,如果通過這個勞動仲裁之後對結果不復,再到法院去起訴,從這個程序上來看是這樣的。

第五個區別,勞動合同如果發生一些違法的情況,可能涉及到三方面的責任,一個是行政責任,一個是賠償責任,還有一個是刑事責任,限制人身自由,例如進了工廠以後不讓你出去,有可能會觸犯刑事責任,而勞務合同一般只發生民事責任,就是勞務費的支付問題。

7. 用工協議書是勞動合同嗎

用工協議可以是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17條要求合同具備如下條件: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我們認為,如果您簽訂的用工協議符合以上條件,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合同法》的

8. 用工協議與勞動合同有什麼不同

用工協議,也稱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差別主要在法律依據和主要內容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必需是書面合同,沒有簽訂書面合同,視為無合同,企業違反了勞動法,員工據此辭職,是可以拿到補償的。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勞務合同既可以是書面合同,也可以是口頭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熱點內容
法院審判與執行 發布:2025-09-16 15:07:38 瀏覽:768
法律援助律師幫已判被告人安置 發布:2025-09-16 14:59:12 瀏覽:740
專家學者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6 14:57:25 瀏覽:827
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9-16 14:44:43 瀏覽:342
勞動法的規定證書 發布:2025-09-16 14:37:46 瀏覽:394
辱罵人應該成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4:30:21 瀏覽:374
勞動法中一周工作幾天 發布:2025-09-16 14:26:21 瀏覽:658
山東勞動法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5-09-16 14:22:37 瀏覽:885
法院翻譯方案 發布:2025-09-16 14:08:32 瀏覽:704
任前法律知識和廉政考試 發布:2025-09-16 14:06:36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