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執行勞動法的監督檢查機構有哪些

執行勞動法的監督檢查機構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2-09 18:25:57

勞動法執行情況是哪個部門在管

集體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主張以下權益:

一、主張每周超過40小時(5*4=20小時)專150%的加屬班工資,每周二天(24小時)200%的加班工資,節假日加班時間300%的加班工資。法律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主張單位嚴格執行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時間。

二、不簽勞動合同,主張從入職第二個月起至一年內的雙倍工資。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三、不繳社保,主張用人單位補繳從入職之日起的社保。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社會保險法第四條,第五十八條、第八十六條。來源烏魯木齊找律師http://china.findlaw.cn/wulumuqi

㈡ 勞動法怎麼沒有監管執行部門

是有的,勞動監察大隊就是監察用人單位是否按照勞動法執行的監察部門,也受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勞動糾紛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調解、仲裁用人單位違法侵犯勞動者合法利益的部門,都屬於維護勞動者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部門。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三)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四)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㈢ 誰應該對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

勞動法執行情況監督檢查 , 是指依法享有監督檢查權的機構、組 織或者個人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的制度。從狹義上來說 , 對勞動法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即是指勞動監 察 , 指的是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 章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其違法行為予以處罰的制度。從廣義 上來說 , 對勞動法執行情況監督檢查還包括了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工 會組織以及群眾自發的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 督和檢查的情況。這一概念的含義是 :1. 對勞動法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的主體是依法享有監督檢查權 的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其他群眾性組 織以及個人。其中 , 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工會組織在勞動法執行情 況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2. 進行監督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勞動法的立法宗旨 , 即保護 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3. 監督檢查的客體是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這是因為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的權益對應體現為勞動法賦予用人單位的 義務 , 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 才能保證 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實現 。4. 監督檢查的方式表現為依法行使監督檢查權的各項措施 , 即 對執行勞動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 對檢查中發現的違反勞動法的 行為及時制止和糾正 , 並依法追究違法行為人的法律責任。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專門實施的勞動監察具有下列基本屬性 : 1. 法定性。勞動監察規則及程序直接為法律所規定 , 並且這種 法律規定是強行性規范 , 監察主體必須嚴格依據法律實施監察活動 , 被監察主體不得以協議或其他任何方式規避監察。2. 行政性。勞動監察屬於行政執法和行政監督的范疇 , 是行使行政權力的具體行政行為。3. 專門性。勞動監察是由法定的專門機關針對勞動法的遵守所實施的專門監督 o4. 惟一性。在勞動監督關系中 , 惟有勞動監察是以國家名義對勞動法的遵守實行統一和全面的監督。

㈣ 勞動法監督檢查機制有哪些

主要有: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第七十三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全國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
第七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衛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七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並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獎勵。

㈤ 勞動監察部門是指那些部門,是勞動局嗎

勞動監察大隊是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事業單位。 勞動監察大隊職責 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2、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宣傳國家勞動保障方針、政策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具體承辦局各執法單位提請需要實施行政處罰的案件。 3、督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辦理各種用工手續。 4、負責勞動合同的推行和管理工作。 5、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6、協助做好勞動爭議案件的調查取證和調解工作或移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 7、對立案的勞動保障監察案件進行調查取證,並提出處理意見。 8、妥善處理企業職工罷工、集體上訪等突發事件,協調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 9、做好勞動力市場、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的管理、監督工作。 10、負責報送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信訪等情況報表。 11、對勞動保障監察員進行培訓和監督。 12、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勤政廉潔,保守秘密。 13、完成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和上級布置的其他工作。

㈥ 有權執行刑罰的特定機構有哪些

刑罰執行,是指有行刑權的司法機關將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所確定的刑罰付諸實施的刑事司法活動。
一、判決裁定
1、已過法定期限而未提起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
2、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
人民法院的判決在生效前一律不準交付執行。
二、司法機關
1、監獄,是刑罰執行的專門機關,負責執行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刑罰的執行;
2、公安機關,負責執行被判處拘役、剝奪政治權利等刑罰的執行;
3、人民法院負責執行罰金、沒收財產、死刑的執行。
4、司法局,負責執行管制、緩刑、假釋、監外執行等刑罰的執行。
刑法執行由行刑、減刑、釋放三個部分組成。

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對執行勞動法監督檢查機構有

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㈧ 中國勞動法的制定機構是什麼

<勞動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只有基本法律才是由全國人大通過的,比如<刑法。

㈨ 勞動糾紛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在本單位內部設立的機構,是專門處理與本單位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1、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推舉產生);
2、用人單位代表(由廠長或經理指定);
3、用人單位工會代表組成(由用人單位工會委員會指定)。 用人單位的代表不能超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調解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企業工會委員會。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調解委員會的設立及其組成由企業代表與職工代表協商決定。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縣、市、市轄區人民政府設立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本轄區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設區的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由省、自治人民政府規定 .各級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工會的代表、政府指定的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代表組成,主任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其辦事機構設在同級的勞動行政主管部門。
三、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也擔負著處理勞動爭議的任務。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符、進行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負責受理。

熱點內容
法院審判與執行 發布:2025-09-16 15:07:38 瀏覽:768
法律援助律師幫已判被告人安置 發布:2025-09-16 14:59:12 瀏覽:740
專家學者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6 14:57:25 瀏覽:827
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9-16 14:44:43 瀏覽:342
勞動法的規定證書 發布:2025-09-16 14:37:46 瀏覽:394
辱罵人應該成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14:30:21 瀏覽:374
勞動法中一周工作幾天 發布:2025-09-16 14:26:21 瀏覽:658
山東勞動法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5-09-16 14:22:37 瀏覽:885
法院翻譯方案 發布:2025-09-16 14:08:32 瀏覽:704
任前法律知識和廉政考試 發布:2025-09-16 14:06:36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