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老年職工的保護

勞動法對老年職工的保護

發布時間: 2021-12-11 17:40:49

① 你好!勞動法沒有保護老年人工人

老年工人如果到了退休年齡,應該有勞動法保障其退休金的全額領取。如果在單位的老年工人還未到退休年齡,用人單位應該保障其能夠從事體力允許的勞動。

② 60歲以上的勞動者受勞動法保護嗎


【法律分析】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同樣受勞動法保護,不會因為年齡和工傷而受到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③ 新勞動法辭退工人對50歲以上的有什麼保護嗎

勞動法對於辭退50歲以上的工人沒有特別的保護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五)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單單年齡在50歲以上,並不能滿足上述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

(3)勞動法對老年職工的保護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④ 勞動法對快要退休的老同志有那些保護

距離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員工,公司不得以任何名義和形式解除勞動合同。

⑤ 勞動法對年滿45歲的女職工有什麼規定和保護措施

沒有具體到45歲這一個年齡段,《勞動法》第五十九條、六十條、六十一條對女職工專保護有具體的說明(第五屬十九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第六十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2005年12月1日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有更詳盡的敘述。

⑥ 勞動法對老年職工有特殊政策嗎

  • 勞人護[1985]6號對審批提前退休工種標准和注意事項做了如下規定:

  • (1)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工人,無論現在或過去從事這類工作,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以按照《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中的規定辦法提前退休:①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的;②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的;③從事其他害身體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的。

  • (2)高溫作業,應當符合GB4200-84《高溫作業分級》標准中第四級;繁重體力勞動作業,應當符合GB3869-83《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標准中的第四級;高空作業,應當符合GB3608-83《高處作業分級》標准中的第二級,並經常在5米以上的高處作業,無立足點或牢固立足點,確有墮落危險的。

  • (3)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區和常年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冷庫、生產車間等低溫場所工作的工人退休時,可以參照從事井下、高溫作業工人的有關規定辦理;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區工作的工人退休時,可以參照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工人的規定辦理。

⑦ 六十歲以後的勞動者受勞動法保護嗎

60歲以後不是合法勞動者,不受勞動法保護。勞動法有明確規定。 勞動者,指專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屬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

⑧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就不受勞動法保護了嗎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同樣受勞動法保護,不會因為年齡和工傷而受到限制,同時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保護,具體法律依據如下: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第四十五條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8)勞動法對老年職工的保護擴展閱讀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熱點內容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依據 發布:2025-09-16 06:31:10 瀏覽:411
平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6 06:21:49 瀏覽:114
公證關系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6 05:52:20 瀏覽:588
今年司法考試報名人數 發布:2025-09-16 05:45:51 瀏覽:490
社會保障法全文2018下載 發布:2025-09-16 05:45:50 瀏覽:927
2016年2月1號起實施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6 05:39:34 瀏覽:222
外國刑法名著 發布:2025-09-16 05:34:45 瀏覽:621
疫情期間法院會受理案件嗎 發布:2025-09-16 05:30:27 瀏覽:504
行政法熱點論文案例 發布:2025-09-16 05:25:43 瀏覽:786
重慶市法院官網 發布:2025-09-16 05:21:42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