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仲裁終局
❶ 什麼是勞動仲裁一裁終局制度
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❷ 在勞動爭議仲裁中哪些案件實行一裁終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
❸ 下列勞動爭議中,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的是哪個
B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❹ 一裁終局與一般仲裁的區別
兩者區別在於:終局裁決立即生效;而其它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是立即生效,而是附有條件的生效(當事人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❺ 請解釋什麼是勞動仲裁的一裁終局
一裁終局,說的通俗點就是,當事人對仲裁裁決沒有提起上訴的,仲裁裁決立即生效,當事人就不得再因為同一糾紛請求仲裁或訴訟。
前提是當事人在上訴期間內沒喲提起上訴請求。
❻ 什麼情況下勞動爭議仲裁一裁終局
根據法律規定,對於(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❼ 什麼是勞動爭議仲裁的一裁終局
一裁終局制是指勞動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庭裁決後即行終結的制度。勞動者對一裁終局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者對訴與不訴有選擇權:勞動者認為仲裁裁決對其有利,可以選擇仲裁生效;認為對其不利,勞動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勞動者對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一裁終局僅限於小額和標准明確的仲裁案件,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仲裁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爭議事項再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或向法院起訴。仲裁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當事人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
(7)勞動法仲裁終局擴展閱讀:
一裁終局的適用案件
一、小額仲裁案件,小額仲裁案件有金額限制。小額仲裁案件是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仲裁案件。
二、標准明確的仲裁案件。小額仲裁案件包括四種:
1、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
根據《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款的說明》(勞辦發〔1994〕289號)的解釋,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從用人單位得到的全部工資收人。
2、追索工傷醫療費的案件。
工傷醫療費是指職工因工負傷治療,享受工傷醫療費,工傷醫療費是工傷保險待遇的一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或者職業病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葯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
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2/3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准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按照本企業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3、追索經濟補償的案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涉及經濟補償的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4、追索賠償金的案件。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賠償金包括:用人單位違反該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
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該法應當依照該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❽ 勞動爭議仲裁中什麼是一裁終局
1、勞動仲裁的裁決結果分兩種,分別有不同的救濟方式。
(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包括: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針對這類終局裁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救濟方式不一樣:勞動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只能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用人單位申請撤銷裁決的,法院並不會對案件事實進行實質審理,僅審查是否存在以下情形:(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如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法院應當裁定撤銷。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除《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之外的其他仲裁裁決是非終局裁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仲裁庭開庭後裁決即使不是終局裁決,也不存在所謂二次裁決。如果當事人有異議,後續的法律程序也將會轉入法院程序。
❾ 勞動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是什麼意思
勞動仲裁的「終局裁決」,是勞動爭議仲裁庭對當事人提出的實體勞動爭議所作出的裁決,該裁決自作出之日起即對用人單位發生法律效力。
對於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和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12個月金額的爭議,或因執行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方面發生的爭議,均可實行終局裁決。
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9)勞動法仲裁終局擴展閱讀
終局裁決適用:
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如果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按照終局裁決處理。因此,判斷小額案件的金額是否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應當以仲裁庭最終裁定的每項金額為准。
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