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民法刑法不同

行政法民法刑法不同

發布時間: 2021-12-19 13:29:20

1. 憲法和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地位一樣,沒有高低之分嗎

有,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部門法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的基本法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主要是對國家權力的實現方式、運作及公民基本權利進行規范確認。

民法、刑法、行政法都是屬於部門法,其調整的法律關系的領域不同。刑法是國家對觸犯社會公共利益或者說是國家利益的行為給予最嚴厲的制裁,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主要是對行政權的存在及行使進行明確規定。

(1)行政法民法刑法不同擴展閱讀

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4章106條。被稱為五四憲法。五四憲法是一部較為完善的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是在對建國前夕由全國政協制定的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進行修改的基礎上制定的。

七五憲法是一部有嚴重缺點、錯誤的憲法(可參閱文化大革命)。第二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30條,被稱為七五憲法。 當時仍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所以帶有比較濃重的文革色彩。

七八憲法是第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共4章60條。被稱為七八憲法。 八二憲法是我國當前現行憲法。

2. 違反刑法、民法、行政違法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三者的根本區別是刑法、行政法是公法,維護統回治階級利益的法律答,而民法是私法,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的法律。
公法上不能並行不同形式的處罰,即一事不再罰。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不能並罰,如果發生並罰的特殊情況,應該對處罰內容進行扣減。也就是說,刑法和行政法不能並行,那麼如果違法的話,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程度問題,構成刑事責任就是犯罪,違反行政法只是違法。
民法是私法,作用是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可以與公法並行,比如說有人殺人了,那麼他首先要承擔刑事責任,接受國家的處罰。同時,殺人者也要承擔民事責任,比如賠償之類。那麼違反民法與違反刑法和行政法的區別就是,違反民法,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不會受到國家的處罰。
希望能幫到你

3. 描述行政法基本原則與民法,刑法基本原則的異同

刑法、民法、行政法原則比較


一、刑法原則:

1. 罪刑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法。

3.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法。 1、定罪平等;2、 量刑平等 ;3、 行刑平等

二、民法原則:

1. 平等原則: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體的身份平等。

《民法通則》第3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平等地享有權利,其權利平等地受到保護。

2. 自願原則: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即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幹預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

3. 公平原則: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

4. 誠信原則: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5. 守法原則:

《民法通則》第6條: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6. 公序良俗原則:

《民法通則》第7條: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7.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中必須正確行使民事權利,如果行使權利損害同樣受到保護的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即構成權利濫用。

三、行政法原則:

1、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 依法行政原則.

2) 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 越權無效原則.

4) 信賴保護原則.

5) 比例原則.

2、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 行政公開原則.

3) 行政公正原則.

4) 行政公平原則.

3.、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

2004年國務院10號文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是作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

1) 合法行政原則

2) 合理行政原則

3) 程序正當原則

4) 高效便民原則

5) 誠實守信原則

6) 權責統一原則:

分為兩個子原則: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第二是責任行政原則

4. 違反刑法、民法、行政違法的三者區別是什麼

您好!違反刑法、民法、行政法,分別須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專行政責任。
三者的區別主要屬在於設立責任的依據不同:
民事責任,大多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責任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合同、一般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事由。
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
刑事責任,是最嚴重的一種責任。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才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判定是否有罪並承擔刑事責任是法院的專署職能,其他任何機關不能行使,非經審判,不能定罪。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5. 民法與刑法,行政法的關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抄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6. 民法行政法刑法的關系

民法、行政法、刑法使用以調整不同法律關系的法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回民事法答律關系,行政法是調整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律,刑法是懲罰、預防犯罪的法律,三者是不同的法律,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關系,就像衣服與鞋子一樣,各有各的用處。

7. 行政法 民法 刑法異同點

這個怎麼說呢,名字首先就不一樣,呵呵,總的來說,行政法和刑法是版公法,民法是私法權。幾部法律的主體不同,行政法和刑法是規范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而民法則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相同點就是都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全國性法律。還有很多,打字太累,不說了。

8.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共同點和區別是什麼

共同點是制約人民。區別是法律規定的條條框框和針對的人不一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熱點內容
英國的法學家 發布:2025-09-14 23:33:08 瀏覽:859
201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4 23:23:37 瀏覽:908
裝飾門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23:16:19 瀏覽:747
形容道德的字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557
新婚姻法婚後買車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900
香港國安立法人大會議 發布:2025-09-14 23:03:20 瀏覽:428
人民法院調動 發布:2025-09-14 23:01:35 瀏覽:583
釋義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4 22:51:55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第52條內容 發布:2025-09-14 22:48:00 瀏覽:356
中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4 22:42:10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