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提成的定義
A. 勞動法有關銷售崗位的底薪和提成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於底薪是有規定的,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而提成由單位和員工自回行約定。
《勞答動法》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B. 在勞動法上,如何區別「傭金」和「提成」的概念為何勞動仲裁無法受理傭金的案件
傭金一般理解為僱傭某人或某單位從事某項業務的報酬
而提成則通常為某人做業務專,根據業務量屬對應獲得的收入
===============
而如果將你和公司的關系定義為了承攬、勞務關系,那麼你的事情就不屬於勞動法調整范疇,屬於民法調整,要上法院。
如果將你和公司的關系定義為了勞動關系,那麼這個「傭金」的詞彙,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的認定為是提成的一種表述方式。
================
我相信如果勞動仲裁人員仔細判斷的話,從你有勞動合同且「傭金」這個詞彙是在勞動合同中的內容來看,應該定義為業務提成。
C. 勞動法裡面,業務員的提成屬於工資嗎
1、勞動法裡面,業務員的提成屬於工資組成部分的。
2、《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回規定》第四條規定:「工答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六條規定:「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二)按工作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三)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D. 勞動法中工資的定義都包括哪些
勞動法中工資的定義的范圍包括:
(1)計時工資
這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包括實行結構工資制的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也包括新參加工作的實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
(2)計件工資
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工資,包括按包干辦法支付給個人工資和提成工資。
(3)獎金
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具體包括:生產獎(包括年終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4)津貼和補貼
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因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津貼的內容比較復雜,主要包括從事特殊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主要指工齡工資)以及其他津貼。如企業免費午餐,或發現金和餐票給職工,不屬於津貼的范圍;企業報銷書報的,不屬於津貼的范圍;但如每月發給書報費,就屬於津貼的范圍了。
補貼主要是指物價補貼,目前這個項目基本上沒有了。
(5)加班加點工資
(6)其他支付的工資
這主要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因病、工傷、產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休假等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還包括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E. 關於新勞動法中「勞有所得」的解釋-銷售人員提成方面
faith_wxy82,你好。
這樣的規定是不違反勞動法的。因為你們的底薪要高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所以即使提成制度不太合乎情理,也不會構成違法的。
F. 勞動法銷售人員提成問題
您好:
1、公司扣工資的做法不合法。按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時足額支付勞動版者權工資。
2、勞動者履行完職務行為以後,相應的風險(包括拖欠賬款等)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只要你的行為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單位應該給你辦理離職手續。
僅供參考
G. 關於勞動法的提成,非常急急急急!!!!!!!!!
具我所知 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人建立的都不是勞動關系 而是合夥人關系 不是勞動法調整的范疇
H. 您好, 勞動法有關於銷售提成發放的規定么,有沒 有具體法條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請收集保留好證明業務提成款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