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管理員叫員工下班
❶ 員工上下班安全管理制度是什麼
(一)本公司員工上下班,悉依本細則行之。
(二)本公司員工應按作息時間之規定準時到退。
(三)上班時間3分鍾後15分鍾內為遲到,十五分鍾後列為曠職(工),早退者一律作曠職半日論,不得補請事假,病假抵充,違者作曠職(工)半日論。
(四)遲到早退按下列辦理:
1.遲到次數的計算,以當月為限。
2.遲到摺合的事假,均按事假規定辦理。
3.當月第一次遲到不計,第二次以事假2小時計,第三次加4小時計,以後每多一次即累加2小時計算。
4.15分鍾內早退者一律作曠職(工)半日論。
(五)曠職(工)按下列規定辦理:
1.曠職(工)不發當日薪資。
2.連續曠職(工)三天或一個月內累計6天,均予開除。
(六)上下班因公外出經過門房,如警衛人員有所詢問或檢查,應即接受,不得拒絕,違者議處。
(七)上下班打卡及進出行動,均應嚴守秩序,原則如下:
1.無論何種班次,上班者均應於規定的上班時間前先吃飯後打卡,不得於上班打卡後出外吃飯或辦理私事。
2.下班者應先打卡後外出。
3.下班鈴聲響後,方得停止工作,不得未打下班鈴,即行等候打卡,如有故違,查實後即按擅離職守處分,主管人員應負連帶的責任。
4.下班時除保修人員外其他人員在廠區內至各單位洽辦公務,應一律於下班前回返本單位崗位上,再遵上條規定打卡外出。
(八)上下班打卡均須本人親自打卡,不得託人代打,否則除予曠職(工)半日論處,其代人打卡者,受同等處分。
(九)工作時間內,不論日夜班,凡有睡覺和擅離工作崗位及其他聊天怠惰情形予以議處。
(十)日夜輪班工作,應按時交班,接班,倘接班者屆時未到,應報請主管處理不得擅自離去。
(十一)工作時間內,因事外出,須時有請假單或公出證交門房或控制室,否則警衛或人事人員有權禁止外出(總公司人員,亦應將請假單,公出證交人事單位登記,否則按第九條辦理,推銷營業人員因公外出,不必填寫公出證,但應向其主管報備)月底由各單位主管在式卡上簽證。
(十二)本細則由經理級會議研討通過並呈總經理核定後施行,修訂時亦同。
❷ 勞動法對員工下班後與顧主的關糸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法是規定勞動關系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它的立法宗旨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勞動法沒有規定員工在下班後與僱主的關系,是因為員工已經在規定的勞動時間內為僱主提供了勞動,已經盡到了勞動的義務。
❸ 員工上下班發生意外在勞動法上公司有責任嗎
基本上是沒有多大責任的。如果公司沒有提供住宿和專車交通可以有一部分責任,可以找律師問一下
❹ 我國勞動法有規定領導在下班之後還可以聯系(指揮)員工做事情嗎(員工是在上班時間段)
可以拒絕,用人單位不合法。
❺ 管理人員利用下班時間臨時安排工作,員工不服從就處罰員工,這樣合法嗎
這是不合法行為!
建議員工要和企業管理人員做溝通,反饋你們的訴求,如果確實沒有做出改善,你們需要考慮這樣的企業是否願意繼續工作;
另,就是可以到當地工會或勞動監察大隊去申訴舉報,糾正其強制勞動的違法行為,只是後果可能就是離職,這點值得注意。
❻ 員工下班後做同樣工作違反勞動法嗎
你說的不具體,如果你在一個公司上班,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後你又在工內作之餘找了一份類似的工容作,並且對現在的公司造成影響的,公司會追究員工的責任的,前提是公司有足夠的證據。如果你員工屬於公司核心人員,可以公司與員工簽訂
競業限制協議,職工從公司離職後在約定時間內不能從事相同的工作
❼ 勞動法職工下班到上班的時間有什麼規定嗎
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
❽ 2016勞動法,員工下班途中出現意外怎麼賠償
2016勞動法,員工下班途中出現意外,如果是交通事故的話,且不是員工主要責任的話,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的,如果出現其它的意外,無法認定為工傷的,用人單位不用承擔賠償的。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