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105
『壹』 請教:司法法醫鑒定所能給鑒定出營養費的賠償意見么!多謝了!!
不能,法醫臨床鑒定
「法醫臨床鑒定」,俗稱活體損傷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是指運用法醫臨床學的理論和技術,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醫學問題進行鑒定和評定。其主要內容包括:人身損傷程度鑒定、損傷與疾病關系評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評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評定、勞動能力評定、活體年齡鑒定、性功能鑒定、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致傷物和致傷方式推斷等。 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被告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活體損傷的鑒定是以活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臨床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並解決涉及法律問題的人體傷、殘及其他生理、病理等問題。
內容
一、是損傷程度的鑒定。這是活體檢查中最常見的內容,確定損傷的性質與程度、推定致傷物體與作用方式、估價損傷的預後及可能發生的後遺症。其中的損傷程度鑒定直接關繫到定罪與量刑,民事賠償和治安行政處罰。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傷、輕傷和輕微傷。 二、是傷殘程度與勞動能力鑒定。鑒定時須參考與殘疾程度鑒定有關的法規,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傷殘十級分類法,職業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人身保險傷殘程度分類表等。 三、是性問題鑒定,檢驗是否被強奸,有無性病傳染,有無妊娠分娩,是否墮胎,確定性功能狀態。 四、是疾病的診察確定現有疾病與損傷的因果關系。疾病是否由損傷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損傷而加重、惡化。 五、是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詐病是身體健康的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偽裝有病,如偽裝肢體癱瘓或偽裝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毀損自己或授意別人毀損自己造成的損傷或疾病。活體損傷鑒定,主要是根據傷病的具體情況選擇應用相應的臨床醫學診斷方法,如採用視覺、聽覺腦干誘發電位、ct、核磁共振、pet等檢查方法,但應當注意的是在法醫學鑒定中被檢查者出於各自的動機,有可能誇大病情或傷情,也有可能隱匿病情或傷情,所以,要以客觀檢查為主,探討各種症狀,對被檢查者的陳述和症狀進行審查,才能保證鑒定的客觀、公正。[
『貳』 請問,新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疑罪從無原則嗎
新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疑罪從無原則的。
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項規定,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項規定,「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裁定駁回。
疑罪從無,是指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2)刑事訴訟法105擴展閱讀:
疑罪從無的案例:
謀殺親夫
採用疑罪從無原則審判的案件。2003年鄧某的丈夫曾某死在魚塘,胃裡含有安眠葯「三唑侖」的成分。警方發現105萬元的人身保險,投保人是鄧某,被保險人是曾某,受益人是夫妻兩人。
兩人夫妻感情不好,並且鄧某在2002年買過大量安定片。審問後鄧某供出夥同其妹夫殺死丈夫。2003年11月26日,鄧某被廣州市中級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和保險詐騙罪兩罪並罰判處死刑,其妹夫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兩人不服,均向廣東省高級法院提出上訴,2004年9月9日,省高院以該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廣州市中院重新審理。2004年12月16日,廣州市中級法院對該案再次進行開庭審理。
庭審中,鄧某推翻以前的有罪供述,連自己簽字的供述也不承認。另一名被告人也只承認自己全程目擊了鄧某殺人的過程。法院認為:檢察機關指控鄧某犯故意殺人罪、保險詐騙罪,其妹夫犯故意殺人罪的證據不足,指控的罪名不成立,分別宣告兩人無罪。
『叄』 死刑的執行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但每年執行死刑的具體數目作為機密從未公開發布或得到官方核實。而各機構發表的的數字相差懸殊,如「義大利反死刑組織」發表報告稱,2006年全世界有5628人被處決,其中中國被處決人數達到5000人。「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統計的2006年數據為1790人被判處死刑,1010人被執行;2008年則至少有1718人被執行。
中國死刑制度包含一種獨特的形式: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該形式規定,在緩刑期內如果沒有故意犯罪,可改判為無期徒刑,開始按無期徒刑的相關規定執行減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如罪犯是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或者懷孕期女性,則不適用死刑(包括死緩)。按照舊刑法,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重罪者可以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但新刑法已經將這一條去除,即:凡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的,一律不適用死刑,包括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在司法過程中,存在很多冤假錯案,特別是在所謂的「嚴打」期間。一些法律學者認為「嚴打」有悖法制的觀念,而且嚴打中被判死刑的人則通常會因為犯罪時間在嚴打期間而被剝奪上訴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死刑的方式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採用槍決。它通常由武裝警察來負責執行。1997年1月,新修訂了《刑事訴訟法》,首次規定「死刑採用槍決或注射等方法執行」。並於1997年3月28日,由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首次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但由於犯人身份與成本等方面影響,採用注射的比例仍不是很高。
執行死刑的機關是原審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死刑執行命令後,應當在7日以內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10月31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中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將死刑的核准權於2007年1月1日以後收歸最高人民法院來復核[7]。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指出,2007年一年中,由於證據不足、程序不當或是量刑過重等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取消了地方法院15%的死刑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
主刑:管制 - 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死刑
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和三十四條 1966年以前,香港實行英國普通法及英國國會在1861年通過的法例,對以下罪行可以判處死刑:
謀殺;叛國;在皇家船塢縱火;使用暴力的海盜罪。
與英國一樣,當法官判處一名犯人死刑前,法官都會立時披上一塊薄薄的黑巾在他的頭上,然後判處犯人死刑。
1965年英國開始廢除死刑。當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於1966年起跟隨宗主國停止執行死刑。當年最後一個被處決的犯人,名叫黃啟基,越南人,黃啟基因為在深水埗永隆街刺死一名中國籍男子,依例被判處繯首死刑,黃輾轉上訴至最高法院上訴庭及英國樞密院,仍維持死刑原判,最後於1966年11月16日於赤柱監獄執行絞刑。但香港的法例中仍然保存死刑,而法庭亦會依據法例,判處犯人繯首死刑。不過所有在當時被判刑的死囚,都會一律自動由英女皇或港督赦免,改為終身監禁。
到了1993年4月,香港修訂法例,以終身監禁作為最高的刑罰,正式廢除死刑。香港於1997年7月1日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後,沒有恢復死刑。
(中國)香港刑罰
現有刑罰:終身監禁 - 監禁- 罰款 - 沒收- 社會服務令- 簽保守行為
廢止的刑罰:死刑-笞刑 因為澳門刑法典第三十九條規定不得設死刑,亦不得設永久性、無限期或期間不確定之剝奪自由之刑罰或保安處分,所以澳門也沒有無期徒刑或終身監禁。而澳門的最高刑期為30年。
(中國)澳門刑罰
主刑有期徒刑- 罰金
從刑:執行公共職務之禁止- 執行公共職務之中止
禁止的刑罰:死刑- 永久性、無限期或期間不確定之剝奪自由之刑罰
依據:(中國)澳門刑法典第一卷第三編 (中國)台灣採用槍決執行。國際特赦組織認為(中國)台灣是普通犯罪有死刑並有處決的地方。依據台灣刑法第33條,死刑是主刑的一種。(中國)台灣刑法對於死刑的重要規定有:
第37條 (褫奪公權之宣告):宣告死刑或無期徒刑者,宣告剝奪公權終身,自裁判確定時發生效力。第51條 (數罪並罰之方法):宣告多數死刑者,執行其一。宣告之最重刑為死刑者,不執行他刑。但從刑不在此限,而2006年7月1日施行最新版台灣刑法時,罰金也不在此限。第63條 (老幼處刑之限制):未滿18歲人或滿80歲人犯罪者,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本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者,減輕其刑。第64條 (死刑加重之限制與減輕):死刑不得加重。死刑減輕者,為無期徒刑,或為12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但2006年7月1日起,死刑減輕者,為無期徒刑,不再減為有期徒刑。第80條 (追訴權之時效期間):死刑之罪之追訴權,因20年內不行使而消滅,但2006年7月1日起,延長至30年。第84條 (行刑權之時效期間):死刑之行刑權因30年內不行使而消滅,但2006年7月1日起,延長至40年。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 (偽造與變造幣券罪):意圖供行使之用,而偽造、變造幣券,因而擾亂金融,情節重大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陸海空軍刑法第27條 (違抗作戰命令罪):敵前違抗作戰命令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唯一死刑或稱絕對死刑的罪名已因2010年修正法律而消失。
(中國)台灣法律有相對死刑的罪名還是很多,但法官科刑時一般會審酌一切情狀決定應否判死刑。((中國)台灣無陪審制度,所以由法官判刑。)依據不同的罪名,相對死刑的罪名有以下本刑:
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中國)台灣刑法: 第101條 (暴動內亂罪)第103條 (通謀開戰端罪)第104條 (通謀喪失領域罪)第105條 (直接抗敵民國罪)第261條 (公務員強迫他人栽種或販運罌粟種子罪)第272條 (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第332條 (強盜故意殺人罪)第334條 (海盜故意殺人罪)第348條第1項(擄人勒贖故意殺人罪)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4條第1項(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第6條(以強暴、脅迫、欺瞞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人施用第一級毒品)第15條 (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第四條第二項或第六條第一項之罪)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3條 (偽造、變造幣券擾亂因而金融且情節重大)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2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國)台灣刑法 第333條第3項(海盜致死罪)第334條第2項 (海盜結合放火、強制性交、擄人勒贖或使人受重傷罪)第347條第2項後段(擄人勒贖致死罪)第348條第2項 (擄人勒贖結合強制性交或使人受重傷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國)台灣刑法 第120條 (委棄守地罪)第185-1條第2項(劫持航空器致死罪)第185-2條第3項 (危害航空器安全及設備致死罪)第271條 (殺人罪)第328條第3項(強盜致死罪)第332條第2項 (強盜結合放火、強制性交、擄人勒贖或使人重傷罪)第347條第2項前段(擄人勒贖致重傷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國)台灣刑法第101條 (暴動內亂罪)第185-1條第1項(劫持航空器罪)第333條第1、2項(海盜罪、准海盜罪)第347條第1項 (擄人勒贖罪)殘害人群治罪條例第2條 (殘害人群罪)死刑之執行,依據監獄行刑法第15章,葯劑注射或槍斃,在監獄特定場所執行之。國定例假日不執行死刑。雖然在條文中提及以葯劑注射或槍斃來處決死刑犯(過去的條文更提及,死刑是槍決、電刑、絞刑及瓦斯執行),但數十年來一直只是採用槍決作為處決死刑犯的方法。(中國)台灣在戒嚴時期,自1949年開始,政治犯都在馬場町執行死刑,直到1950年代中,政治犯改在台北縣新店市的安坑刑場處決。台灣在1987年解嚴後,所有死刑犯都在看守所執行。
(中國)台灣有一定的聲音支持廢除死刑,自從民進黨執政後,執行死刑人數逐年減少,2006年至2007年沒有任何死刑犯伏法,且根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AI)總部於2009年3月24日公布《2008年全球死刑現狀報告》(Death Sentences and Executions in 2008)指出,(中國)台灣已經連續4年處於死刑0執行的狀況。而已就任的法務部長王清峰也傾向廢除死刑。(中國)台灣實際上是有廢除死刑的趨勢,但是一般民眾仍普遍反對廢除死刑,其立論主要在死刑具有嚇阻力、節省監獄成本、直接解決再犯問題,而被(中國)台灣人所詬病的冤獄問題應該由改善司法及警政品質下手、而非廢除死刑。
另除了死刑外,(中國)台灣的刑罰並無法永久隔離犯罪者,因為(中國)台灣的有期徒刑有30年限制,無期徒刑的假釋條件也不嚴格。
據(中國)台灣法務部統計,2014年,全台在押死刑犯共有90人,其中有29人已終審裁定死刑,等待執行,另有61人還在上訴或再審中。但在台灣有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是,犯人被判死刑後,法務部又不執行死刑,以至於死刑犯們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
幾乎接觸過所有死刑犯個案的社會工作者林欣怡說:「死囚犯們不知道哪一天晚上睡到一半,就被叫醒,然後被拉去刑場面對死亡的恐懼,確實讓他們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產生『痛快一槍,一了百了』的待死心態。但是,如果告訴他們有活下去的可能,就沒有人真的想死。」。
在2012年12月21日傍晚6點30分,司法部再度執行死刑,總共在北中南三地槍決曾思儒、洪明聰、廣德強、陳金火、戴德穎、黃賢正6名死囚。2014年死刑犯仍有55人待執行。當然,此舉遭到歐盟的抗議,特別是法國譴責(中國)台灣,因為聯合國在2012年12月20日通過「暫停執行死刑決定」,認為(中國)台灣不遵守承諾。法國代表在台協會的網頁上面登了3篇文章譴責(中國)台灣,主要三個內容。第一,認為(中國)台灣違反20號聯合國協議,第二,歐盟考慮對(中國)台灣制裁。第三,要循循善誘台灣人,教導(中國)台灣人死刑是降低不了犯罪率。
(中國)台灣刑罰
主刑:死刑 - 無期徒刑- 有期徒刑- 拘役- 罰金
從刑:褫奪公權 - 沒收- 追征、追繳或 抵償
依據:(中國)台灣刑法第三十三及三十四條 全球判處死刑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新加坡。該國在2001年共執行了70次死刑,而同年美國只執行了66次。而且新加坡的死刑判決是絞刑,這在大多數國家已經被廢除。新加坡的死刑是在每星期五早上執行的,而且死囚家屬往往在執行之後才獲得通知。
依據新加坡刑事訴訟程序法(Criminal Procere Code)第231條,判處死刑者,不得鞭笞。
新加坡刑罰
死刑 (death penalty) - 監禁;徒刑;坐牢(imprisonment) (包括終生監禁;無期徒刑(life imprisonment))- 沒收財產(forfeiture of property) - 罰款;罰金(fine) - 鞭笞(caning)
依據:新加坡刑法 (Penal Code) 第五十三條;中文詞彙依據初級法庭常用詞彙 1987年,菲律賓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取締了死刑,使菲律賓成為當代史上第一個廢除死刑的亞洲國家。但僅一年後,由於菲律賓刑事犯罪率大幅上升,政治局勢依舊,要求恢復死刑的運動開始愈演愈烈。
1993年,國會通過恢復死刑法案。1994年1月,死刑再次在菲律賓生效,採用注射。但實際上沒有一名犯人被執行。直至1999年2月5日,一名強奸繼女的犯人萊奧·埃徹蓋雷伊成為死刑廢除23年後第一個被送上黃泉路的罪犯。此後兩年內,又有6人步其後塵,罪名都是強奸謀殺或搶劫謀殺。但在2000年,凍結了死刑。
2001年,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上台後,作為篤信天主教的領導人,她明確表態,拒絕執行死刑。她頒布總統令暫停執行死刑,並將18名死刑犯改判為無期徒刑。因此,死刑一直形同虛設。依照刑法判決,死刑犯仍不斷產生,但卻都無法執行。截至2003年3月,菲律賓共有死刑犯994人,除其中少部分經最高法院審核後被無罪釋放或者減刑外,大多數犯人仍在等待發落。
2003年12月5日,總統阿羅約宣布,取消在菲律賓暫時中止執行死刑的決定,理由是,目前國內搶劫、綁架等犯罪行徑日益泛濫。菲律賓的天主教會聞訊後,對此深表失望和痛心。與此同時,菲律賓政府司法機構,已安排在2004年1月底之前,採用注射法對2名犯人執行死刑。此外,還有25名犯有搶劫罪的犯人,和4名被指控走私販毒的人,正面臨著死刑。菲律賓南部和北部的中產階級代表們紛紛表示支持,因為他們是犯罪的主要目標,遭受了最為慘重的人員和物質損失。
2006年6月26日,總統阿羅約再次簽署命令,宣布廢除死刑。 作為公民成分復雜的移民國家,美國有必要保留死刑。事實上,本著宗教與人道精神,美國在1967年一度廢除了死刑;不過在反對者的壓力和殘酷的現實之下,1976年美國又恢復死刑。並且由於聯邦制保留各州獨立立法權,美國在一些州有存在死刑,而在另一些州則沒有此項。
另外,美國對於死刑是分開審理的--也就是說,如果控方主張被告判死刑,必須事先提出,且只能在死刑與非死刑之間抉擇(不能在審理過程中改判徒刑)。再加上在美國罪犯有權選擇陪審團制度,而陪審團制度又要求100%通過,因此流審率極高,除了罪惡滔天的罪犯(比如連環殺人狂)以外,幾乎不可能判死刑。就算能判,又因為美國的審判周期長,一般拖延至兩到三年是正常范疇。
2009年3月,新墨西哥州廢除死刑,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 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2014表示,所有的死刑判決都將減折為有期徒刑或30年監禁。
這是最新的一項改革措施。勞爾稱,這一決定是出於人道目的而非緣於國際壓力。一直有壓力要求古巴廢除死刑。官方一直沒有公布過每年古巴執行死刑的人數,據外界估計大約為40至50人。不過死刑仍將保留在古巴的刑法典上。「放棄死刑對真正的恐怖分子和帝國主義雇傭兵的威懾力是不負責任的和虛偽的。」勞爾在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會議上說。 現時除了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以外,其他歐洲國家均已廢除死刑,法國於1981年正式廢除死刑 ,但是法國各界關於死刑問題的爭論並未就此結束,死刑支持者依然眾多。 2007年2月19日,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召開聯席會議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將廢除死刑正式寫入法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2002年02月26日通過決議 ,決定廢除死刑。世界上已有109個國家廢除了死刑,有86個國家仍保留死刑。自1993年以來,塞爾維亞沒有執行過一例死刑判決。
『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2款規定,刑事證據的種類有哪些
你好,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包括: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伍』 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管轄分工規定
一、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的管轄確定
按照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管轄分工的規定,除貪污賄賂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暴力取證、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監管人員毆打、體罰虐待被監管人的犯罪、軍人違反職責的犯罪,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批準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它重大的犯罪案件,以及自訴案件以外,其它刑事案件由公安機關管轄。對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刑事案件,因證據不足駁回自訴,可以由公安機關受理並移交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
對管轄不明確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關公安機關協商確定管轄。對管轄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
縣級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發生在本轄區內的刑事案件;地(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重大涉外犯罪、重大經濟犯罪、重大集團犯罪和下級公安機關偵破有困難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偵查。
公安機關內部對刑事案件的管轄,按照刑事偵查機構的設置及其職責分工確定。
二、鐵路運輸法院專門管轄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鐵路運輸法院案件管轄范圍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鐵路運輸法院受理同級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
下列刑事公訴案件,由犯罪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一)車站、貨場、運輸指揮機構等鐵路工作區域發生的犯罪;
(二)針對鐵路線路、機車車輛、通訊、電力等鐵路設備、設施的犯罪;
(三)鐵路運輸企業職工在執行職務中發生的犯罪。
在列車上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但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第三條下列涉及鐵路運輸、鐵路安全、鐵路財產的民事訴訟,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一)鐵路旅客和行李、包裹運輸合同糾紛;
(二)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和鐵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
(三)國際鐵路聯運合同和鐵路運輸企業作為經營人的多式聯運合同糾紛;
(四)代辦托運、包裝整理、倉儲保管、接取送達等鐵路運輸延伸服務合同糾紛;
(五)鐵路運輸企業在裝卸作業、線路維修等方面發生的委外勞務、承包等合同糾紛;
(六)與鐵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施工有關的合同糾紛;
(七)鐵路設備、設施的采購、安裝、加工承攬、維護、服務等合同糾紛;
(八)鐵路行車事故及其他鐵路運營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九)違反鐵路安全保護法律、法規,造成鐵路線路、機車車輛、安全保障設施及其他財產損害的侵權糾紛;
(十)因鐵路建設及鐵路運輸引起的環境污染侵權糾紛;
(十一)對鐵路運輸企業財產權屬發生爭議的糾紛。
『陸』 刑事程序
刑事案件一般程序及期限(2010-07-13 09:41:58)[編輯][刪除]
標簽:刑事機關程序教育 分類:刑事訴訟程序
執行
機關 項目
適用范圍
時限
(日)
依據
批准
機關
公安
機關
拘留
一般犯罪嫌疑人
一般情況
3
刑訴
69條
公安
機關
特殊情況
延長1-4
流竄、結伙、多次作案的可以延長
延長至30
檢察
機關
逮捕
已拘留的,檢察院作出批准、不批准決定
7
檢察
機關
未被拘留的,檢察院作出批准、不批准決定
一般情況
15
檢規則
99條
重大復雜
20
復議
公安機關對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要求復議
7
檢規則105條
復核
公安機關對經復議後仍不批捕的提請復核
15
檢規則106條
上級
檢院
公安
機關
預審
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羈押期限
二個月
刑訴124條
公安
機關
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可以延長
一個月
上級
檢院
在124條規定的期限滿不能終結的下列案件: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延長
二個月
刑訴126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
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126條規定的期限滿不能終結的
再延長
二個月
刑訴127條
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
重新計算
刑訴128條
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查明計算
公安
機關
因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案件,由最高檢報批延期審理
無期限
刑訴125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
檢察
機關
審查
起訴
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作出決定
一個月
刑訴138條
重大復雜的案件延長
半個月
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
重新計算
執行
機關
項目
適用范圍
時限
(日)
依據
批准
機關
公安
機關
補偵
第一次補充偵查
一個月
刑訴140條
檢察
機關
檢察
機關
審查
起訴
第一次補充偵查後移送檢察院
一般情況
一個月
延長期限
半個月
公安
機關
補偵
第二次補充偵查
一個月
檢察
機關
審查
起訴
第二次補充偵查後移送檢察院
一般情況
一個月
延長期限
半個月
人民法院
一審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
20
刑訴178條
人民
法院
審查公訴案件
一般情況
一個月
刑訴168條
至遲
一個半個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再延長
一個月
省、自治區、直轄市法院
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
重新計算
檢察
機關
補偵
人民法院延期審理、退回檢察機關的案件
一個月
刑訴166條
人民
法院
人民
法院
一審
檢察院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的案件
重新計算
刑訴168條
檢察
機關
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
上訴
抗訴
上訴、抗訴案件
不服判決
10
刑訴183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檢察機關
不服裁定
5
執行
機關
項目
適用范圍
時限
(日)
依據
批准
機關
人民
法院
二審
審理上訴、抗訴案件
一般情況
一個月
刑訴196條
人民
法院
至遲
一個半個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再延長
一個月
省、自治區、直轄市法院
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從收到案件之日起
重新計算
刑訴194條
二審
法院
死刑
復核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無期限
刑訴200條
死刑
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後
7
刑訴211條
最高
法院
人民
法院
審判
監督
法院按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
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
一般情況
三個月
刑訴207條
延長期限
六個月
說明:
1、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2、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羈押犯罪嫌疑人。
3、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4、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未規定次數。
『柒』 法律本科自考科目有哪些
法律自考本科的公共課:
1、毛澤東思想概論;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3、英語。
必考科目有:
1、法律文書寫作;
2、 國際私法;
3、國際經濟法概論;
4、合同法;
5、勞動法;
6、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7、知識產權法;
8、婚姻家庭法。
選考的有:
1、外國法制史;
2、中國法律思想史;
3、西方法律思想史;
4、金融法;
5、稅法;
6、保險法;
7、公證與律師制度;
8、房地產法。
(7)刑事訴訟法105擴展閱讀:
1、本專業計劃共設置畢業課程15門。
2、報考條件:各類國民教育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可直接報考。
3、從2007年起,「婚姻家庭法(一)(00855)(3學分)」調整為「婚姻家庭法(05680)(3學分)」:「金融法(一)(00256)(4學分)」調整為「金融法(05678)(4學分)」。
4、考生已通過原計劃有關課程,可頂替本計劃中的相應課程:
①「行政法」可頂替「法律文書寫作(00262)(3學分)」;
②「政治學原理」、「國際關系」或「海商法」可頂替「合同法(00230)(4學分)」或「公司法(00227)(4學分)」或其他選修課(原計劃中的一門課程只能頂替現計劃的一門課程);
③「金融法(一)」可頂替「金融法(05678)(4學分)」;
④「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可頂替「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00228)(4學分)」;
⑤「專利法和商標法」可頂替「知識產權法(00226)(4學分)」;
⑥「婚姻家庭」。
⑦「國際關系史」可頂替選修課中的任意一門課程。
5、已通過專科「婚姻法」或「公證與律師制度」,在本科段不需重考這兩門課,應在選考課中另行選取兩門課程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