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罪刑法定中的法包括行政法規嗎

罪刑法定中的法包括行政法規嗎

發布時間: 2021-12-24 19:08:02

㈠ 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不僅包括國家立法機關的法,而且包括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法,對嗎

這樣的說話不太合理。罪刑法定中的法一般指刑法,當然這中間可能會遇到行政機關的法規也對某一行為規定了刑罰,不過這只是少部分。

㈡ 罪刑法定原則屬於哪一部法律的原則多選題 A民法 B刑法 C行政法學 D經濟法

b刑法,這是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別的法律都不存在該原則。

㈢ 罪刑法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嗎

罪刑法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修正案的提出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其行動性條款進行添加、刪除和修改。

㈣ 罪刑法定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則,其基本內容是:

(1)絕對禁止適用類推,但是不禁止擴大解釋,把刑法的明文規定作為定罪的唯一根據。對於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能通過類推或者類推解釋以犯罪論處。

(2)絕對禁止適用習慣法,把成文法作為刑法的唯一淵源。對於刑法上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允許通過適用習慣法定罪。

(3)絕對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從舊原則作為解決刑法溯及力問題的唯一原則。對於行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行為後頒行的新法沒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絕對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罰的名稱、種類和幅度,都必須由法律加以確定,並且刑期必須是絕對確定的,既不允許存在絕對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許規定相對的不定期刑。

(4)罪刑法定中的法包括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不允許法官隨意擅斷。

(2)實定化,即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和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實體性的規定。

(3)明確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稜兩可。

罪刑法定原則從產生之日起發展演變到今天,已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反映在立法上,要求罪刑法定原則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罪刑法定原則發生了從絕對罪刑法定原則到相對罪刑法定原則的重大轉變。

㈤ 行政法規是否能成為刑法的淵源

行政法規應該是能夠成為刑法的淵源的 比如其中的指引條款 就必須參照刑法適用

㈥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其中第二個實定化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實體性規定

實體性規定就是實體法規定的,即刑法規定,或其他法律規定中的刑法性規定排除程序法的規定

㈦ 罪刑法定中的「法」 為何不包括 行政法規

狹義的法僅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

㈧ 罪刑法定原則屬於哪一部法律的原則

刑法。
刑法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罪刑法定。我國刑法第3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專為的,依照法屬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這一原則的價值內涵和內在要求,在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㈨ 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是指什麼法

罪刑法定原則中的法是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五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9)罪刑法定中的法包括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㈩ 罪刑法定原則,限制了司法權、行政權、立法權中的哪幾項權力


  1. 三權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稱三權分治,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則,三權分立制度就是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相互制衡的制度。以美國為例,行政權指政府,立法權指國會的上下議院制度,司法權指法院。三權分立很好的實行了「憲政」的主旨思想,實現了依憲治國的目的,三權分立制度在反對封建勢力復辟、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斗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三權分立制度為絕大多數的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在政治體制上根本否定並排斥三權分立制度,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和議行合一制。

  2. 立法權:國家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的權力。立法權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權力;第二類是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權力。一方面,立法機關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條例、決議和命令等,它們都具有法律規范的性質。

  3. 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通說認為,人們提到的「司法權」多指狹義司法權,即雖包括檢察權在內、但卻明顯偏重於審判權,或僅僅指審判權(即以法院為相應機關)而言。

  4. 行政權是依照法律規定,組織和管理公共事務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權力,行政權是由國家憲法,法律賦予或認可的,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規范,對公共事務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力,是國家政權和社會治理權的組成部分。

  5.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立法權,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存在實行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土壤。

熱點內容
新刑事訴訟法釋義八十七條 發布:2025-09-13 23:43:36 瀏覽:731
北京通州區法律援助中心收費標准 發布:2025-09-13 23:18:35 瀏覽:154
望埠法院 發布:2025-09-13 23:17:40 瀏覽:316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跟第一百零九條 發布:2025-09-13 23:02:59 瀏覽:527
下列關於行政法淵源 發布:2025-09-13 22:49:30 瀏覽:314
法官就職宣誓 發布:2025-09-13 22:31:37 瀏覽:48
協議怎麼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22:22:19 瀏覽:822
共享律師 發布:2025-09-13 22:22:10 瀏覽:579
山東法官任命 發布:2025-09-13 21:55:55 瀏覽:798
黨的規章制度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3 21:49:28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