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票據訴訟法

票據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0 01:25:56

⑴ 簡述票據追索權的行使原因和程序

依照《票據法》第四條的規定,追索權與付款請求權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在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中,基於同一項債務分別規定兩種不同的債權並不多見,可以說,追索權制度是票據法為了加強票據安全性、促進票據流通性而特設的一項制度,因此,認識與把握該項特別制度對於開展票據業務具有重要意義。有鑒於此,筆者羅列了幾項票據追索權中值得注意的問題,與大家作一番探討。
一、追索權的前提
雖然同為請求付款的票據權利,但在行使過程中,追索權與付款請求權相比是處於第二順序的票據權利。原因在於,付款請求權的對象是票據的承兌人或付款人,其承擔的是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因此在主張票據權利、要求支付票款時自然首先應由第一順序的義務主體加以主張。按《票據法》第61條,追索權的行使必須是以持票人不獲付款或不獲承兌為前提,只有在持票人的付款請求權無從實現的情況下,才能依法行使追索權。這里所講的「付款請求權無從實現」既包括承兌人或付款人主觀拒絕持票人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的情形(《票據法》第61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項),也包括承兌人或付款人客觀事件造成持票人無法提示承兌或提示付款的情形(《票據法》第61條第二款第二項、第三項)。
關於追索權前提條件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持票人未按法定期限及時要求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喪失了該項權利,就如同免除了承兌人或付款人的第一性付款責任,而加重了其他票據債務人的義務,顯屬不公。而且這屬於持票人自身的過錯,應由持票人自行承擔相應責任,其直接反映就是喪失對部分票據債務人的追索權(《票據法》第40條第二款)。
二、追索權的確權
在行使付款請求權未果後,持票人可以以此為由追索票據債務人要求獲得補償。但是,對於其他票據債務人來講,其並不了解持票人不獲承兌或不獲付款的真實詳情,因此只有當有確切證據證明承兌人或付款人不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不能,其他票據債務人才得以付款。而且,追索權雖然是法律直接賦予持票人享有的,但行使追索權實質上是一種「權利執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並出示具有法律證明力的書面文件從而將持票人抽象的、可能的權利確定為具體的、現實的權利是一項重要要件。這與在一般民事訴訟程序中,申請執行需要以生效法律裁判文書作為依據是同樣的道理。
《票據法》第62條、第65條規定了用以確權的證明文件類型和有關的法律後果。其中,對於承兌人或付款人應對其拒絕行為作出說明,出具拒絕證明或退票理由書。如果未能出具,一是表明其行為可能是無理拒絕,二是造成持票人因不能出示拒絕證明或退票理由書而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所以理應由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民事責任。
三、追索權的對象
一開始我們就談到,追索權制度是票據法為了加強票據安全性、促進票據流通性而特設的一項制度。這不僅表現在設立該項制度本身,還表現在行使該項制度中法律對保護持票人權益所創造的盡可能多的便利。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在持票人對於追索權對象的確定上,法律允許任意選擇和變更。
首先,持票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任意一個或多個甚至全體票據債務人進行追索。這種選擇不受數量限制,也不受順序限制,只要是持票人認為最有利於保障其權利的就可以要求追索。其次,持票人雖已對票據債務人中一人或多人進行了追索,但這並不意味著未被追索的其他債務人就因此免除了付款義務,持票人仍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再次對先前未被追索的其他債務人進行追索。
四、追索權的時效
追索權的時效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大內容。筆者將其分為兩項,一是追索權本身的時效,二是行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時效。
前者指的是《票據法》第65條的內容,持票人應按規定期限提供合法證明進行追索,否則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上述「規定期限」按照理解應是指《票據法》第 17條規定的行使權利期限,分為三種:1.針對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是2年;2.一般前手的是6個月;3.如果是票據債務人付款後獲得票據權利而再行追索的,則為3個月。雖然《票據法》第65條規定了持票人喪失追索權的情況下仍可以要求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的補救措施,但筆者以為持票人行使追索權的前提就是承兌人或付款人拒絕承兌或拒絕付款,甚至於死亡、逃匿、破產、被責令停止業務活動等情況。因此,前述補救措施的實際意義存在疑問,也就是說即使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持票人也可能無法獲得實際的受償。而且,喪失了對前手的追索權也造成持票人的保障范圍縮小。所以,及時進行追索以盡可能在最大范圍內保障權利是持票人應當加以注意的。
後者是指《票據法》第66條強調的持票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追索通知義務的規定,雖然該項規定並不影響持票人行使追索權,但是對於延期通知造成前手或出票人的損失(主要是逾期付款利息的損失)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權的過程中應當合法合規,審慎注意,才能切實有效地維護好自身的權利。

⑵ 按照票據法規定票據被盜怎麼辦

持有「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本票」、「支票回」的單位和個人因保管答不善,將票據丟失、被盜或喪失,持票人可以到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處掛失止付,並在掛失止付後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提起訴訟。
允許掛失止付的票據有:填明「現金」和代理付款人的銀行匯票;填明現金的銀行本票;要素填寫齊全的支票;已承兌的商業匯票。
不允許掛失止付的票據有:未填明「現金」和代理付款人的銀行匯票;未填明「現金」的銀行本票。

⑶ 急求票據時效和民法時效的區別!!

票據權利時效主要指權利消滅時效,不可以中止中斷
1、持票人對票據專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屬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就是說2年內不行使權利則權利消失。2、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
3、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在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
4、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
民法上的時效主要是指訴訟時效,有1年、2年、3年和4年之分,各有具體情形,還可以中止中斷

⑷ 票據詐騙罪是刑事訴訟法第幾條

刑法規定的哦
票據詐騙罪(刑法第194條第1款),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金內融票據進行容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票據詐騙罪在主觀上須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如果行為人出於過失而使用金融票據,如不知是偽造、變造或作廢的金融票據、誤簽空頭支票、對票據事項因過失而導致記載錯誤等,不構成犯罪。 票據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根據刑法第200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票據詐騙罪的主體。

⑸ 票據喪失時失票人請求保全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什麼法律

要看是不是涉外的。
1、不涉外的,直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用公示催告程序進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四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的票據持有人,是指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前的最後持有人。

第四百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收到公示催告的申請後,應當立即審查,並決定是否受理。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通知予以受理,並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七日內裁定駁回申請。

第四百四十六條
因票據喪失,申請公示催告的,人民法院應結合票據存根、喪失票據的復印件、出票人關於簽發票據的證明、申請人合法取得票據的證明、銀行掛失止付通知書、報案證明等證據,決定是否受理。

(四)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等權利憑證,利害關系人不申報的法律後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十五條 票據喪失,失票人可以及時通知票據的付款人掛失止付,但是,未記載付款人或者無法確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據除外。
收到掛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應當暫停支付。
失票人應當在通知掛失止付後三日內,也可以在票據喪失後,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涉外的,適用付款所在地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一百零一條 票據喪失時,失票人請求保全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

⑹ 票據追索的法定程序是怎麼樣的

查詢票據法相關內容,供參考

第六節追索權
第六十一條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第六十二條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

第六十五條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擔責任。
第六十六條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三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第六十七條依照前條第一款所作的書面通知,應當記明匯票的主要記載事項,並說明該匯票已被退票。
第六十八條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匯票債務人的先後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追索權。
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匯票債務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後,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第六十九條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後手無追索權。
第七十條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
(二)匯票金額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一條被追索人依照前條規定清償後,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再追索權,請求其他匯票債務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已清償的全部金額;
(二)前項金額自清償日起至再追索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並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第七十二條被追索人依照前二條規定清償債務後,其責任解除。

⑺ 票據,及人證能否起到申訴

申訴的條件及要求
按照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訴」有兩種情形:一是《刑事訴訟法》第177條中:「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二是對生效判決、裁定的申訴,具體規定於《刑事訴訟法》第五章「審判監督程序」中。
對生效判決、裁定提起申訴的基本條件及程序如下:
(一)申訴主體 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提出申訴的主體包括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71條規定,案外人如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害其合法權益,也可提出申訴請求。申訴請求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
(二)申訴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10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申訴期限截至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超過兩年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三)申訴審查及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75條規定,對立案審查的申訴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經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2條的規定,決定重新審判:有新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排除的;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認定罪名錯誤的;量刑明顯不當的;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的;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申訴不具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說服申訴人撤回申訴;對仍然堅持申訴的,應當書面通知駁回。
(四)申訴法律效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1條之規定,申訴不能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⑻ 企業與銀行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為什麼適用民事訴訟達而不是行政訴訟法

銀行屬企業,而非行政機關

⑼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九十五條

法條內容:
第一百九十五條 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釋義內容:
【釋義】本條是關於公示催告程序的適用范圍和如何申請公示催告的規定。
公示催告程序適用於以下情況:
1.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票據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票據指商業上的權利憑證,如提單、倉單、保險單;狹義的票據指以支付一定金額為目的,可以轉讓、流通的證券,如匯票、本票、支票。背書轉讓,指票據持有人在票據背面簽名,將票據上的權利轉讓給他人。背書的形式很多,有限定性背書,即背書人在票據背面簽字,寫明「僅付給×××或付給×××不得轉讓」;有特別背書,又稱記名背書,即背書人在票據背面簽字,寫明「付給×××的指定人」;有空白背書,又稱不記名背書,即背書人在票據背面只有簽名,不寫付給某人;有附條件背書,指背書上帶有條件。從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看,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主要是匯票、支票、本票三種,當這三種票據被盜、遺失、滅失時,可以申請公示催告。
2.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從國外一些國家的民事訴訟法和我國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看,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事項除票據外,還包括:(1)繼承人為限定繼承者,申請公示催告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在一定期間內申報債權;(2)無人承認的繼承,申請公示催告繼承人在一定期間內承認繼承;(3)遺產管理人申請公示催告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和受遺贈人在一定期間內申報債權和表明是否接受遺贈;(4)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的公示催告。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一百九十九條

第一百九十九條【公示催告的判決】
第一百九十九條沒有人申報的,人內民法容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解釋】本條是關於公示催告的判決的規定。
公示催告期間,沒有人申報權利的,表明票據上的權利為申請人所有,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為了使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為人們所知,也為了使票據支付人確定自己的支付行為,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票據支付人。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具有兩方面的法律後果:(1)除申請人外,其他人失去了對票據的權利,今後其他任何持票人要求支付,票據支付人有權拒付;(2)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可以向票據支付人主張權利,也就是說,申請人可以要求票據支付人付給其失去的票據上所載的金額。比如,某甲丟失一張20萬元人民幣的匯票,經公示催告程序,人民法院作出宣告該票據無效的判決,這時,甲可以根據人民法院的判決,要求票據支付人付給自己20萬元人民幣。

熱點內容
婚姻法男方出軌財產分割 發布:2025-05-17 11:42:26 瀏覽:577
設區的市制定的規章備案 發布:2025-05-17 11:37:07 瀏覽:182
社會與法雨過天晴天晴扮演者是誰 發布:2025-05-17 11:37:04 瀏覽:680
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 發布:2025-05-17 11:36:25 瀏覽:234
法律顧問工作記載 發布:2025-05-17 11:36:23 瀏覽:890
出台規章制度結合實際 發布:2025-05-17 11:32:15 瀏覽:900
法院司法管理 發布:2025-05-17 11:27:54 瀏覽:590
企業法律顧問應具備的知識 發布:2025-05-17 11:22:55 瀏覽:660
法院判了疫情 發布:2025-05-17 11:21:30 瀏覽:630
道德經樂 發布:2025-05-17 11:20:58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