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學湛中樂
A. 湛中樂的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
專著:《現代行政過程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權利保障與權力制約》(法律出版社,2003年); 《法治國家與行政法治》(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國家責任法》(合著)(台灣元照出版社,2005年)
主編或副主編的著作與教材有:《公立高等學校法律問題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 ;《行政法學》(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大學自治、自律與他律》(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版,該書為國家九五、十五核心教材,獲北京大學優秀科研教學成果一等獎);《公務員法釋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公務員行政許可法讀本》(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依法行政培訓教材》(主編,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高等教育與行政訴訟》(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行政法學》(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中國九十年代行政法治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行政執法與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公安行政法》(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4年);《中國司法審查制度》(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該書獲1995年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法治的理想與現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該書被全書翻譯成日文於1995年在日本出版);《環境行政法》(主編,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行政行為法研究》(分編主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警察行政法》(合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行政訴訟法概論》(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有:
2007年承擔中國法學會部級重點課題《行政調解、和解制度研究》和司法部課題《社會撫養費問題研究》;2006年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公立高等學校相關法律問題研究》;2005-2006年承擔廣州市政府法制辦《依法行政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2005年承擔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條款與費率監管制度比較研究》課題;2004年承擔中國工商學會《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設與制度創新》課題。等等。
B. 哪位朋友有《行政法學》,羅豪才、湛中樂主編,和《刑事訴訟法學》,陳光中主編的講義重點之類的也行
這都是老版教材了 我們那是就用這個 這兩門課程都很簡單啊!
把目錄好好研究一下要學好的就那麼幾篇,行政法學厚點。
刑訴配合民訴和行政訴訟法一起去學更會發現很多相通的 一次搞定三門。
C. 學界,您好,我是13年蘇大考蘇大法碩的,應該能進復試,想請問學姐,行政法筆試應該看哪本教材不勝感激
蘇大教授自己編寫的行政法之類的本科教材應該就行-行政法可是蘇大的品牌專業!
D. 自考法律專科有那些科目
民法學、行政法學、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法制史、經濟法概論等。
1、民法學
民法學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現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學習民法學的基本原理,掌握民法學的科學精神和豐富的知識體系,對於正確制定民事立法,指導司法審判實踐,提高人們的法治思想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2、行政法學
《行政法學(第二版)》是2012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豪才、湛中樂。內容簡介本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指定教材,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行政法學的原理與實務知識,是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必讀的圖書,也可做普通本科教材使用。
3、民事訴訟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是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朝武。這本書系統、准確、精煉地闡釋了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編輯推薦《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民事訴訟法學》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4、中國法制史
全書以歷史時序為經,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況、主要法律制度為緯,對作為中華法系代表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在具體編寫中,力求做到思想與制度相關,典籍與事例互證,重點與特點突出。全書約38萬字,分總論及15章,內容涉及自夏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中國法律歷史發展進程。
5、經濟法概論
《經濟法概論》是2013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磊、楊文明 。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稅法、證券法、會計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基本涵蓋會計從業資格、市場營銷師、物流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電子商務師等職業資格考試內容。
E. 行政法的淵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就是指行政法規范和原則的表現形式,亦即行政法規專范和原則的載體。一般淵源有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殊淵源有法律解釋,國際條約、慣例。其中,法律解釋是指有權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地方解釋。
F. 湛中樂的工作經歷
1990年7月——1992年12月北京大學法律系任教;
1993年2月——1993年7月北京市昌平縣東小口鄉社教;
1993年9月——11月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院進修訪問;
1994年5月——11月日本愛知大學法學院合作研究;
1996年3月——4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作為中國教育部系統首批「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學者訪美;
1998年出席台灣政治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第二屆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並作相關演講。
2000年9月——2001年9月美國「富布萊特」項目高級訪問學者訪美;
2002年9月21——27日作為中國代表團法律顧問出席聯合國開發署/人口基金執行局2002年第二次常會;
2002年12月應日本九州大學邀請,出席由日本文部省和日本學術振興會共同舉辦的「亞洲:開放社會與法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4年出席韓國(漢城)召開的第六屆「東亞行政法學學術研討會」。
2006年5月出席台灣政治大學召開的「海峽兩岸人身權保護學術研討會」,並作主題演講。
2006年6月出席台灣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召開的「海峽兩岸四地法律制度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並作專門學術評論。
G. 行政立法的原則有哪些
依法立法原則:依法立法原則包括法律優先原則與法律保留原則。
1.法律優先原則。法律優先,又稱法律優越或法律優位,是指行政行為應當受現行法律的約束,不得實施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就要求行政立法不得同現行法律相抵觸。因為法律優先僅僅要求行政行為不抵觸法律即可,並不要求所有的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所以是消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先原則表明,除憲法外,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律規范,法律的位階居於其他任何法律規范之上。法律優先原則無限制和無條件地適用於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在內的一切行政領域。
2.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意義的依法行政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相應的行為。表現在行政立法上,也就是說,行政立法必須具有法律依據。就立法來說,重要的事項應由法律規定,未經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得以行政立法代為規定。法律保留的要求顯然比法律優先嚴格。法律保留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對於絕對保留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對於相對保留的事項原則上由法律規定,但在法律特別授權的情況下,也可以有行政立法來規定。
H. 關於考海大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專業研究生的幾個問題
招收的,研究生招收的專業是不限制門類的。相比之下,海大的環境法專業是海大法學院最好的一個專業,院長徐祥民也是國內知名的環境法研究專家,這也是海大法學院唯一一個設置博士點的專業門類。
其實考研准備早晚只是一個方面,只要自己本科基礎課程不差,現在開始,補補專業課,准備起來是完全來得及的。
這方面,可以參看下海大的研招辦的專業目錄,里邊有參考書目,再找一下歷年的考試真題,看看真題後有條理和選擇的復習下專業課,應考方面應該有個很大的提高。
海大法學類專業的初試科目都是一樣的,除了英語政治以外,考兩門法學專業課程,一門法學基礎,一門法學綜合。具體參考書,2011年的專業目錄還沒有,以下是10年的
法學基礎理論:《法理學》,陳金釗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法學綜合考試:《中國法律思想史》,劉篤才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際經濟法》,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行政法學》,羅豪才、湛中樂主編,北大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民法學》,胡家強、苑敏主編,科學出版社2008版。
其實對於跨專業考研的話,還有一條路是法律碩士也不錯,但是你的本科專業,對於環境法是有很大優勢的。
具體前景,現在講究和諧和持續發展的局面下,環境法還是比較熱門的。讀法學,一定要過司考,這個必要條件,然後看你以後打算走什麼方向,可以考公務員,去公檢法司司法機關單位工作,也可以去環境資源部門;另外也可以去律所做律師,或者是去企業做顧問。後兩項對個人閱歷和經驗要求挺高的,不是剛開始隨便就能做得好的,公務員主要是公考不好過,所以無論哪方面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我也是跨專業考研,不是太喜歡工科的就業方向,剛剛開始了解這個領域,僅僅是略知一二,看沒人回答,在此獻丑,願對你有幫助。
I. 請問行政法學行政機構的特徵是什麼
1.國家行政機關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權威性
2.國家行政機關具有執回行性和法律從答屬性
3.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相對獨立性
4.國家行政機關具有適應性和創造性
5.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統一性和層級性
6.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社會性、專業性和服務性
J. 湛中樂的介紹
湛中樂,法學博士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內基地——北京大學容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1982——1987年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1987——1990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1990——1992年北京大學法律系助教;1992——1994年講師;1994——2005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5年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