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14條的改變

刑事訴訟法第14條的改變

發布時間: 2021-12-31 01:38:27

❶ 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內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回,不追究刑答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1)刑事訴訟法第14條的改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41條

刑事訴訟法第141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是什麼來的

就是說你不懂法律的話,可以委託律師或親屬作為代理人參加訴訟,維護你專的權益

刑事訴訟法屬

第四十四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❹ 刑事訴訟解釋 14條

《刑復事訴訟法》第制14條 【保障訴訟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條文注釋】
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原則具有以下含義:
(1)訴訟參與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是訴訟參與人參加刑事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必要條件,作為國家專門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活動時,應當尊重和維護訴訟參與人的各種訴訟權利,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限制或剝奪。
(2)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訴訟參與人有權提出控告。
(3)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尤其應當重視保護特殊主體的訴訟權利。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41條提起公訴依法判處會怎麼判

....你這個說了白說...具體還是要看犯罪情節和法院怎麼判的...有自首情節是減輕或者從輕處罰...中國法律..就這樣的了

❻ 《中國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啥內容

《中國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四條 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專或者拘役的罪犯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對於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於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開具證明文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審批。
發現被保外就醫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的,或者嚴重違反有關保外就醫的規定的,應當及時收監。
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罪犯,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於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機關應當對其嚴格管理監督,基層組織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

❼ 《刑事訴訟法》第33條修改的內容是什麼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專33條進行修改的屬內容為:
五、將第三十三條修改為:「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❽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是什麼

《刑法》64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❾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4條

《刑事訴訟法》第14條 【保障訴訟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回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答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條文注釋】
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原則具有以下含義:
(1)訴訟參與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是訴訟參與人參加刑事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必要條件,作為國家專門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活動時,應當尊重和維護訴訟參與人的各種訴訟權利,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限制或剝奪。
(2)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訴訟參與人有權提出控告。
(3)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尤其應當重視保護特殊主體的訴訟權利。

熱點內容
刑法二百八十七 發布:2025-09-13 05:59:59 瀏覽:487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有幾種情況 發布:2025-09-13 05:49:33 瀏覽:915
工商法律法規種類 發布:2025-09-13 05:46:43 瀏覽:499
法治思維四中全會 發布:2025-09-13 05:44:24 瀏覽:399
法治天地的 發布:2025-09-13 05:39:25 瀏覽:32
司法精神病鑒 發布:2025-09-13 05:38:42 瀏覽:302
大學生如何樹立法治理念 發布:2025-09-13 05:34:19 瀏覽:995
描寫法官的成語 發布:2025-09-13 05:30:45 瀏覽:685
股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發布:2025-09-13 05:26:06 瀏覽:252
楊帆國際經濟法音頻 發布:2025-09-13 05:21:50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