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開牆打洞案

行政法開牆打洞案

發布時間: 2022-01-01 05:17:40

Ⅰ 幾個行政法案例,現急需答案。是07、08年自考卷子上的

第一題
1.合理,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救人特殊情況下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本題就符合這種情形
2.C,因為A已經死去了,汽車屬於夫妻共有財產,C享有財產權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3.市公安局,因為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機關,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被告資格。
第二題
1.合法,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許可證、處罰較大數額罰款可以公開聽證。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都應當公開舉行。
2.不合法,應該提前7日通知。
3.不能,行政訴訟以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依據。
第三題
1.B區「拆遷辦」發布公告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是為了執行市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改造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是制定規章等抽象的行政行為,故是具體行政行為。
2.應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屬於本轄區內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至少5人以上,主要是農村土地承包案件,土地徵用案件,城市規劃拆遷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本案即屬於此,故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題
1.復議機關是甲市煙草專賣局。乙區的專賣局的上級機關為復議機關,故為甲市煙草專賣局。
2.不合法,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也作了相應規定,即對同一行政爭議,不能同時選擇兩種救濟途徑解決,不能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再提起行政訴訟。

Ⅱ 美國總統簽署行政法案原文在哪看

你獲總統簽署行政法案,原令你到電腦里頭打開首頁新聞,國際新聞那裡就能看到全文,非常精彩

Ⅲ 求行政法高手分析案例!在本案中,有幾個行政法律關系有幾個行政主體分別是誰

由2個行政法律關系:一是「市物價管理局領取了城市建設規劃許可證」;二是「事中被土地管理局查處」。
由2個行政主體:一是城市建設規劃局;二是土地管理局。

Ⅳ 民事案件的裁判能否以行政法為判案依據

一、民事案件的裁判抄能可以行政法為判案依據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2〕21號)第七十條規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

Ⅳ 北京市怎樣舉報開牆打洞。違建。向哪裡舉報

發現有違章建築,可向城市建設局下屬的城市建設管理監察支隊舉報,或向當地房屋土地管理局、規劃局舉報。或者向街道辦事處有城管科。還有綜合治理辦公室。還可以撥打北京市長熱線010-12345和城管熱線

依據:《城建監察規定》第七條城建監察隊伍的基本職責:

(一)實施城市規劃方面的監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有關法規和規章,對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和建設行為進行監察;

(二)實施城市市政工程設施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佔用、挖掘城市道路、損壞城市道路、橋涵、排水設施、防洪堤壩等方面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三)實施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供水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危害、損壞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設施的違法、違章行為和對城市客運交通營運、供氣安全、城市規劃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以及城市節約用水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四)實施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環境衛生設施、影響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五)實施城市園林綠化方面的監察。依據《城市綠化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損壞城市綠地、花草、樹木、園林綠化設施及亂砍樹木等方面的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察;

(六)在受委託的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


(5)行政法開牆打洞案擴展閱讀:

「北京市無證無照經營和『開牆打洞』治理工作聯席會議」9日宣布成立。市工商局宣布了對「開牆打洞」企業限制登記的規定:凡是涉及「開牆打洞」的企業在變更法定代表人、股東、經營范圍以及增資擴股的登記中,都將受到限制。市食葯監局也表示,對住宅房屋改造成商用房屋的,不予辦理食品經營等相關許可手續。

會議明確,市工商局將依託「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市無證無照經營和「開牆打洞」專項整治行動,對各區專項整治行動情況進行考核。

無證無照經營方面,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依法處置無證無照經營行為。

「開牆打洞」方面,規劃和國土部門、住建部門負責對擅自改變房屋結構、開門開窗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查處違法搭建建築物、構築物,違法設置戶外廣告、店鋪牌匾,損害綠化成果和設施等行為;

食葯監等相關部門對住宅房屋改造成商用房屋的不予辦理食品經營等相關許可手續,查處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公安部門負責查處擾民、阻礙執法等行為。今年各區將實現既定的目標任務量全部銷賬。

會議要求各區政府對轄區無證無照經營和「開牆打洞」違法線索進行全面摸排,詳細掌握轄區無證無照經營的牌匾名稱、經營地址、房屋產權、行業類型、經營者戶籍、從業人數、涉及行業主管部門以及「開牆打洞」涉及的房屋產權人、使用人。

今後,職能部門核實的無證無照經營和「開牆打洞」違法行為將向全社會公示,並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提醒消費者拒絕接受無證無照經營以及依託「開牆打洞」房屋開展經營的商戶的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市民可多渠道舉報違建

Ⅵ 民事案件的裁判能否以行政法為判案依據

不能,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有很多不同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聯系

第一,行政訴訟解決的相當一部分行政爭議成為解決民事爭議的前提條件。法院通過行政訴訟處理行政爭議時,有可能也有必要一並解決與此相關的民事爭議,這就是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它體現了訴訟經濟原則,便於當事人雙方解決爭議,也可以避免出現一事多判的矛盾結果。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也可能出現行政爭議的先決性或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問題。通常情況下,民事訴訟應當中止,等待行政訴訟的判決結果。

第二,當事人因不服行政違法侵權行為提起的賠償訴訟既有行政訴訟的特點,也兼具民事訴訟的特點。

第三,法院處理行政爭議案件,需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採用民事訴訟規則進行。

#################

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有一些共同適用的原則、制度和程序,也有一些各自特有的明顯不同的原則、制度和程序。

1、處分原則。雖然行政機關不享有實體權利的處分權,但民事主體雙方均享有實體上的處分權,所以無論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而是民事附帶民事訴訟,我們一方面不能要求行政機關對依法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作出讓步,以求得爭議的解決,另一方面,也不能以行政機關已作出裁決而限制當事人就民事爭議部門的處分權利。

2、調解和反訴。由於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與反訴,因此,行政訴訟不論是為主而是附帶,都不能適用調解與反訴,在民事部分中,法院應主持調解,民事被告也有權依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提出反訴。

3、舉證責任。民事訴訟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而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法院在一並審理民、行交叉案件時,對於行政訴訟部門和民事訴訟部門,應當分別適用各自的舉證責任規則。

4、審判組織。行政訴訟無簡易程序的規定,民事訴訟中,對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對於一並審理的民、行交叉案件應統一由一個審判組織來審理。因此,審判組織應統一為合議庭,民事部分的審理也應以普通程序來審理,不適用簡易程序。

5、審理期限。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理期限為3個月,民事訴訟法規定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為6個月,筆者認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期限應為3個月,民事附帶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一般也應為3個月,如果3個月不能審結,附帶行政訴訟的部分也應在3個月審結,並先行作出裁判。

6、判決方式和上訴。第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與民事附帶行政訴訟案件時,一般情況下應由同一審判組織通過開庭一並審理、一並判決,「即兩案一判」。但是,如果一並審理會造成過分遲延、影響行政訴訟結案的情況下,應當允許分別審理、分別判決,「即兩案兩判」。第二,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上訴審的審理原則有所不同,行政訴訟上訴審實行全面審查原則,而民事訴訟的上訴審則受上訴請求范圍的限制。在「兩案兩判」中,如果當事人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的兩份判決分別提出上訴或者僅對其中一份判決提出上訴,自然應依照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分別適用各自相應的審理原則。但是,如果採取的是「兩案一判」的情形,當事人提起上訴的,不管對判決的哪一部分提起上訴,因這種情況下行政爭議與民事爭議聯系緊密,且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宜採取全面審查原則

#################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有以下不同:

第一,舉證責任不同。

第二,結案方式不同。

第三,一審人民法院的變更許可權不同。

熱點內容
共和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2 23:01:11 瀏覽:405
東京大學考研經濟法 發布:2025-09-12 23:01:00 瀏覽:512
古代刑法電影 發布:2025-09-12 23:00:59 瀏覽:520
行政法名詞解釋行政主體 發布:2025-09-12 23:00:09 瀏覽:81
法律規定責任 發布:2025-09-12 22:50:14 瀏覽:885
合同法經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2 22:49:08 瀏覽:10
二手房協議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22:48:28 瀏覽:386
民法三劍客 發布:2025-09-12 22:43:23 瀏覽:195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 發布:2025-09-12 22:28:50 瀏覽:402
找工作出示假學歷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22:11:00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