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行政法新增詳解
❶ 行政案件調查取證 法律法規
調查取證是行政處罰一般程序中的第一步驟。
根據相關《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六條除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第三十七條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
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1)2017行政法新增詳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2017修正)》
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❷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2019年出新規定了嗎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
本法自1989年頒布後經歷過兩次修正:根據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
至於「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從嚴格意義上講,似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這一具體名稱的法律文件。從廣泛意義上說,行政法又涵蓋了眾多的法律、法規,所以也就不好說2019年是否出了新規。
❸ 行政法規有哪些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內"(《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容法律大全》第14頁)
由此可見,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實施細則》等
❹ 2017屆行政法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政法的我有幾份,可以給你參考一下。
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❺ 求王名揚美國行政法 英國行政法 法國行政法 PDF
美國行政法上下http://ds3.d.iask.com/fs/800/1//pdf/%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4%B8%8A%E5%86%8C+%E7%AC%AC%E4%BA%8C%E7%89%88+%E7%8E%8B%E5%90%8D%E6%89%AC+%E7%9D%80.pdf?origin=d131.d.iask.com
http://d133.d.iask.com/fs/800/1//pdf/%E7%8E%8B%E5%90%8D%E6%89%AC_%E7%BE%8E%E5%9B%BD%E8%A1%8C%E6%94%BF%E6%B3%95-2%E7%89%88-%E4%B8%8B%E5%86%8C.pdf
英國行政法
http://d123.d.iask.com/fs/800/1//pdf/%E8%8B%B1%E5%9B%BD%E8%A1%8C%E6%94%BF%E6%B3%95%EF%BC%88%E7%8E%8B%E5%90%8D%E6%89%AC%EF%BC%89.pdf
法國pdf 沒有找到
file:///E:/Download/%E7%8E%8B%E5%90%8D%E6%89%AC%E6%B3%95%E5%9B%BD%E8%A1%8C%E6%94%BF%E6%B3%95.rar
好像有的需要扣分,注冊一個號碼好了
❻ 如何復習六大行政法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相關知識及應用。」
在《公安素質測試》的考試大綱當中,包含了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另加行政強製法這六大行政法的考查,下文將圍繞如何復習六大行政法展開:
(一)、結合重點,復習五大行政法
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這五大行政法的考查,已經伴隨著招警考試走過了好幾個個年頭,平均每年有 120道《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真題。從歷年真題來看,對五大行政法的復習是完全有思路可尋,有重點可找的。而今年新增的《公安素質測試》、《社會保險執法素質測試》等科目,與考了多年的《行政執法素質測試》一樣,都是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主導命題。《公安素質測試》中的五大行政法命題極有可能會延續往年《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的出題思路。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的已有復習資源,復習《公安素質測試》中的五大行政法。中公教育專家建議以下幾點:
1、《行政執法素質測試》95%以上考查法條
通過分析歷年《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真題,可以得出95%以上都是考法條,對法條考查比較細,考查形式以真題為例:
【2013年-12】.侵犯生命權致人死亡的賠償標准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 )倍。 A. 10 B. 20 C. 30 D. 40
【解析】B 《國家賠償法》第34條規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對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應當支付生活費„„」。本條直接考查法條規定,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既然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五大行政法側重於考查法條,那麼考生應講究復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法條,爭取逐條記憶、全面撒網,這是考試拿高分的必備法寶。
2、重點法條,重者恆重
通過分析歷年真題,發現《行政執法素質測試》側重於考查重點法條、有些重點法條每年都會考到,比如,《行政訴訟法》的第11、25、54條„„;《行政復議法》的第6、12、15條„„;《行政許可法》的第14、58、69條„„;《行政處罰法》的第8、20、42條„„;《國家賠償法》的第5、7、 39條„„。
❼ 行政訴訟法2017修訂的內容有哪些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做了修改。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具體修正內容如下:
第二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拓展資料:
行政訴訟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並建立資產階級國家以後的產物。現代國家的行政法,同刑法、民法不同,大多數國家的許多行政法律文件中,都既規定了實體法規范,又同時規定了相應的程序法規范。而在刑法領域和民法領域中,實體法同程序法已基本分開,形成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法、民事訴訟法等相對獨立的法律部門。
中國行政訴訟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法典中比較集中地規定的一些行政訴訟法律規范,和分散規定在其他許多法律、法規中的行政訴訟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❽ 2017的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有哪幾方面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❾ 下列法律法規 各項屬於行政法的是( ).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但並沒有成文的行政法法典,這里所說的行政法應該做廣版義的理解。行權政法 與民法 刑法等相對應的,是從應用法學方向分類的。它們分類的標準是以其具體的法律規范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如 民法 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首先 婚姻法 調整的是平等主體(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身關系)所以是民法范疇。
義務教育法 教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稅收法 都是行政法。 最簡單的理解方法,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如政府與公民)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勞動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 與行政法不是一個體系。PS:勞動法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