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112

民事訴訟法第112

發布時間: 2022-01-04 04:50:25

1. 民事訴訟一審、二審已結案,現在申請再審,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此案是否屬於仍處於持續狀態。

我國民事訴訟是二審終身制,二審結案後,就等於正常的民事訴訟結束。申請再審屬於專審判監督程序屬,是一種糾錯程序,是否必然引起再審,尚不確定,不能說案件屬於持續狀態。新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的是惡意訴訟的規定,與你說的持續狀態無關。

2. 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被告不上庭,法庭會做怎樣的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第一百三十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第一百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1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3. 無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屬被告方,是缺席判決,還是拘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58、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屬原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如屬被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缺席判決。

七、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11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4. 法院開庭被告不出庭怎麼辦

您好;
是可以缺席判決的;
我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必須到庭的為:
」所說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見《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5. 法院訴前保全裁定書未送達被申請人是違反亂紀嗎

《民事訴訟法》第112條: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法院不受理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對於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等情況法院不予受理的,僅告知原告即可,而不必出據不予受理裁定書(具體參加民訴法第111條,太長了我就不寫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那你就必須要那麼出具裁定書,因為不予受理的裁定是可以上訴的。

6. 打民事官司有時間規定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當事人在進行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均有時間限制的規定,其中最主要的有訴訟時效的規定、法院立案的規定、當事人上訴期限的規定和審結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其權利,他就不能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時間規定。《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個另有規定指的是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另外,第137條規定了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人民法院立案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經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予以處理的時間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這里的「7日之內」就是立案的時間。

當事人上訴的期限,是指當事人不服原審法院的裁判,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訴訟時間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4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限,簡稱審限。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按不同的程序有不同的審結期限。

.按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民事訴訟法》第135條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5個月:環需要延長的,要報道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按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6條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時,根據《民事訟訴法》159條規定,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除了以上幾類時間的規定外,還有許多規定,如被告人提出答辯狀的期限為收到起訴狀的15日之內;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辯狀副本之日起起5日內送達原告: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3日內告知當事人,等等。這些規定,無論是針對當事人還是法院的規定。都要遵守,也就是說所有的訴訟行為只有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才能生效,否則不產生效力,還要承擔一定的後果。

7. 民事起訴書上是兩原告,兩人簽名是一人所簽,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是否屬於惡意訴訟或虛假起訴

是否構成,有法院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版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權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向人民法院起訴可以採取口頭起訴方式。

只有在書來寫訴狀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源,才可以口頭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了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就算口頭起訴,仍然要提供被告信息、原告信息、原告訴訟請求、訴訟理由、訴訟目的等,
以及證據。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8)民事訴訟法第112擴展閱讀: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熱點內容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
簡述依法治園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9-12 02:05:16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