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行政法律問題研究
⑴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一案,法院為什麼受理
拒絕頒發,肯定是有掛科或者違紀了吧,這還要黑我大貝殼。
⑵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中科大為什麼會敗訴
國家實行學業證書制度。原告田永既然具有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籍,在田永接受正規教育、學習結束並達到一定學歷受平和要求時,北京科技大學作為國家批准設立的高等學校,應當依照教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及《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五條的規定,給田永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明,以承認其具有的相當學歷。
關於高等院校畢業生派遣問題。《畢業生就業派遣報到證》,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畢業生調配的部門按照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就業計劃簽發的。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第九條的規定,應當履行將畢業生的有關資料上報所在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以供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和頒發畢業派遣證。原告田永取得大學畢業資格後,被告北京科技大學理應履行上述職責。
(2)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行政法律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對於田永案判決我們不能求全責備,盡管其在說理上略有遺憾,但是結合當時田永案所處的環境,海淀區法院作為開先河者,無論是在勇氣還是智慧層面均經受住了考驗,並由此推動了我國教育行政訴訟之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在我國行政訴訟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曾幾何時,司法的陽光無法照進學術的殿堂。彼時,盡管學生受教育之權利受到學校的侵犯等問題層出不窮,並由此導致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教育糾紛屢屢發生,但是化解這些教育糾紛的機制尚不健全。
其中,民事糾紛的訴訟渠道還算暢通,而行政糾紛的救濟則問題較多,尤其是學校與學生之間因管理而發生糾紛的救濟渠道不暢。
20世紀90年代頒行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雖有關於申訴的規定,但沒有明確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救濟設計,致使學生維權艱難,出現了法治的真空和縫隙。這一現實直到「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以下簡稱田永案)判決的作出才真正得到改變。
田永案中,一審海淀區法院通過重新審視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進而開創性地將公立高校學生教育糾紛納人行政訴訟的救濟范圍,叩開了緊閉已久的教育行政訴訟的大門。
在此基礎上,高校教育管理的自主權與司法審查權的關系問題,以及運用何種依據審理公立高校學生教育糾紛等問題,在田永案判決中亦得到相當程度的闡述。
⑶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 法院應支持原告的哪些請求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一案,經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兩次審理和裁判,已有最終定論。北京科技大學被法院判令履行三項職責:1.向田永頒發大學本科畢業證書;2.對田永的學士學位資格進行審核;3.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上報田永畢業派遣的有關手續。
⑷ 沈巋的發表文章
· 論怠於履行職責致害的國家賠償[2011.06.19]
· 風險交流:法治政府與傳媒[2011.05.08]
· 《國家賠償法:原理與案例》自序[2011.03.03]
· 拆遷補償原則有望城鄉統一[2010.12.13]
· 「化解行政爭議新機制實務研討座談會」上的發言[2010.12.11]
· 「拆遷變法」需要推進系統改革[2010.12.03]
· 師東兵是怎樣煉成的[2010.11.15]
· 《公法變遷與合法性》之序[2010.05.03]
· 「開門立法」演進之我見[2010.03.30]
· 「整肅」+「大赦」?重慶治警猜想[2010.03.23]
· 暴力拆遷背後是一種城市化帝國主義[2010.01.17]
· 徵收·補償·拆遷:各歸其位[2009.12.11]
· 反酒後駕車之路要走多遠?[2009.10.17]
· 信用懲戒不是漫天飛舞的劍雨[2009.09.17]
· 法學榮耀的艱難守望[2009.07.22]
· 反思食品免檢制:風險治理的視角[2009.06.05]
· 故鄉在淪陷?如何拯救?[2009.02.10]
· 反歧視:有知和無知之間的信念選擇[2008.12.17]
· 行政法理論基礎回眸:一個整體觀的變遷[2008.12.17]
· 行政法理論基礎回眸:一個整體觀的變遷(下)[2008.12.17]
· 「法政思想文叢」-《憲治與主權》學術研討會發言記錄[2008.07.04]
· 國家賠償:代位責任還是自己責任[2008.04.28]
· 司法解釋「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2008.04.28]
· 受害人故意偽證的國家賠償豁免——基於司法實務的考察[2008.04.24]
· 司法解釋擔負政治使命?[2007.09.24]
· 二十世紀美國法律思潮與新公法運動[2007.01.03]
· 行政行為公定力與妨害公務——兼論公定力理論研究之發展進路[2006.11.28]
· 《行政國的正當程序》譯者序[2006.11.27]
· 解析行政規則對司法的約束力[2006.05.23]
· 由行政自由裁量權看行政合法性與合理性——讀《美國行政法的重構》[2006.01.13]
· 公共行政組織建構的合法化進路[2005.10.07]
· 暴力後的和解,為什麼?如何可能?——讀《暴力之後的正義與和解》隨感[2005.08.05]
· 試錯改革的憲政結構和政府德性之略論[2004.10.14]
· 21世紀行政法(譯文)[2004.10.14]
· 收容遣送之後……[2004.10.14]
· 試錯改革的憲政結構和政府德性之略論[2004.10.14]
· 因反思、開放而合法[2004.09.27]
· 《誰還在行使權力》(主編)[2004.09.27]
· 行政訴訟確立「裁量明顯不當」標准之議[2004.07.28]
· 因開放、反思而合法[2004.07.28]
·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司法裁量的空間與限度[2004.07.28]
· 准政府組織:一個新的研究題域[2004.05.31]
· 傳統行政法控權理念及其現代意義[2004.05.31]
· 1949年以前行政法學研究梗概[2004.05.31]
· 傳統行政法控權理念及其現代意義[2004.05.31]
· 走進汽車森林的人……[2004.05.31]
· 利益參與、信賴保護同比例合理——城市規劃制度完善之原則[2004.05.31]
· 學會在高雅的審美中生存[2004.05.31]
· 准政府組織:一個新的研究題域[2004.05.31]
· 復雜的行政合法化原理和技術——《美國行政法的重構》評介[2004.05.31]
· 偶然事件的偉大創舉——美國憲法第一案之啟示[2004.05.31]
· 討伐制度更為重要[2004.05.31]
· 以生活經驗貼近法律——紅綠燈下的法律思考[2004.05.31]
· 1949年以前行政法學研究梗概[2004.05.31]
· 傳統行政法控權理念及其現代意義[2004.05.31]
· 討伐制度更為重要[2004.05.31]
· 以生活經驗貼近法律——紅綠燈下的法律思考[2004.05.31]
· 復雜的行政合法化原理和技術——《美國行政法的重構》評介[2004.05.31]
· 學會在高雅的審美中生存[2004.05.31]
· 利益參與、信賴保護同比例合理——城市規劃制度完善之原則[2003.11.23]
· 走進汽車森林的人……[2003.11.23]
· 偶然事件的偉大創舉——美國憲法第一案之啟示[2003.11.23]
· 從收容遣送到救助:舊制度與新制度簡評[2003.06.25]
· 深以當下個體生命為切——一個學人的孫志剛案備忘[2003.06.25]
· 警惕以共和國納稅人的錢袋袒護邪惡[2003.06.25]
· 制度試驗的名與實——簡評首例法官「彈劾」[2003.06.25]
· 質疑缺乏理智的冰冷計算[2003.05.24]
· 生命中不能排遣之宗教情結——關於理性與激情思考的又一維度[2003.05.24]
· 憲法的美麗、權威和適用[2003.05.24]
· 個體生命如何獲得制度的尊重——點評周起財案[2003.05.24]
· 《美國行政法的重構》(翻譯)[2003.05.24]
· 憲法統治時代的開始?——「憲法第一案」存疑[2003.05.24]
· 色情、隱私、鄰居和警察[2003.05.24]
· 蹣跚前行:行政訴訟與中國人權保障[2003.05.24]
· 讓每一個人成其為人:中國憲政的精神出路——讀《超驗正義》有感[2003.05.24]
· 敬畏生命的制度出路:呼籲人本主義的憲政[2003.05.24]
· 質疑缺乏理智的冰冷計算[2003.05.24]
· 色情、隱私、鄰居和警察[2003.05.24]
· SARS拷打之下的「各自為政」[2003.05.23]
· 制度變遷與法官的規則選擇——立足劉燕文案的初步探索[2003.05.23]
· 法治和良知自由:行政行為無效理論及其實踐之探索[2003.05.23]
· 對付隨地吐痰陋習:補道德約束與懲戒法制之遺[2003.05.23]
· 政治理論視角中的公法——《公法與政治理論》簡介[2003.05.23]
·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個性化研究之初步[2003.05.23]
· 重構行政主體範式的嘗試[2003.05.23]
· 公立高等學校如何走出法治真空——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維度[2003.05.23]
· 界定權利的時代[2003.05.23]
· SARS拷打之下的「各自為政」[2003.05.23]
· 對付隨地吐痰陋習:補道德約束與懲戒法制之遺[2003.05.23]
· 界定權利的時代[2003.05.23]
· 制度變遷與法官的規則選擇[2000.11.13]
· 《平衡論:一種行政法認知模式》[2000.11.11]
· 擴張之中的行政法適用空間及其界限問題——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引發的初步思考[2000.11.11]
· 擴張之中的行政法適用空間及其界限問題[2000.11.07]
·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個性化研究之初步[2000.10.25]
⑸ 田永考試作弊開除案中北京科技大學是否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社會組織經法律法規規章授權而獲得行政職權的話就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啊
⑹ 告學校不發畢業證網上說是行政訴訟為什麼有的又說是民事訴訟呢
屬於行政訴訟
可以去了解一下真實指導案例,「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案」,該案屬於行政訴訟,學校雖然在主體上不具有行政機關的資格,但法律賦予它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屬於行政授權。故是行政訴訟。
⑺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行政訴訟案請問法院應支持原告的哪些請求https://rc
要求院判決校頒發畢業證、位證
並要求其由造損失進行賠償……
些請求管提並用證據證明院否支持看證據官判決
祝運
⑻ 如何評價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
我的看法就是,他贏了官司,但未必贏了現實。現實可能依舊是,他沒有本科學位,而且全國都知道了他曾經考試作弊,還因為這個和母校撕破臉皮。哪怕他因為勝訴當年很火了一陣,出書上訪談賺了許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