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

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

發布時間: 2022-01-04 05:03:45

A.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前提條件

如果單選題就選A.
多選題選A和B

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條件有二:一是法律規范;二是法律事實。

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依據,沒有一定的法律規范就不會有相應的法律關系。但法律規范的規定只是主體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般模式,還不是現實的法律關系本身。
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還必須具備直接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法律事實。它是法律規范與法律關系聯系的中介。
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也就是說,法律事實首先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外在現象,而不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現象或心理活動。純粹的心理現象不能看做是法律事實。其次,法律事實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在此意義上,與人類生活無直接關系的純粹的客觀現象(如宇宙天體的運行)就不是法律事實。

B. 法學上將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情況統稱為( )。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形成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除必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內容以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具有相應的行政法律關系賴以發生的法律根據,即有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沒有行政法律規范的確認和調整,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就無法確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2.具有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沒有法律事實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規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事實就是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兩大類。
法律事件是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法律事實,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和意外事件等。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有意識的能產生相應法律後果的活動,如行政主體的治安管理處罰行為、行政相對方申請某種許可證的行為等。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違法行為。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就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變更。包括: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主體的增加、減少或改變。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物、行為或精神財富的變更。
3.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更。權利義務發生變化。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消滅。包括:
1.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消滅;
2.權利義務內容的消滅。原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已實現或為新的內容所代替。

C. 可以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有( ) A、合法的行為 B、非法的行為 C、事件 D、法律規定

可以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有:D、法律事實。

法律關系是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的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但是,只有法律規范和權利主體往往並不能產生法律關系,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還必須有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前提有三個:

1、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產生的依據;

2、權利主體,是權利與義務的承擔者;

3、法律事實,即出現法律規范假定指出的那種情況。其中,法律規范和權利主體是法律關系產生的抽象的,一般的前提,而法律事實則是法律關系產生的具體條件。法律關系只有在一般與具體的前提都具備的情況下才能產生。

(3)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行為的特徵:

1、主體資格要件,即作出行政行為的主體必須合法;

2、職權要件,即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法定行政職權的行為;

3、法律要件,即行政行為必須是一種法律行為,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為;

4、程序要件,即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的程序必須合法,符合法律規定的步驟、方式、方法、時限和順序。

D. 舉例說明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 <急用>

法律關系籠統的說就是法律規范的權利義務關系,其產生變更消滅就是權利義務的產生變更消滅。形成、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條件有二:一是法律規范;二是法律事實。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依據,沒有一定的法律規范就不會有相應的法律關系。但法律規范的規定只是主體權利和義務關系的一般模式,還不是現實的法律關系本身。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還必須具備直接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法律事實。它是法律規范與法律關系聯系的中介。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
法律事實的種類1.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成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前者如社會革命、戰爭等,後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災害等,這兩種事件對於特定的法律關系主體(當事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是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但由於這些事件的出現,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就有可能產生,也有可能發生變更,甚至完全歸於消滅。例如,由於人的出生便產生了父母與子女間的撫養關系和監護關系;而人的死亡卻又導致撫養關系、夫妻關系或贍養關系的消滅和繼承關系的產生,等等。
2.法律行為法律行為可以作為法律事實而存在,能夠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和消滅。因為人們的意志有善意與惡意、合法與違法之分,故其行為也可以分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與惡意行為、違法行為。善意行為、合法行為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例如,依法登記結婚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的成立。同樣,惡意行為、違法行為也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如犯罪行為產生刑事法律關系,也可能引起某些民事法律關系(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的產生或變更。
希望對你有幫助。。。

E.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亡的條件有哪些它們的關系如何

(一)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最主要的兩個條件
1、 法律規范
2、 法律事實(
二) 法律事實
1、 概念: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
2、 特點:(1)客觀存在的外在現象;(2)由法律規定、具有法律意義,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3、 種類:(1)法律事件,指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2)法律行為。
4、 事實構成,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所構成的一個相關的整體。

F.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根據稱為 ( )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根據稱為法律事實 。

法律事實的一個主要特徵,它必須符合法律規范邏輯結構中假定的情況。只有當這種假定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人們才有可能依據法律規范使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和消滅。如結婚產生夫妻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結婚即為法律事實;死亡引起婚姻法律關系的消亡、繼承法律關系的產生,死亡即為法律事實。

(6)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擴展閱讀:

依據法律關系的產生是否要求某種現象存在或不存在,法律事實又可以分為肯定性法律事實與否定性法律事實。

肯定性法律事實是指依據法律某事實出現時,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事實,如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即是引起婚姻關系的肯定性事實;

否定性事實是指某一法律關系,若要產生,就必須排除的事實,如婚姻關系的建立,就必須排除直系血親與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關系,該「直系血親與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關系」就屬於否定性法律事實。

從法律關系演變所依據的數量,可以將法律事實分為單一法律事實與法律事實構成單一法律事實是指某一法律關系的演變依據的直接事實是一個,如人的出生是產生撫養關系的事實,買賣合同的訂立是買賣關系建立的事實;

法律事實構成是指某一法律關系的建立需要直接依據兩個或兩個以上事實,如一個遺囑繼承關系的產生,除了應當有被繼承人立遺囑這一法律行為外,還需要立遺囑人死亡這一法律事件的出現;房屋、車輛買賣除了應當有當事人之間的買賣合同外,還需要進行過戶登記。

司法過程中,當某一個損害結果出現時,進入法官視野的往往有多個事實,這些事實交叉混雜在一起,它們有的和案件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有的看似有關但並無法律上的聯系,

這就需要法官藉助法律思維進行事實發現,發現與案件具有因果關系的事實,進而對它們之間的聯系程度進行法律甄別。這樣,才可能對事實與規范進行忠於法律規范與價值的解釋。需要說明的是,多個涉及案件的事實並不等於就屬於法律事實構成。

G. 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前提條件

完全正確! 1、這是由法律事實的定義所決定! 2、法律事實的定義: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 3、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存在很多的事實,並不是所有的事實都是法律事實,只有當某一事實符合了法律規定,並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時,它才能稱之為法律事實! 4、法律事實的主要特徵,就是它必須符合法律規范邏輯結構中假定的情況。只有當這種假定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人們才有可能依據法律規范使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和消滅。如結婚產生夫妻間權利和義務關系,結婚即為法律事實; 當然同樣的事實,在某國可能是法律事實,在另一國可能就不是法律事實,這主要是由不同國家的法律規范所決定的。比如:有些國家規定穿某服裝上街是違法的,有的國家則百無禁忌等等。同樣是舉行結婚儀式,有的國家規定在教堂舉行婚禮即完成了法律上的結婚手續,而有的國家規定必須到法定機關登記,如此一來,同樣的儀式,是否產生夫妻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不一定。 5、又例如:洪水發生後,引起某人損害,但若某人未與保險公司在此之前建立保險合同關系,就不可能直接引起保險賠償關系。可見,有的事實發生後並不必然成為法律事實,從這個角度來講,事實要成為法律事實有其法律前提——如在這個事實之前存在一個具體約定,如買賣合同、保險合同等,並且這種合同約定不違法,這樣,一個事實發生後,由於它符合法律及當事方約定的情形,所以才成為了法律事實。 但有一個概念是明確的,一個事實只要在某國的法律規范中可以稱之為法律事實,就必然會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即只要有法律事實就能引起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

H. 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消滅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之間形成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除必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內容以外,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具有相應的行政法律關系賴以發生的法律根據,即有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沒有行政法律規范的確認和調整,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就無法確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2.具有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沒有法律事實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規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事實就是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兩大類。 法律事件是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法律事實,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災害和意外事件等。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有意識的能產生相應法律後果的活動,如行政主體的治安管理處罰行為、行政相對方申請某種許可證的行為等。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違法行為。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就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變更。包括: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主體的增加、減少或改變。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物、行為或精神財富的變更。
3.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更。權利義務發生變化。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消滅。包括:
1.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消滅;
2.權利義務內容的消滅。原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已實現或為新的內容所代替。

I. 能夠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情況是( )

能夠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情況是D、法律事實。法律事實,是依法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情況。它是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前提。

一、 法律事實大體上分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

1、法律行為。 要構成法律行為應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它必須是人的行為,包括語言與身體行動,但不包括人的內心活動;其次,它必須是人有意識的行為,無意識的舉動,精神病患者的舉動不應當視為法律行為;再次,它必須是具有社會意義的行動,即對他人或社會產生影響的行為;

2、法律事件。中國國內大多數教科書認為法律事件是指法律規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情況。法律事件可以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前者如社會革命、戰爭,後者如人的生老病死、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

二、 依據法律關系的產生是否要求某種現象存在或不存在,法律事實又可以分為肯定性法律事實與否定性法律事實:

1、肯定性法律事實是指依據法律某事實出現時,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事實;

2、否定性事實是指某一法律關系,若要產生,就必須排除的事實。

三、從法律關系演變所依據的數量,可以將法律事實分為單一法律事實與法律事實構成:

1、單一法律事實是指某一法律關系的演變依據的直接事實是一個,如人的出生是產生撫養關系的事實,買賣合同的訂立是買賣關系建立的事實;

2、法律事實構成是指某一法律關系的建立需要直接依據兩個或兩個以上事實。

四、從法官認定事實是否需要進行鑒定來看,法律事實分為鑒定認定的事實與非鑒定認定的事實。通過鑒定認定的事實主要源於事實認定具有很強的專業屬性,需要藉助於相關專業技術、專業標准來對相關事實進行定性,否則法官對事實難以作出法律上的評價,實質上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案件訴訟中的運用。

拓展資料:

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法律事實的一個主要特徵,它必須符合法律規范邏輯結構中假定的情況。只有當這種假定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人們才有可能依據法律規范使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和消滅。

網路-法律事實

J. 能夠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根據稱為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或根據稱之為法律事實。

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最根本的條件是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法律事實分為法律事件(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和法律行為。
法律事件具有客觀性,它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引起同一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

例如超市售出沒有標志保質期的食品,導致了消費者人身損害,這兩個法律事實,引起至少兩種法律關系的產生或者變更。一是超市與消費者間的人身損害賠償;二是廠家與消費者間的損害賠償。當然,消費者只能在超市或廠家選其一家,維護其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王澤鑒勞動法 發布:2025-09-12 03:02:47 瀏覽: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12 02:58:28 瀏覽:129
婚姻法夫妻財產論文 發布:2025-09-12 02:48:32 瀏覽:250
刑事訴訟法知識題庫 發布:2025-09-12 02:35:35 瀏覽:916
合同法1011條 發布:2025-09-12 02:34:51 瀏覽:508
公房買賣條例 發布:2025-09-12 02:32:46 瀏覽:270
司法局都調查什麼 發布:2025-09-12 02:21:06 瀏覽:841
法規拼音 發布:2025-09-12 02:18:49 瀏覽:361
代表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2 02:13:19 瀏覽:950
簡述依法治園的重要意義 發布:2025-09-12 02:05:16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