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合同工繳納醫療保險
A. 新勞動法是否強制交醫療保險
1、勞動法規有規來定,用人單位要給源職工購買社會保險的,其中包括醫療保險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B. 勞動法對繳納五險是怎樣規定的
一、《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繳納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
二、依據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新設立的單位應當自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自登記之日起20日內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單位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30日內為職工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轉移手續。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因此五險一金是必須繳納的。
C. 勞動法醫療保險規定
企業不給員工交醫療保險是違法的,協商不成,員工可以到公司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合同工可以交醫保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回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答;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E. 勞動法關於醫保的條款
《勞動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醫療期間,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退休、患病、負傷、因公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失業、生育情況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第七十四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經辦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建立職能由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規定:"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交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考自贛州律師http://www.lawtime.cn/ganzhou
F. 勞動法有對合同工繳納五險一金這一規定嗎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和繳存住房公積金。用人單位未繳納的,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投訴。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G. 固定工交的醫保和長期合同工交的醫保在轉移上有什麼區別
當前沒有固定工和臨時工之分,統統稱為合同工。凡是企業員的醫療保險一個標准。不論發生醫療費報銷或者是醫保轉移沒有區分之政策。一個模式辦理。
H. 勞動法合同工交哪些社保
從員工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後就應入社保。試用期也是勞動合同的組成部分,所以只要和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就需給員工買社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新勞動法規定企業必須為職工買醫療保險嗎
在咱們國家,所有用人單位只要用工,就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確定後就必須給員工購買社會勞動保險,不僅僅是醫療保險,這是社會勞動保障法規定的,也是強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