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程序與審判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程序與審判

發布時間: 2025-09-11 13:54:20

A. 一審判決超出訴訟請求,二審法院是應當裁定發回審呢,還是可以直接改判

發回重審。如果上訴人沒有新證據,改判的幾率不是很大。
法律分析
第二審程序是為了保證當事人依法行使上訴權和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判而設置的。民事訴訟法關於第二審程序的全部條文,都是針對審判上訴案件所作的規定。所以第二審程序是審理上訴案件的程序,也稱上訴審程序。人民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對上訴案件進行審理後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因此,第二審程序又稱終審程序。第二審程序是上訴人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確、合法,以上訴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訴訟程序;也是上一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上訴請求,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判的有關內容進行檢查、監督,使有錯誤的裁判在發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糾正的訴訟程序。二審判決中的改判是指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改正第一審判決的錯誤內容的判決形式。改判有兩方面的原因:(1)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是二審改判的一般前提條件.(2)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這種情況下,二審人民法院通常將案件發回一審人民法院重審。依相關法律規定,二審法院根據一審法院就案件的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對上訴案件的審理結果,既可以是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B.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的,應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因此法院應依法改判。
【法律分析】
第二審法院審理的內容是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從職能上界定,我國第二審法院進行的審理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但審理的事實和法律問題,是圍繞著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的,即只審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如果上訴人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全部,則二審法院就應對一審判決中認定的全部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如果上訴人只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一部分,則二審法院只圍繞上訴請求的部分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即可。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既是上訴人提出的事實和法律問題,也包括上訴人未提出的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其他事實和法律問題。二審通常由上級法院受理,法院會結合證據材料認真審閱卷宗,民事訴訟法二審法院認為事實清楚,但是適用法律錯誤的,會以判決、裁定等方式依據正確法律改判。這里需要注意,當事人提出二審也是有一定期限要求的,必須在一審結果尚未生效前提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C. 民事訴訟二審流程詳細

二審的程序:

1.立案階段:以書面形式向原審法院或上一級法院提交上訴狀,

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的: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 5 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法院審理。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後,應當在 5 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到第二審法院。

向上一級法院提交上訴狀的,二審法院應在5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法院。

立案完畢通知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

2.開庭: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3.判決

(1)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2)當庭宣判,或擇期宣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七條: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本章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

D. 民事訴訟審判程序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審判程序主要包括: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 第二審程序;特別程序:選民資格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熱點內容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
金藝繪美術書法學校 發布:2025-09-11 16:31:24 瀏覽:160
律師承擔政府法律顧問的經驗 發布:2025-09-11 16:20:03 瀏覽:704
鄭州大學司法 發布:2025-09-11 16:18:35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