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重點
㈠ 復習時間不夠 如何復習民事訴訟法
1、並不是單純的記憶抄,內容太多了,請按照邏輯順序,比如管轄、立案、一審、二審等,找一個適合你的邏輯,然後記憶。思考中民訴刑訴都是有案例分析的,單純的記憶不僅任務量大,並且不適合考試。 2、有本法條是對的,結合真題。這部分內容不難,關鍵在於准確的記憶。請參考,另外民訴跟行政訴訟有相似處,通常是三門一起記憶的。當然根據個人特點很重要。我不擅長背書,但已然通過考試的原因就在於邏輯記憶,祝你有個好結果。
㈡ 07年10月民事訴訟法修訂的重點及修訂的法定意義
新民事訴訟法4月1日起實施(修改內容)
【發布單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發布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五號
【發布日期】2007-10-28
【生效日期】2008-04-01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五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07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2007年10月28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二、第一百零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
三、第一百七十八條修改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四、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改為第一百七十九條,修改為:「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八十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六、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二款改為第一百八十一條,修改為:「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七、第一百八十二條改為第一百八十四條,修改為:「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八、第一百八十五條改為第一百八十七條,修改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九、第一百八十六條改為第一百八十八條,修改為:「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
十、第二百零七條改為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十三、第二百零八條改為第二百零四條,修改為:「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四、第二百零九條改為第二百零五條,第三款修改為:「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十五、第二百一十九條改為第二百一十五條,修改為:「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十六、第二百二十條改為第二百一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十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十八、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三十一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十九、刪去第十九章「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
本決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根據本決定作修改並對章節條款順序作調整後,重新公布。
㈢ 湘潭大學民事訴訟法期末考試重點---
一般老師平時講的就是重點,無論哪個學校,學習的民事訴訟法相關知識都差不多吧。據個人感覺,民訴重點有如下幾點:
一、管轄
包括法定管轄、裁定管轄
1、法定管轄:又包括級別管轄、地域管轄
(1)級別管轄中的『中級法院管轄』的一審案件是重點(三種)
(2)地域管轄:專屬管轄、協議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原告住所地管轄、一般地域管轄。
重點:其中專屬管轄的三種基本情況(確定管轄首先考慮);協議管轄中協議可以選擇的只有五種地點的法院;特殊地域管轄中的九種情況,其中前七種都包括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管轄的幾種情況
2、裁定管轄:移送管轄、指定管轄、管轄權轉移
重點:移送管轄的條件(3個)、指定管轄的原因(特殊原因、管轄權爭議)
注意:移送管轄移送的只是案件,而非管轄權,移送管轄只能以送一次。而管轄權轉移是案件和管轄權都轉移; 因管轄權發生爭議而報請的法院需要會分析
3、管轄權異議:
提出主體是重點:只有當事人有權提出,實踐中只有被告可以提出。第三人無論是有獨立請求權還是無獨立請求權都不可以提出
二、程序
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二審程序、再審程序、特殊程序(特點、案件種類)都是重點
三、裁判:區分判決、裁定、決定
四、期間問題:如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二審、特別程序的審限;上訴的訴訟時效(判決、裁定各是多少);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時效(2年),檢察院抗訴、法院啟動的再審無時間限制。
五、送達的方式: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委託送達(發生在法院之間)、轉交送達
注意:調解書的送達只能是直接送達,不適用留置送達。
五、區分法院調解與當事人和解
法院調解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可強制執行,和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力
審判階段可以適用調解,但執行階段不可以調解,但可以和解
以上只是說了一些平時容易弄錯的細節問題,民訴重點還有當事人(如特殊情況下原、被告資格的認定),第三人(區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共同訴訟中的必要共同訴訟與普通共同訴訟的區分(如必要共同訴訟是不可分之訴,而普通共同訴訟是可分之訴)
這些只是基本上能想到的民訴有關知識,還有很多細節和重點都是需要平時自己去分析、對比、總結的,平時多下些功夫就好了!
㈣ 求刑法、刑訴、行政法、行訴、民法、民訴、民事訴訟法及訴訟法的主要重要知識 重金酬謝
司法考試的要嗎?
哈哈!有分類的,但都是歷年試題,還有一些幾年來自己存在的法律資料!
交換好啦!
㈤ 民事訴訟法怎麼復習
如果是什麼考試
需要熟悉法律條文
可能出現選擇填空
簡答
熟悉程序,就是課本,也離不開法律條文
課本與法條相結合復習
㈥ 民事訴訟法重要時間表期限表
一、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2)第十九條「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申請不予准許的,應當向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送達通知書。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書的次日起三日內向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復議一次。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
二、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2)第五十四條「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准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三、管轄異議申請時間
1、《民事訴訟法》(2013)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2、《民事訴訟法》(2013)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四、法院追加當事人後(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舉證期限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法發〔2008〕42號]第五條「關於增加當事人時的舉證期限問題。人民法院在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情況下,應當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為新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指定舉證期限。該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2)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五、追加當事人時間(無明確時間限制)
1、《民事訴訟法》(2013)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民訴法意見》)第五十七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無理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理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3、《民訴法意見》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㈦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區別>簡單說,抓重點的講
民事來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自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啦!呵呵
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 1、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作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2、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作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㈧ 民事訴訟法里哪幾章是重點
民事訴訟法對於法律工作者來講全部是重點,對於當事人自己的案件相關章節就是重點。
㈨ 2020年法考的民事訴訟法要怎麼復習
民訴作抄為一門程序法,是比較好襲復習的,可以自己整理出來一張體系表。
1、搭建整體框架,建立整體的訴訟思維導圖,有方法的進行記憶,將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區別、對比記憶,同時注重體系化記憶。民訴中坑比較多,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總結法條的共同特徵,體系化理解記憶。
2、以法條為基礎,通過不斷地做題練習,掌握出題套路,刷題加深對考點的理解,有效的把控細節,避免踩坑。
3、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打好理論基礎的底子,對照教材,跟著老師的課程學習,多花時間看看精講視頻,以理論知識作鋪墊,精準記憶法條,掌握分析案例能力,民訴法自然就不會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