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第38條

行政訴訟法第38條

發布時間: 2022-01-07 09:47:54

『壹』 新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38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內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容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貳』 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是什麼意思

你好,其法條內容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釋義:本條是對復議期間和對復議不服的起訴期間的規定。本條規定公民、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這里的兩個月期間是一般規定,凡是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具體復議期限的,一律按兩個月的期間執行。如果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的期間執行。有關行政機關應按相關規定的復議期間作出決定。申請人不服復議裁決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在法律或者法規規定的復議期間內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人應當遵守兩個十五日的期間規定。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例外。復議期間和起訴期間的計算辦法,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按照月、日計算期間的,開始的當天不算入,從下一天開始計算。期間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天。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說的復議期間或起訴期間不同於訴訟時效,復議期間或起訴期間不因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而發生中斷。從這一點上說,復議期間或起訴期間是不變期間。

『叄』 修改的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內容請解釋一下。

新行政訴訟法的三十八條規定的是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按照行政訴訟的一般舉證原則,應當是被告即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的,即行政機關應當自證無過失。
第三十八條賦予了原告提出證據證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過失的權利,並且即使原告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過失,也不能免除行政機關的舉證責任。
歡迎追問。

『肆』 關於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解說

國家賠償法是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造成損害國家賠償的法律,該法第三十八條:「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
《國家賠償法》第38條規定明確限制在:法院只有在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
同時也在規定: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不作為,可以拖延辦案,可以不查明案件事實,可以不依法定程序辦案,不作判決,或者作沒有判決內容的判決,就可以不負賠償責任。人民就永遠無法追究法院的責任。
該條38之規定,可以讓所有的法官在審案過程中,對沒有人情關系的原告或被告,大可消極怠工,對該啟動法庭調查程序的規定大可以不必啟動,對可以調查清楚的案件事實刻意弄混,只要是不主動採取保全就不會犯錯誤。對有人情關系的原告或被告,法官大可獻殷勤,極積啟動一切可供調查程序,極積配合案上之情人如何採取保全,如何取得有利證據將案情復雜化,直至復雜到判決不了的程度。特別是在民事訴訟案件中,如何打贏官司,權在法官,志在人情。於是,國中的律師大都成了給法官行賄的舵手,因為律師行賄天經地義,有律師行賄少了,法官公然索要,因為律師永遠不會,也不敢指證受賄法官。
以上為相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伍』 想請教《行政訴訟法》

當然是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定代表人當然指局第一把手公商局局長(正職負責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8條規定:法人的正職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負責人的,有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擔任法定代表人。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一)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層人民法院不適宜審理的案件; (二)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 (三)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案件; (四)其他重大、復雜案件。
被告為市工商局的案件一般不會與確認發明專利權有關,但也可能是復議決定加重對相對人的罰款處罰等案件,處罰標的額巨大時可能屬於其他重大、復雜案件,此時可能要由中級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25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17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18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19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具體向哪個法院起訴,可根據行政訴訟法的有關地域管轄規定進行。

『陸』 行政訴訟法第五章第三十八條

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內出申請的證據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柒』 關於行政訴訟法的第38、39條

特殊期限: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對於法律另有規定的不同於一般期限的,依法律規定。

起訴期限的起算: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

下列特殊情形應特別注意:

(1)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行政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時,如果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期限已作了規定,行政機關超過期限仍不作為的,從該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起訴期限,在沒有相關的法律規范規定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期限情況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限不受上述規定的限制,當事人可以立即提起行政訴訟。

此外應該還有一些的但是我國行政法規什麼的都很分散的,我暫時只找到這些。

『捌』 行政許可法第38條,有個疑問

原則上必須要出具不予行政許可決定,而這個決定是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外在表現,也申請人享有救濟權利的載體,如果對決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
口頭說不行無法判斷是工作人員個人行為還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這是法律所禁止的。

『玖』 2015年5月1日實施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在起訴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

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條文如下:

在起訴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請的證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正當理由不能提供證據的。
在行政賠償、補償的案件中,原告應當對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提供證據。因被告的原因導致原告無法舉證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

這條法律規定是由於行政機關作為國家機關比較強勢,從公平原則出發減免了原告舉證責任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考試大綱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1 01:37:01 瀏覽:730
法國司法官 發布:2025-09-11 01:22:11 瀏覽:975
道德綁架手套 發布:2025-09-11 01:10:34 瀏覽:586
2015自考行政法試卷 發布:2025-09-11 01:09:57 瀏覽:613
律師起草協議 發布:2025-09-11 01:09:46 瀏覽:253
勞動法規定婚假幾天 發布:2025-09-11 01:06:52 瀏覽:453
勞動法員工吃飯時間 發布:2025-09-11 01:03:16 瀏覽:879
2017民法 發布:2025-09-11 01:02:09 瀏覽:802
監察法律管理部責任書 發布:2025-09-11 00:57:41 瀏覽:15
合同法第195條 發布:2025-09-11 00:51:25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