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是不是禁止第三方承包
1. 新勞動法實施後,勞動單位是否有權變在續簽合同時更為第三方合同(僱傭合同)
首先,與單位鑒定勞動合同和與勞務公司鑒定勞動合同在法律性質上是有區別的。第一:如果是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合同,那麼公司與員工之間形成的勞動合同關系;第二,如果是員工與勞務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那麼與所在的用人單位形成的是派遣關系,而與勞務公司形成的方是勞動合同關系。
不過我國法律對於派遣勞動合同有明確的規定,對於被派遣的勞動者的保護與其他勞動者的保護是同等的。
其次,您所在的用人單位這種行為屬於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景,變更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否則用人單位的這種情形是違法的。
2. 簽有勞動合同的公司將員工交第三方代管,這個行為違反勞動法嗎
簽訂勞動合同的公司,將員工交第三方代管,是現代勞動力的管理新模式。第三方將會對員工簽訂勞務合同,派遣員工到實體單位工作,實行專業勞務管理。符合勞動法的規范。供參考。
3. 根據勞動法條例,甲方有沒有義務代承包方支付工人工資
如果甲方是發包方,乙方是承包方,如果乙方侵害工人權益(如拖欠工資、不交社保費等),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甲方是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也就是說,即使是乙方違法,但甲方也必須代替乙方把工資或其他損失先補償給工人。甲方事後可以再向乙方追討這筆因乙方違法造成的債務。
如果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有約定類似「乙方必須依法支付工人工資和待遇」等,乙方不按約定履行的,就是違約行為,甲方有權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由於先履行義務的乙方沒有盡義務,所以甲方有權不支付後期的價款,從而改為直接向工人發放工資。這是合法的。
《合同法》第六十七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4. 新勞動法是不是規定,用人單位不能委託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可以委託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的。
最簡單直接的就是:
不是他們本公司直接和你簽訂勞動合同,而是通過第三方,一般是人才中介公司等等。
有些企業(也有大企業)為了規避用工風險,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形成「勞動者-中介-用人單位」的用工形式。
可以這么理解:
1、一般是同工同酬的,不管用工形式如何,所有企業員工都享受同等福利、薪酬待遇。
2、根據最新的《勞動合同法》,人事代理制度得到了進一步規范,企業必須更好的貫徹同工同酬的思想。
即人事代理單位與你簽定勞動合同,再由人事代理單位將你派往用人單位進行工作。就是所謂的「人事代理制度」,現在從事「人事代理」的部門越來越多,最權威的人事代理部門當屬當地勞動局的人才交流中心了。
現在的大部分企業單位都採用這樣的外包形式,由第三方公司來和員工簽定合同。這是合法的.因為不管是哪個公司簽.只要合同上包含了必須的條件,福利.義務等等內容.這合同就是有效的。外包公司,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省卻了本公司的一些瑣碎的小事。
5. 勞動法裡面允許公司委託第三方公司向員工收押金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用人單位自己無權,當然更無權委託第三方公司向勞動者收取押金。
6. 我這樣的合同算不算是第三方的,聽說這次新出的<勞動法>規定不能有第三方合同了,是這樣嗎
新合同法並沒有規定。
7. 勞動法里有用工單位應直接把工資發給員工,不得經手第三方嗎
這個規定不在《勞動法》中,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條中。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根據該條規定,如果沒有你的委託,他人不得代領你的工資,如果用人單位未經你委託而發給了別人,你又無法取得工資,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
8. 勞動法里臨時僱用和臨時承包有區別嗎情況是這樣的,我裝了一車貨,臨時到外面找了一批搬運工,由工頭帶
1:這個需要看雙方過錯,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2:法律依據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9. 新勞動法是不是規定,用人單位不能委託第三方簽訂勞動合同
商族人,你好。
最簡單直接的就是:
不是他們本公司直接和你簽訂勞動合同
而是通過第版三方
一般是人才中權介公司等等
有些企業(也有大企業)為了規避用工風險,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形成「勞動者-中介-用人單位」的用工形式。
可以這么理解:1、一般是同工同酬的,不管用工形式如何,所有企業員工都享受同等福利、薪酬待遇。2、根據最新的《勞動合同法》,人事代理制度得到了進一步規范,企業必須更好的貫徹同工同酬的思想。
即人事代理單位與你簽定勞動合同,再由人事代理單位將你派往用人單位進行工作。就是所謂的「人事代理制度」,現在從事「人事代理」的部門越來越多,最權威的人事代理部門當屬當地勞動局的人才交流中心了。
現在的大部分企業單位都採用這樣的外包形式,由第三方公司來和員工簽定合同.
這是合法的.因為不管是哪個公司簽.只要合同上包含了必須的條件,福利.義務等等內容.這合同就是有效的.
外包公司.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省卻了本公司的一些瑣碎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