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職業病賠償

勞動法職業病賠償

發布時間: 2022-01-07 18:25:00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對於工傷事故的賠償有什麼規定

<<勞動法>>第七十三來條 勞動者在下自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工傷保險條例》上有具體可操作的條款,

Ⅱ 勞動法、工傷職業病、塵肺、賠償

1.可以去做診斷。如果是職業病,就按職業病的規定處理。
2.如果不是職業病,按照工齡,可以享有一定時間的醫療期。醫療期滿後,如果解除合同,那就按工齡賠償,每一年工齡算一個月工資,2008年前,不滿一年的也算一個月工資,2008年後的滿半年的算一個月,不滿半年的算半個月工資。
3.如果非職業病,治療費用由個人負擔。工資按病假工資計算。病假工資按工齡比例分發,各地規定不一。大致是45%-100%的范圍。
如果是重疾,還可以要求補助金(例如癌症那些)。
4.至於賠償標准,是按解除合同起前一年的平均工資,即你繳稅的月平均工資。而且是稅前的。不能只發基本工資。

Ⅲ 《勞動法》因病辭職怎麼補償

《勞動法》因病辭職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和經濟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相關規定:

勞動者在患病、負傷或者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相關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3)勞動法職業病賠償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Ⅳ 國家勞動法中關於疑似職業病怎麼規定的

你好!由於職業的原因而造成的疾病稱為職業病,作為勞動者就職的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是要對職業病患者進行相應的賠償的,因為患職業病的勞動者有權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下文為您介紹下關於職業病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何為職業病:

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職業病的診斷,一般由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的,具有一定專門條件的單位進行。最常見的職業病有塵肺、職業中毒、職業性皮膚病等。

2、確診職業病,關繫到工人能否享受國家的勞動保險待遇,故不僅是醫學上的問題,也涉及到正確執行國家的勞動保護政策。

二、申請診斷職業病所需什麼資料?

1、申請職業病診斷,提供下列資料:

(1)職業病診斷申請書;

(2)勞動者身份證明(身份證或戶口薄);

(3)健康損害證明或申請職業健康檢查;

(4)勞動關系證明。包括用人單位的介紹信、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勞動關系仲裁書或法院判決書、有效工作證、勞動合同、勞動者提供的證言和證詞等;

(5)勞動者的職業史和既往病史;

(6)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7)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

2、注意職業病的診斷與職業病的鑒定問題:

職業病鑒定: 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鑒定。

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三、對於職業病賠償項目有哪些?

(1)醫療費:因患職業病進行診療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2)住院伙食補助費:由用人單位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

(3)康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4)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輔助器具的,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普及型輔助器具標准支付;

(5)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

(6)生活護理補助費:經評殘並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生活護理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規定標准支付;

(7)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經鑒定為十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傷殘等級享受相當於6個月至24個月的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8)傷殘津貼:經鑒定為四級至一級傷殘的,按照規定享受相當於本人工資75%至90%的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9)死亡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不低於48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10)喪葬補助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一次支付;

(11)供養親屬撫恤金:因職業中毒死亡的,對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親屬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撫恤金:對其配偶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對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每人每月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發給;

(12)國家規定的其他工傷保險待遇。

對於勞動者來說,職業病診斷對於他們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是極為重要的,診斷與賠償是作為勞動者對於工作中因工作而引起的病想用人單位要求賠償,這不僅僅是一個診斷也是一個賠償的依據。所以,作為勞動者一定要了解清楚關於職業病的診斷與賠償問題,努力維護自身權益。網頁鏈接

Ⅳ 勞動法職業病賠償標准

《工傷保險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都對職業病做了具體的保護,即使是勞動合同中未寫明內具體條款,一容旦勞動者出現職業病,是可以要求企業賠償的。這一點請你大可放心。 若出職業病,勞動者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一旦鑒定為職業病,應向企業提出工傷保險費用和賠償,或向勞動部門提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賠償要求。勞動仲裁是准司法部門,是解決勞動爭議糾紛的必經階段。勞動糾紛一般不能直接去法院提起訴訟,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我已經陳述過了,你先去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如果確定為職業病,方可去仲裁委或法院提起訴訟。

Ⅵ 勞動法《職業病失沖補償》

1.被認定為職業病,屬於工傷。可向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需提供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醫療診斷證明,被認定為職業病的結論等材料。
2.工傷賠償項目含:醫療費、住院期間護理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生活護理費、輔助器具費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享有及具體數額。
若職業病嚴重,構成傷殘的,可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確定具體的傷殘等級才能確定賠償標准。
3.與用人單位工傷賠償事宜,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Ⅶ 法律 勞動法 職業病

關注教師職業病四大脆弱部位

·教師的疾病特點

·教師更需要健康投資

緣 起

來自新華網的一則消息: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職業病的教師達到教師群體的34.5%,長期站立授課、伏案批改作業等工作使頸肩腰椎病、靜脈曲張等成了老師的常見病。

問題界定

按照有關規定,職業病必須是列在《職業病目錄》中,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按照職業病診斷標准,由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明確診斷的疾病。換句話說,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職業病,得了《職業病目錄》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職業病。這是關於職業病的規范的解釋。

本調查所指的教師職業病,含義相對寬泛,指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所致身體疾病,並不一定經過法定程序得到確認。

調查概況

本調查為網上調查,方式為向被調查者附送表格及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數據104份。被調查者中:男44人,女60人;

年齡分布為,30歲以下50人,30歲至45歲者51人,45歲以上者3人;

以從教的時間說,從教10年以下者52人,10年至20年者45人,7人教齡逾20年;

所在教育機構的類別為,幼教、小學19人,中等教育79人,高等教育6人;

被調查者的崗位為,管理、後勤服務崗位8人,教學崗位96人。

對自身健康的態度

調查的第一個問題是,「您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統計顯示,58%的被調查者(60人)自我感覺身體素質很好,不必太在意;只有不足15%的受調查者(15人)平時很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並自認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有16%的受調查者(17人)認為自己的身體很棒,從未為之操心費神;而大約9%的人對此似乎比較漠然——他們的選擇是:「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104名受調查者中,還有3人的現實情況是疾病纏身,他們「不得不」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

對於「去年您去醫院看過病嗎」的問題調查,顯出與此不同的情況來:只有約20%的人去年沒有去看過醫生,而有超過66%的受調查者(69人)因為自身的疾病去醫院就診!此外,還有5人去年得過大病或動手術。

去年花在醫療上的費用,48人在100元以下,42人在100元至1000元之間,還有13人的費用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最多的一人,去年花在醫療上的費用超過萬元之多。

將以上三組數據聯系起來看:對自身健康擁有自信的人比例最大,超過了半數。然而,因為身體生病而進醫院和花費一定數額醫療費用的同樣超過了半數。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是:許多教師對自身健康問題重視不夠。

疾病預防與常規體檢

在調查問卷中,有兩道關於疾病預防與體檢的問題。

其一是,去年預防疾病的幾個時期,如「非典」和「流感」,你是否採取了喝中葯以及疫苗預防的措施?其二是,去年你是否作了常規體檢?調查統計結果如下表:

這兩項統計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前一個統計數據所說明的問題是一樣的。

教師職業病:你了解多少?

關於教師的職業病,調查中表示「基本沒在意過」的有24人,比例為23%強;只有19人表示「比較注意預防職業病傷害」的有19人,佔18%;自己本身就得有職業病或者知道本單位同事得有職業病的總人數為69,佔66%。這說明,大部分教師對「職業病」並不陌生。

「請具體說說教師容易罹患的職業病」,受調查的教師們例舉的有(按照有多到少的順序依次為):不會用嗓或者用嗓不當,會患上咽炎;長時間低頭伏案,頸椎會有毛病;不注意用眼衛生,低頭看書、批改作業,會落下近視;站立時間過長,靜脈曲張是常見病;長期坐姿、立姿不當,腰背以及肩部會受傷;石灰粉筆的灰塵,對手指皮膚和肺有影響。

有兩份問卷中特意註明:「經常生氣會得心臟病,長期情緒不好會有心理疾病。」「和學生生氣,心臟、肝臟會有病。」另一份問卷中則寫著:「心理負擔重,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包括必要的鍛煉時間。」

對於教師的職業病,並不是不能預防的。在實際中,老師們採取的措施有:

經常使用眼葯水保護眼睛——34人,佔33%;

使用護手產品,預防手指皮膚被粉筆腐蝕——17人,佔16%;

平時吃些補葯調節身體狀態——5人,5%;

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5人,5%。

但是,最大的一組數字也出現在這一項——「所有這些太費錢,所以,沒有也罷」,選擇這一項的人數是57,所佔比例為54%還多。一位署名「太累了」的老師寫道:「沒時間考慮這些!」

「如果不幸患病,你的教師醫療卡能起多大的作用?」對於這道問題,老師們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在接受調查的104名教師中,有24位的看病費用由學校全額實報實銷,有74位用醫療卡,按照一定的比例——最低30%、最高85%報銷。此外,大約3%的教師的醫療卡「沒有什麼作用」,還有3%的教師則根本不知醫療卡為何物。本報記者 計科憲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diaocha/753102.htm

頸腰受損

教師伏案批改作業、備課時間較長,容易導致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久而久之演變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嚴重時肩膀、背部出現無力感,甚至頭痛。

對策:治療上述疾病有吃葯、手術、理療等方法,理療通過針灸疏通經脈、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按摩牽伸關節等方法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加強運動。最好每天堅持1個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非競技球類運動、騎自行車等,能夠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肩周炎

老師因為要板書需要抬高手臂,長時間保持這一姿勢,肩部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就易勞損,導致肩周炎。

對策:肩周炎如不及時診治,嚴重的會出現軟組織水腫、肩膀、上臂抬不起來等症狀。治療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一是吃葯,二是理療,還要加強局部的功能鍛煉。

聲帶息肉

老師長時間講課可引起聲帶疲勞過度、邊緣充血而導致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成為教師的又一大煩心事。

對策:這種病通過內窺鏡幾分鍾就可以割除,但是患上以後聲音嘶啞對工作影響卻很大。建議老師早晚睡覺前喝一杯涼茶潤喉,少吃酸辣食物。

靜脈曲張

老師長時間站著講課可造成腿部浮腫、靜脈曲張。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色素斑、皮膚壞死。所以一旦發現腿部有血管突起應及早找醫生。

對策:講課時,教師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並可慢步走動;要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活動活動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勞,又能讓人安然入睡。

粉筆綜合征

由上課寫字、擦黑板帶來的「粉筆綜合征」已成為廣大老師的頭號健康隱患。筆者從某中學了解到,一名畢業班上課最多的老師,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筆的粉筆灰。盡管無塵粉筆、防塵黑板擦正在推廣,而且不少新發明也在進行中,但多數老師還在使用傳統粉筆,因為粉筆而帶來的各種顯性和隱性的病症給老師健康帶來隱患。

對策:如果遇到眼睛發炎的話,應及時使用眼葯水。平時注意用眼衛生,保持雙手清潔,同時注意不要用臟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時候盡可能離得遠一點。

由於粉筆是鹼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觸以後,容易出現皮膚老化,引起皮膚乾燥、皸裂等。專家提醒,教師在用完粉筆以後,應該及時洗手,注意護膚,比如適當使用護膚霜。如果是皮膚過敏的話,應經常洗臉,可以適當吃點抗過敏葯。

臨床上還沒有發現過因粉筆灰而引起的粉塵職業病。但專家建議,擦黑板時應盡量遠離,也可暫時摒住呼吸,減少粉塵吸入。

回答時間:2006-11-01 23:25:26 修改時間:2006-11-01 23:31:41

發問者評價: (10贈分)
感謝回帖!

網友評價: 100% 0% (目前有 2 人評價)
您的評價: 贊同 不贊同

發表意見

發表意見 取消

其他答案(2)

小魚
[舉人]
檢舉 教師被人們譽為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在繁重而辛勞的教學中,亞健康正在迅速蔓延,高校教師重度亞健康發生率高達34.16%,相比起一般人的重度亞健康發生率10%,教師的亞健康狀況顯然令人擔心。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筆者為此走訪了一些學校的校醫和有關方面的專家,請他們談談怎樣預防教師「職業病」。

頸腰受損

教師伏案批改作業、備課時間較長,容易導致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久而久之演變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嚴重時肩膀、背部出現無力感,甚至頭痛。

對策:治療上述疾病有吃葯、手術、理療等方法,理療通過針灸疏通經脈、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按摩牽伸關節等方法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加強運動。最好每天堅持1個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非競技球類運動、騎自行車等,能夠取得更好的鍛煉效果。

肩周炎

老師因為要板書需要抬高手臂,長時間保持這一姿勢,肩部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就易勞損,導致肩周炎。

對策:肩周炎如不及時診治,嚴重的會出現軟組織水腫、肩膀、上臂抬不起來等症狀。治療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一是吃葯,二是理療,還要加強局部的功能鍛煉。

聲帶息肉

老師長時間講課可引起聲帶疲勞過度、邊緣充血而導致聲帶息肉、聲帶小結,成為教師的又一大煩心事。

對策:這種病通過內窺鏡幾分鍾就可以割除,但是患上以後聲音嘶啞對工作影響卻很大。建議老師早晚睡覺前喝一杯涼茶潤喉,少吃酸辣食物。

靜脈曲張

老師長時間站著講課可造成腿部浮腫、靜脈曲張。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色素斑、皮膚壞死。所以一旦發現腿部有血管突起應及早找醫生。

對策:講課時,教師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一隻腳上,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並可慢步走動;要充分利用課間休息時間活動活動雙腿,促進血液循環。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勞,又能讓人安然入睡。

粉筆綜合征

由上課寫字、擦黑板帶來的「粉筆綜合征」已成為廣大老師的頭號健康隱患。筆者從某中學了解到,一名畢業班上課最多的老師,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筆的粉筆灰。盡管無塵粉筆、防塵黑板擦正在推廣,而且不少新發明也在進行中,但多數老師還在使用傳統粉筆,因為粉筆而帶來的各種顯性和隱性的病症給老師健康帶來隱患。

對策:如果遇到眼睛發炎的話,應及時使用眼葯水。平時注意用眼衛生,保持雙手清潔,同時注意不要用臟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時候盡可能離得遠一點。

由於粉筆是鹼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觸以後,容易出現皮膚老化,引起皮膚乾燥、皸裂等。專家提醒,教師在用完粉筆以後,應該及時洗手,注意護膚,比如適當使用護膚霜。如果是皮膚過敏的話,應經常洗臉,可以適當吃點抗過敏葯。

臨床上還沒有發現過因粉筆灰而引起的粉塵職業病。但專家建議,擦黑板時應盡量遠離,也可暫時摒住呼吸,減少粉塵吸入。

回答時間:2006-11-01 23:29:56

發表意見

發表意見 取消

無形
[舉人]
檢舉 教師的職業病除了咽喉、呼吸道等類的疾病外,由於其長期站立在黑板前寫板書及伏案修改作業的工作特點,頸椎、肩部及腿部的疾病也很常見,而許多教師由於工作繁忙等原因在業余休息時間很少進行身體鍛煉。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進步健身中心,該健身中心的車春江教練根據教師的職業特點,為教師編排了一套在辦公室或家中就可進行的教師職業病預防操。

(一)頭部及頸椎運動

(1)頭部運動

動作要領:上身保持挺直,坐於椅上,雙手放鬆並垂於身體兩側,頭部依次向前、後、左、右各輕微轉動2次,做4×8拍,動作期間自然呼吸。

教練提示:頭部運動期間,身體其他部位要充分放鬆。

(2)頸椎運動

動作要領:站姿,身體保持直立,雙手放鬆垂於身體兩側。第一8拍,下頜做向前探出、向後收回動作,第二8拍,下頜依次向上、前、下、後做環形運動,第三8拍下頜依次向下、前、上、後做環形運動,第四8拍做向後內收,向前回位的動作。

教練提示:以上運動在課前、課後可坐姿練習,血壓不穩的教師慎做此運動。

(二)肩、背部運動

(1)肩部運動

動作要領:上身保持直立,坐於椅上,兩臂抬平將小臂向上曲起與大臂呈90度角,雙手握拳同時向頭部前上方推起,再由頭部前上方回到此動作起始位置。

教練提示:做此運動時,上身要始終保持直立,不可扭動,兩臂向上推起時要注意呼氣,反之則吸氣,此動作可分組練習,每組做15-20次,共做3組;可根據個人情況手持啞鈴進行。

(2)背部運動

動作要領:站姿,身體保持直立,雙手叉腰,肩關節依次向上、後、下、前做繞環運動。

教練提示:動作過程中應配合深呼吸,每組做20-30次,共做3組。

(三)腿部練習

(1)大腿練習

動作要領:站姿,身體保持直立,雙腳分開略寬於肩,雙腿慢慢下蹲至大小腿呈90度夾角,然後慢慢站起伸直,重復此動作20-30次即可。

教練提示:動作過程中應在下蹲時吸氣,站起時呼氣,下蹲時應保持膝蓋不超過足尖。

(2)小腿練習

動作要領:上身保持直立,坐於椅上,雙手自然下垂

Ⅷ 勞動法對於工人受傷的賠償方面是怎樣的

工傷期間醫療費和護理費等由保險基金支付,並按照構成的傷殘等級獲得一定數額的傷殘補助金,工傷期間單位應該照常發放工資報酬。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Ⅸ 勞動法規定慢性病怎樣賠償

1、如果這些疾病與 工作有關系,是由於工作引起的,你才有可能向公司提出賠償;
2、如果跟工作沒有關系,是自己身體機能引起的,公司是沒有賠償的義務的。

Ⅹ 得了職業病單位怎麼賠償

勞動法上面有

熱點內容
經濟法和會計一起考 發布:2025-09-10 21:03:46 瀏覽:483
法學書綠皮 發布:2025-09-10 21:03:45 瀏覽:972
國務院通過立法計劃 發布:2025-09-10 20:56:17 瀏覽:350
司法考試是全國統一嗎 發布:2025-09-10 20:56:14 瀏覽:236
法律角度講責任是什麼 發布:2025-09-10 20:55:31 瀏覽:560
最高法院管理人 發布:2025-09-10 20:54:35 瀏覽:510
2013經濟法基礎視頻馬兆瑞 發布:2025-09-10 20:40:11 瀏覽:113
什麼部門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0 20:39:57 瀏覽:846
厚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10 20:32:44 瀏覽:57
初級會計師經濟法重點 發布:2025-09-10 20:32:02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