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和仲裁法的關系

勞動法和仲裁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1-08 12:19:44

『壹』 勞動爭議訴訟和勞動仲裁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勞動爭議訴訟 應當嚴格執行仲裁前置制度。在審判實務中,勞動爭議仲裁(以下簡稱仲裁)前置制度已為廣大司法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但是仍有個別人員在嚴格執行該制度上還存有疑意。例 如:對勞動爭議當事人已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而仲裁委員會長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結論,當事人不得已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對此 有人認為可視為爭議已經過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根據勞動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經過仲裁前置程序」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確實經 過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員會在實體上作出仲裁裁決;二是視為經過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員會在程序上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結論(包括裁決、決 定、通知書三種形式)。因而,凡當事人已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而仲裁委員會未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結論的,都屬於未經仲裁前置程序 的情形,人民法院均不應受理。 (二)仲裁與訴訟的銜接問題。 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從仲裁到訴訟有其自身的規范體系和特徵性,不能因其在訴訟階段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范體系,而完全以民事訴訟的規范和理念來排斥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本身的 規范和特徵。相反,人民法院在運用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過程中,在某些環節上,應當以勞動爭議程序規范在訴訟階段的特殊規定,來 影響 和改變某些民事訴訟程序原有的規范及理念之具體適用。 「不告不理」原則在勞動爭議訴訟中的特殊體現。 在起訴與訴訟請求的關系問題上,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具有特殊性,體現在「人民法院應當對勞動爭議進行全面審理」這一規定上。不服勞動爭議仲裁裁 決而訴至法院的當事人一般是仲裁程序中的敗訴方,可分為兩類:一是在仲裁程序中實體權利未得到保護或未得到充分保護的當事人一方;二是在仲裁程序中被裁決 承擔責任的當事人一方。以前述第一類「敗訴方」作為原告起訴的,其訴訟請求的核心就是保護實體權利,其起訴的目的與訴訟請求之間具有一致性;而以第二類 進行審理。對於後一情形,人民法院不得不處理原告未請求的事項,這說明勞動爭議訴訟的特殊性影響和改變了「不告不理」原則的具體表現形式。

『貳』 「《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這兩部法律中有哪一條是不好的為什麼不好然後說出怎樣修正

1、賠償不到位。公司是事業,人生也是事業。賠償太低。尤其是惡意違約或侵權的,應該象一般民事關系那樣,徹底賠償。

2、律師費問題不解決,就是等於把讓無產階級當法盲,或者請不起,耗不起。

3、住房公積金等類似問題,如果法律法規規定應該給職工的,那麼,該等利益應視為勞動者的權益,就應當適用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等。而不是搞什麼行政訴訟;法院還搞什麼司法解釋,哪些屬於勞動糾紛立案案由。真TMD搞笑。因此,勞動合同法,因該有一條類似兜底的條款。

4、就業歧視,沒有實際有效的後果模式、有效的法律機制。那個破就業法,也是可有可無。

5、仲裁機構給你開的單子,開庭時間都超過審限了,那就應允許直接去法院訴訟,而不是等它超過審限那一天,才可以去訴訟。真TMD搞笑!

6、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有問題。對管理人員,尤其是經理等高管,應適當放鬆公司解除與高管勞動關系的限制。比如,崗位是總經理,公司在合同內還必須用他做總經理。除非經理有違法的行為,或者經理能力有限,培訓後仍不行有問題、或企業破產、情勢變更等。歸於高管,解除勞動關系的這些理由顯然是不夠的。如果公司是你的,非要逼你清算公司,買賣不幹了,才能請走總經理這神仙?真TMD搞笑!對高管,合同的解除,應該寬鬆些。把它當做生意就行了---特殊解除,特殊賠錢,不就行了嗎?法律非要這強扭的瓜。

呵呵,不寫了,問題太多了。累了!自己多研究吧!

『叄』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關系

這個問題有點大,也有一些爭議。只能簡單說下。
《勞動專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屬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合同法》對《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這一章節進行了重新的詳細的規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屬於普通法和特別法的關系,對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有規定的,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而《勞動法》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仲裁的詳細規定及延伸,立法目的是為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調解仲裁法是對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行為通過仲裁途徑進行具體規制的法律。

『肆』 關於勞動法和勞動仲裁

勞動法中的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糾紛的一種辦法。以下根據《勞動法》具體說明。
一、法律規定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仲裁委員會的組成
第八十條 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
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第八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
三、仲裁結果的執行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第八十三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伍』 最新勞動法和仲裁法是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呢

勞動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為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仲裁法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陸』 勞動法仲裁

1、勞動仲裁的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版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權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勞動仲裁申請程序: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柒』 仲裁法與勞動法的矛盾

拜託,發表評論前至少應先明白一些基本的規則才可以。

簡單一點說明:
1、作為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新法對舊法進行調整,又不是不可以,自相矛盾的說法,除非是一個部門同時通過了兩個法律而這兩個法律互相沖突才可以算,否則一般情況下就是存在先後。
2、仲裁法不是解決勞動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適用的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但是,對於勞動者來說,上述一裁終局的情況是不適用的,對裁決不服勞動者是可以起訴的。

熱點內容
關於法律知識的廣播稿 發布:2025-09-10 09:05:53 瀏覽:378
gsp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0 08:51:32 瀏覽:18
道德教育的圖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687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930
法律碩士非法學選專業 發布:2025-09-10 08:40:10 瀏覽:142
法律咨詢實時在線 發布:2025-09-10 08:00:41 瀏覽:144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 發布:2025-09-10 07:43:54 瀏覽:461
鎮海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0 07:38:31 瀏覽:975
水保登記表收費會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0 07:36:12 瀏覽:990
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7:30:34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