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下列行為受行政法律調整

下列行為受行政法律調整

發布時間: 2022-01-08 13:40:11

A. 為什麼說;行政機關對公務員出國申請進行批準的行為符合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規定,應受該法調整 是錯誤

行政機關對公務員出國申請進行批準的行為符合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規定,應受該法調整是錯誤的,是因為:
行政機關對公務員出國申請進行批準的行為符合《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規定,應受該法調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雖含有實體性規定,但在性質上屬於行政程序法。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 含法定節假日。 取得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有權自主決定停業、歇業。 本法施行前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制定機關應當依照本法規定予以清理,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停止執行。

B. 下列哪一行為不屬於行政處罰法調整范圍

摘要 也就是說《行政處罰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兩個方面:行政處罰的設定和行政處罰的實施。行政處罰的設定是指法律規定的有權力設定行為規范的國家機關首次獨立自主地規定何種行為是違法行為,並規定給予該種違法行為以何種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設定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哪一級國家機關、哪一類性質的國家機關有設定何種行政處罰的權力。具體地說,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各自具有設定哪一種行政處罰的權力。行政處罰的設定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是由立法機關通過制定法律直接授予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的權力;一種是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通過制定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行政處罰的內容;一種是相關的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法律和法規的授權,規定行政處罰的內容。這三種情況所規定的行政處罰的程序、處罰的內容、對象、結果都是有區別的。具體何種性質的行政處罰由哪一級別的法律法規設定,要由《行政處罰法》來決定。

C. 下列哪些行為屬於行政法上「行政」的范圍

行政,首先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方有法定的職權,一方為普通的公民、法人組織等。B d

D. 下列屬於行政法調查對象的是

下列屬於行政法調查對象的是(A)行政關系與監督行政關系。

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行政關系主要包括四類:(1)行政管理關系、(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3)行政救濟關系、(4)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4)下列行為受行政法律調整擴展閱讀:

行政法調查對象是行政關系。所謂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以行政職權為核心,只有與行政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系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 管理與服務,行政主體在管理關系中佔主導地位;因行使行政職權而引起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這是行政關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礎的一種關系。

2. 法制監督,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3.救濟,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

4. 內部行政。

E. 下列行為中,屬於行政行為的有()

(一)先來分析一下,到底何為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的定義一直是我國學界爭議的焦點,但有些東西卻是有共識的。
看一下應松年教授主編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特徵:
1.主體是行政機關,以及得到法律、法規或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體。
2.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
3.行政行為必須是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法律影響的行為。

(二)現在對照題目選項分析:
A。購買辦公用品顯然屬於民事行為,這一點,你也是同意的,不再分析

B。制定規范性文件。
這屬於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了抽象行政行為的可訴性。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也作了規定。
需要特別說明的,這不屬於立法法的調整范疇,可以查閱立法法。
因此可選。

C。對照以上三個條件可知,街道辦與居委會的衛生管理合同明顯具有行政的性質,雖然具有協商的性質,但更關鍵還是行政性質,屬於行政合同。行政合同與民事合同之不同關鍵表現在標的內容。衛生管理顯然不可能屬於民事類。
因此可選。

D。天氣預報,顯然不符合以上第三點的規定。天氣預報並不產生法律效果,其本身不具有法律意義。

綜上,提示答案是正確的。而你的選擇是錯誤的。不好意思,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F. 下述社會關系中屬行政法調整范圍的是( )。

C、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權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行政法是調節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內的總稱。它容調整的對象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履行其職能或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權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即行政關系,所以C 項正確。A項所指的社會組織並非特定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B項所指的「締結買賣合同而形成的關系」並非行政關系,D項所指的民事關系也並非行政關系,它們都不屬於行政法調整的范圍。

(6)下列行為受行政法律調整擴展閱讀:

從大的法律門類來說,各個門類的法律都是調整特定的社會關系。我國的法律體系通常認為包括七個法律門類,即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其中,憲法調整的是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非財產關系;刑法調整的是犯罪與刑罰之間的關系。

G. 下列()不是行政法調整的對象

汗,剛才查了一下書。我原來的回答是錯的。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內。行政關系包括四容類: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差別在於,行政法調整的是行政關系,但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訴訟關系是由行政訴訟法調整的,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行政程序是行政行為的具體表現,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是行政程序法律關系。

H. 下列法律法規 各項屬於行政法的是( ).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但並沒有成文的行政法法典,這里所說的行政法應該做廣版義的理解。行權政法 與民法 刑法等相對應的,是從應用法學方向分類的。它們分類的標準是以其具體的法律規范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關系。如 民法 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首先 婚姻法 調整的是平等主體(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人身關系)所以是民法范疇。
義務教育法 教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稅收法 都是行政法。 最簡單的理解方法,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如政府與公民)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勞動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 與行政法不是一個體系。PS:勞動法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

I.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所謂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以行政職權為核心,只有與行政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系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關系。行政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 管理與服務

行政主體在管理關系中佔主導地位;因行使行政職權而引起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這是行政關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礎的一種關系。

2. 法制監督

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3.救濟

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

4. 內部行政

拓展資料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J. 「對行政機關的下列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該受理的有( 多選

行政訴訟法第二章受案范圍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熱點內容
1000萬訴訟法多少錢 發布:2025-09-10 09:08:52 瀏覽: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點 發布:2025-09-10 09:07:54 瀏覽:69
法院判的賠償怎麼辦 發布:2025-09-10 09:07:13 瀏覽:231
關於法律知識的廣播稿 發布:2025-09-10 09:05:53 瀏覽:378
gsp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0 08:51:32 瀏覽:18
道德教育的圖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687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930
法律碩士非法學選專業 發布:2025-09-10 08:40:10 瀏覽:142
法律咨詢實時在線 發布:2025-09-10 08:00:41 瀏覽:144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 發布:2025-09-10 07:43:54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