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違約條款
❶ 新勞動法後,這樣的違約金約定合法嗎
不合法,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僅出資培訓、保密協議、競業禁止(二年)情況下才能約定違約金;
新勞動合同法關於違約金的問題主要有:
一、現行《勞動法》沒有關於違約金的條款,各省市的地方勞動合同法規對違約金做了各種各樣的規定,有提倡的,也有限制的;
二、新法基本參照了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的模式,但是,該法對違約金的適用范圍更加嚴格;
三、新法規定僅出資培訓、保密協議、競業禁止情況下才能約定違約金;
四、競業禁止的期限由三年變成二年;
五、明確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且按照未履行部分進行分攤(現行規定是有約定的按約定)。
關於服務期,新法明確僅在出資培訓情況下才能約定服務期。針對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將實習期、帶教期間約定為出資培訓的做法,新法限定出資培訓專指提供專項培訓費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對用人單位而言,在約定服務期時一定要將出資項目、出資費用等明確,並將相應發票妥善保存。
競業限制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協議,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後一定期限內,勞動者不得自營、為他人經營與用人單位業務相同、相關業務,或到經營同類、相關業務的其它用人單位任職。新法明確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保密協議原則上無期限限制,但競業禁止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新法進一步明確競業禁止補償金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支付。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為規避競業禁止補償金,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將一部分工資視為競業禁止補償金的做法將被認定無效。
另外,用人單位應當注意在簽訂競業禁止協議,應當將本單位的經營范圍、業務范圍明確(最好能列舉競爭單位名單)。
❷ 新勞動法關於違約金
1.依然要支付違約金.但是如果違約金過高的話,你們可以協商.即時是仲裁或訴訟的話,仲裁委員會或者法院也要適當降低的.
2.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前提是你們單位為你交納過失業保險金.你可以領取最多12個月的失業保障金.
❸ 現在《勞動法》是如何規定違約金的
除非公司之前有給你出錢培訓,不然,是不可以要求你如果提前一年離職要賠償內2萬元的違約金的,容這是不合法的。勞動者如果沒有接受過公司的培訓(必須是正規有支出的那種),勞動者隨時有權利提出辭職,公司沒有權利要求勞動者應提前多少時間離職而支付違約金。
其次,競業限制和保密協議一般是指你辭職或離職後,「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符合簽訂競業限制條件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兩年。而且該期限應是連續計算的。」兩年內,公司需要和你約定每月給你多少錢的補償,如果在這個情況下,你還是到了競爭單位的公司工作,公司才有權要求你付違約金。這才是所謂的保密協議或競業限制,公司說的那個約定根本不是法定的保密協議或競業限制的內容。
至於加班。。。你有證據的話,就仲裁吧,這是兩碼事情。
❹ 關於新勞動法 違約金問題
很多人復理解,新的勞動合同製法不能調整原先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一半違約條款。
但是按照現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理解,新的法律生效以後和新法不相沖突的部分仍然是繼續有效的,和新法相沖突的部分會因為新法的實施而失效。所以,在08年以後你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可能是不需要支付違約金的,但是如果你們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還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❺ 關於勞動法中違約金的規定
1、看該培訓是否是專業技能賠償
2、是否勞動合同有約定或簽署了專門的培訓協議
3、是否是有財務憑證的培訓
如果上述3條,缺一,就不用賠償!
扣你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❻ 勞動法關於違約金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約金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
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一百一十五條 定金
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
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條 違約金與定金的選擇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6)勞動法違約條款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 違約金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二條 服務期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
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❼ 勞動法關於違約金
我支持吳曉敏律師意見,「違約金只能約定在專項賠償和競業限制中」,通俗點講,就是違約金只能約定在專項的職業培訓或者競業限制中,所以你的公司簽訂的合同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該違約條款是無效的,因此,你提出辭職是不需要支付一萬元違約金。 另外,你可以拿著合同去就近的勞動局詢問,不要一知半解的害怕,以至不敢辭職。
❽ 新勞動法中的違約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版勞動者支付。權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❾ 勞動法對違約金的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定以下情形可以約定違約金:
一是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二是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