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報名費
Ⅰ 企業在招聘時收報名費、面試費合法嗎
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為,都屬非法行為。求職者遇到此類情況,要堅持拒交,並向招聘單位所在區、縣勞動物價監察部門舉報,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此外,針對中介收費的情況,有關專家建議,求職者一定要向收費的職介機構索要稅務局或財政局核發的正式發票。有了正式發票等於多了一道護身符,一旦發現上當受騙,可以憑發票編號,找到該機構的法定代表人和領票人,發票是維權的依據,而普通收據是難以成為法律依據的。
對求職者而言,招聘收費的公司還是不考慮為妙。沒進門就已經惦記從你的兜里掏錢了,這要是進了門,豈不是更要「任人宰割」?
Ⅱ 公務員招聘報名都要交80元錢!這不是違反了勞動法嗎
公務員按照《公務員法》處理,和普通勞動者是兩回事。
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多,還是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多?
你想讓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替你交這筆錢嗎?
Ⅲ 勞動法考試費
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要證明通過後,證書是歸單位所有以及培訓的強制性。
Ⅳ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畢業生收取報名費、( )、( )()等。
畢業生在簽約中,來一定要注意條款自的合理性。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畢業生收取報名費、培訓費、押金、保證金等,並以此作為是否錄用的決定條件。
勞動法沒有這項規定 是畢業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2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4)勞動法報名費擴展閱讀: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同等的權利:
對公民來說意味有就業權和擇業權在內的勞動權;
有權依法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工單位;
有權利用國家和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就業保障條件,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平等地錄用符合條件的職工,加強提供失業保險,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等方面的職責。對國家來說,應當為公民實現勞動權提供必要的保障。
Ⅳ 新勞動法,一周能有多少錢
280元.雙休日安排員工上班的,可在周內補休,但據你所說你應該周六周日都上班,那麼周內只能補一天,剩餘一天則應算加班支付2倍工資.
Ⅵ 企業組織反假幣學習讓職工自己交230元報名費合理嗎
既然是企業組織的,但是現在讓職工交230元報名費,這是不合理的,如果企業組織的讓員工自己自願的,那麼交錢是合理的。
Ⅶ 招聘企業可以收取報名費嗎
不可以,按照國家勞動保障部《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以任何形式收取費用。求職者在應聘、面試過程中要具有自我保護意識,對收費行為堅決予以抵制。更重要的是,在單位確定錄用後,求職者務必在上崗前與單位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以保證在日後的勞動糾紛中能夠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Ⅷ 勞動法中是不是有明文規定任何公司不得收報名費
《勞動合同法》第9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勞動合同法》84條第二款: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Ⅸ 勞動法中那條法律規定任何公司不得收取報名費求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Ⅹ 根據國家勞動法公司收取報名費投訴電話是多少
12333,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