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民事案件庭審筆錄
⑴ 筆錄的庭審筆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了審判長應當對庭審筆錄進行審閱和確認,證人、當事人也應當對庭審筆錄進行閱讀和確認,這是為了保證庭審筆錄的客觀、全面和准確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也規定「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這是庭審筆錄的法定「淵源」。其體現出了庭審筆錄的基本特徵:即由書記員製作,反映開庭審理的全過程,並且以一種書面的形式固定下來。但這些特徵只是外在的、表面的,如果深入探究,還能發現它具有如下特點:
庭審記錄是一種法定的訴訟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設書記員,擔任審判庭的記錄工作並辦理有關審判的其他事項,《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也明確規定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應記入筆錄。這三部法律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可見庭審筆錄不僅有法律依據,而且法律位階也是很高的。庭審筆錄是由法定公職人員(書記員)作出的,將對當事人的權利產生直接的實際影響。另外,由於庭審筆錄的內容涵容審判人員的庭審活動,是法院內部檢查、監督案件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庭審筆錄具有「公共權利」的屬性,庭審記錄是一種法定的訴訟文書。
庭審筆錄具有獨立的法律價值:
裁定、判決所依據的事實必須經過當庭舉證、質證;當事人庭審中的自認、辯解都將直接影響其實體權利,而這些重要活動必須被庭審筆錄記載方有價值。雖然許多的法院已在庭審中配備了速錄員,或進行同步錄音錄像 ,但現行訴訟法只規定了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由書記員記入筆錄,其權威性毋庸質疑。庭審筆錄所採用的資源較為合理,符合公正與效率的雙重要求。訴訟的價值不等同於裁判結果,也體現在庭審筆錄所描述的過程之中。庭審筆錄為裁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卻不依附於裁判。再言,判決可能被改判或撤銷,庭審筆錄卻不能主觀的重復作出或隨意更改。
庭審筆錄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
庭審是在特定時間、地點,由特定人員進行的活動,其過程能被人的視覺、聽覺所感知,也能用文字加以描述。庭審筆錄作為法定人員(書記員)對庭審全過程的即時書面文字反映,必然受客觀事實的束縛,不能游離於真相之外,不能用推斷、不能用臆造取代實錄,這就是客觀性 。由於筆錄系個人手工完成的(電腦、速錄機只是一種工具),難免攙雜了主觀取捨的成份,因而也具有一定的主觀成分。正如庭審過程本身具有中心或焦點一樣(如舉證、質證、辯論等),庭審筆錄不同於錄音錄像,也有其固有的側重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四條即要求書記員對有關事項應當詳細記載,例如當事人申請迴避、自認、舉證、質證、撤訴、和解等對實體權利產生重大影響的行為。這也反映了庭審筆錄在過程完整的基礎上應有敘述的側重。
⑵ 請教個關於民事案件庭審記錄的問題
判決書不能附帶書記員所作的法庭筆錄。法庭筆錄由法院存檔。當事人有權查閱法庭筆錄。雖然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當事人可以復制,但實踐中有正當理由時,當事人及代理律師可以復制(這是非常慣常的取證方法)。
提供下列條文供參考:
《民事訴認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希望你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鄧律師
⑶ 民事訴訟,開庭完畢之後當事人可以復制庭審記錄嗎謝謝
應該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合議庭筆錄、審判委員會討論記錄這種不公開的材料當事人應該是可以復制的。
⑷ 民事案件庭審的詳細步驟是什麼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
(二)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
2.出示證據和質證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各類證據按以下順序出示,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1) 證人證言。
(2) 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3)鑒定結論。
(4)勘驗筆錄。
(三)法庭辯論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3.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
(四)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1.合議庭評議
2.宣告判決
(4)新民事訴訟法民事案件庭審筆錄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其次,有利於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
第三,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定,開庭審理有利於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
第四,有利於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⑸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哪些人應當在法庭筆錄上簽名或蓋章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哪些人應當在法庭筆錄上簽名或蓋章?(D)
A.審判員、書記員
B.審判員、當事人
C.審判員、書記員、當事人、證人
D.審判員、書記員、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
⑹ 當事人調取一審庭審記錄,找到了對當事人有利的筆錄,該筆錄屬於新證據嗎
如果該筆錄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情況,且屬於在舉證期限內發現的,就屬於新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⑺ 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民事案件開完庭後,當事人是否有權利調閱庭審筆錄呢
開完庭後當事人可以查閱案件審判卷的正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7)新民事訴訟法民事案件庭審筆錄擴展閱讀:
庭審筆錄對當事人或他人是不保密的,因為案件是公開審理。除非涉及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國家秘密,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肯定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整個審理的過程對於社會都是不保密的,而筆錄只是審理過程的記錄,不存在擔心當事人復印後向其他人泄密。
審理過程是判決的依據,筆錄是審理過程的記錄,當事人掌握筆錄有利於對判決的公正性進行監督。法院行事必須有依據,在當事人復印筆錄理由充分的情況下,法院必須出示不準許當事人復印筆錄的禁止性規定的依據,否則法院應當同意當事人復印筆錄。
⑻ 民事原告未到庭,如何作庭審筆錄
因原告未到庭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不能上訴,只能另行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四條 原告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原告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