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學研究會2013年年會

行政法學研究會2013年年會

發布時間: 2022-01-09 09:09:35

1. 薛剛凌的學術論文

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共計70餘篇:
1. 《行政體制改革基本問題研究——兼論行政體制改革與行政法治的關系》,載《中國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2. 《社會自治規則探討》,載《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
3. 《行政法的主體論》,載《憲政與行政法治發展報告》,2006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開創公法學科的奠基之作》,載《法制日報》2006年5月25日第11版;
5. 《行政法發展模式之檢討與重構》,載《公民與法》2006年第3期;
6. 《將公共財政納入法治軌道》,載《中國審計》2006年第2期;
7. 《論府際關系的法律調整》,載《中國法學》2005年第5期;
8. 《土地徵收補償制度研究》,載《政法論壇》,2005年第2期;
9. 《價格聽證制度研究》,載《憲法與行政法治評論》2005年第2卷;
10. 《論行政程序制度的理性價值》,載《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1. 《BOT項目中特許經營人的風險防範及利益保護研究》,載《浙江學刊》2005年第5期;
12. 《地方政府是否有權管轄中央企業資產》,載《法制日報》2005年10月13日;
13. 《立法機關和社會如何形成良性互動》,載《法制日報》2005年8月15日;
14. 《行政訴訟法修訂之結構模式研究》,載《訴訟法論文集》,2005年9月;
15. 《依法管理和監督各類社會組織》,載《人民日報》2005年12月6日;
16. 《依法行政與行政體制改革》,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17. 《行政合同訴訟研究》,載《訴訟法學研究》2004年第7卷;
18. 《國家治理的理性選擇》,載《紫光閣》2004年第8期;
19.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及第七屆海峽兩岸行政法研討會綜述》,載《中國法學》2004年第6期;
20. 《論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上)》,載《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4期;
21. 《論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下)》,載《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5期;
22. 《論公務員錄用平等之保護》,載《依法治國新視點》,2004年9月;
23. 《從認識到規范——悄悄走近的特許經營制度》,載《法制日報》2004年2月19日;
24. 《車牌拍賣是否違法》,載《法制日報》2004年5月19日;
25. 《誰應對三警員的損害負責》,載《人民公安》2004年第4期;
26. 《國家賠償為何如此艱難?》,載《法制日報》2004年8月10日;
27. 《公共服務中的特許經營》,載《公共服務創新》,2004年12月,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8. 《論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和完善》,載《政法論壇》2003年第1期;
29. 《公聽代表人制度研究》,載《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2003年第3期全文轉載,並收入《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4年卷)》;
30. 《行政訴訟被告制度之檢討》,載《訴訟法的理論與實踐》2003年卷;
31. 《農村法治發展之思考》,載《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32. 《「行政審判制度改革」調查報告》(上),載《訴訟法學研究》2003年第4卷;
33. 《「行政審判制度改革」調查報告》(下),載《訴訟法學研究》2003年第5卷;
34. 《法治的呼喚:對孫志剛案的行政法學思考》,載《中國訴訟法判解》2003年第1期;
35. 《美國行政裁決替代法》,譯文,載《公法研究》2003年第2輯;
36. 《美國規章協調制定法》,譯文,載《公法研究》2003年第2輯;
37. 《行政判決制度研究》,載《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38. 《地方制度研究新思路:中央與地方應用法律相規范》,載《中國行政管理》2003年第2期;
39. 《第五屆東亞行政法學術研討會綜述》,載《行政法學研究》2003年第2期;
40. 《行業腐敗,是誰惹的禍?》,載《時代潮》2003年第1期;
41. 《民營化: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路徑》,載《法制日報》2003年2月13日;
42. 《居民身份證制度透析》,載《法制與新聞》2003年8月;
43. 《軍事法學是法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載《法制日報》2003年12月11日;
44. 《行政訴訟類型研究》,載《訴訟法學研究》2002年第1期;
45. 《WTO與行政組織法的改革》,載《政法論壇》2002年第1期;
46. 《行政法理論與實踐關系研究》,載《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第1期;
47. 《中央行政組織法律問題之探討》,載《公法研究》2002年第1期;
48. 《地方行政組織法完善與構想》,載《東吳法學》2002年第1期;
49. 《WTO與中國行政法研討會綜述》,載《中國法學》2002年第3期
50. 《完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的思考》,載《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
51. 《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之探討》,載《法學雜志》2002年第3期;
52. 《審視個人與國家的關系》,載《法制日報》2002年1月20日;
53. 《法官與法官文化》,載《法制日報》2002年4月21日;
54. 《重構行政判決制度》,載《法制日報》2002年3月3日;
55. 《程序與法治》,載《法制日報》2002年8月18日;
56. 《行政組織法基本原則之探討》,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
57. 《中美行政執行制度比較》,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1期;
58. 《行政主體之再思考》,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2期;
59. 《機構改革也需要法律規制》,載《法制日報》2001年1月28日;
60. 《論行政權》,載《政法論壇》2001年第4期;
61. 《第四屆東亞與海峽兩岸行政法學研討會綜述》,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1期;
62. 《〈WTO與中國行政法的改革〉國際研討會綜述》,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5期;
63. 《第五屆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綜述》,載《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4期;
64. 《行政訴權的價值》,載《法制日報》2000年9月24日;
65. 《行政法基本原則研究》,載《行政法學研究》1999年第1期;
66. 《行政訴訟十年回顧》,載《行政法學研究》1999年第4期;
67. 《東亞行政法研究會第三屆年會暨行政程序法國際研討會綜述》,載《中國法學》1999年第1期;
68. 《行政訴訟受案標准研究》,載《法商研究》1998年第1期;
69. 《處理行政、民事爭議重合案件的程序探討》,載《法律科學》1998年第6期;
70. 《我國行政主體理論之檢討》,載《政法論壇》1998年第6期;
71. 《行政組織法與依法行政》,載《行政法學研究》1998年第1期;
72. 《市場經濟與行政法的發展思路》,1998年9月,載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編《優秀論文集》;
73. 《論行政法的目的、手段和體系》,載《政法論壇》1997年第3期;
74. 《對行政訴訟審查范圍的幾點思考》,載《行政法學研究》1997年第2期;
75. 《論行政組織法的幾個基本問題》,載《中國行政法學新理念》,1997年11月,中國方正出版社;
76. 《關於行政處罰主體制度的思考》,載《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77. 《論行政行為與事實行為》,載《政法論壇》1993年第4期;
78. 《行政機關編製法論綱》,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3期;
79. 《論行政機關的不作為引起的訴訟》,載《法學雜志》1993年第1期。

2.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分配製度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胡學軍;;解讀無人領會的語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評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陳小嫦;李大平;;論醫療訴訟中的證明妨礙[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的中國特色解讀[J];法學雜志;2010年02期
4 翟志文;薛振環;;醫患訴訟因果關系證明負擔的緩和——以日本判例的分析為視角[J];法學雜志;2011年03期
5 喬世明;;試論醫療侵權鑒定製度的完善[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6 彭浩晟;;醫療損害證明責任分配規則研究[J];證據科學;2012年03期
7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醫療損害賠償調研課題組;賀榮;周繼軍;張柳青;陳特;;新形勢下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問題與對策[J];證據科學;2011年03期
8 宋平;;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之反思與重構[J];河北法學;2010年06期
9 張新寶;明俊;;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研究——比較法的經驗與我國的實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陳慧慧;;反思醫療侵權損害舉證責任的再分配——由《侵權責任法》第58條的法解釋延伸[J];中國衛生法制;201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4條
1 霍娜娜;論醫療糾紛證明責任的分配[D];河南大學;2011年
2 彭秋紅;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代全喜;醫療糾紛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今玉;論醫療糾紛損害賠償之訴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周菁;王超;;我國法官在刑事證據法中的訴訟角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周阿紅;莫良元;;構建我國現代自由心證保障體系的路徑探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尤佳;;《侵權責任法》第24條的性質及適用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5 潘善斌;醫療事故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楊錦炎;;論訴訟證明對象——以法律方法論為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郭瑋;;論侵權責任歸責原則體系——以我國的立法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潘善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釋評[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張剛;王成軍;;關於構建和完善我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法律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張文英;;網路名譽侵權行為及其責任[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劉輝;鄭在義;;民事檢察中的若干證據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趙海怡;;責任規則威懾與激勵效應的異化及矯正——兼評《侵權責任法》第七章[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張保生;王進喜;吳洪淇;;中國證據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肖剛;;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運行失范之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孫世光;;生產者責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義性分析[A];200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7 陳勁梅;嚴瑛;張璦;;淺談醫患法律關系[A];第一屆航天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8 陳宏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行政監督機制的完善——以行政訴訟視角的法律分析[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郭鋒;胡曉珂;;強制責任保險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10 袁碧華;;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職業保險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沈強;TRIPS協議與商業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6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的事實及相關基礎[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王錦;環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滕雅婷;醫療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0年
2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傅學慶;醫療過錯的判斷標准——醫療水準說[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玉英;商業廣告虛假薦證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余暮;醫療糾紛中的侵權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葉傳祿;著作權侵權賠償責任及賠償數額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馬錦毅;論僱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曹麟蔚;勞動爭議證明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夏路;論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趙莉穎;論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之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霍海紅;;主觀證明責任邏輯的中國解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肖建華;李志豐;;從辯論主義到協同主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侯利陽;舉證責任分配理論之重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包冰鋒;陳今玉;;醫療糾紛損害賠償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之比較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白鶴舉,李春榮;醫療訴訟中醫患雙方的舉證構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穆書芹;試論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事故案件中的適用[J];當代法學;2002年07期
7 周團結,張建軍;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與民事責任歸責制度的銜接[J];當代法學;2003年02期
8 蕭曉暉,喬寧;從舉證責任倒置談防禦性醫療[J];當代醫學;2003年11期
9 肖建國;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蘊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胡永慶;知情同意理論中醫生說明義務的構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利明;[N];人民法院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8條
1 江毅;中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丁春輝;醫患關系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寇娟;民事訴訟證明妨礙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4 孫麗華;關於民事訴訟中證明妨礙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建中;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高雲江;論醫療侵權舉證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7 梁冬;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D];吉林大學;2010年
8 宋萍萍;論民事醫療損害責任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之分配[D];復旦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黎;於情;李雪梅;;淺談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J];北方經貿;2011年07期
2 王岳;;域外醫療損害之舉證責任分配比較與我國的策略[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星星;;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
4 汪粼;;淺談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台聲.新視角;2006年01期
5 尚江濤;;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法制與社會;2009年17期
6 陳建文;;論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年05期
7 彭鵬;陳三勇;伍永亮;;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探究[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8期
8 程春華;;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轉移——以民事訴訟為考察范圍[J];現代法學;2008年02期
9 姚丹;;淺談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J];今日科苑;2008年11期
10 應魏;;論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8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艷;;環境侵權案件中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分配[A];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律實踐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馬東曉;;略論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以知識產權訴訟為例[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3 梁梅;;論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倒置[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張桂香;郭唐軍;;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淺議[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7 許永傑;賀寶健;;舉證責任的分配與證明標準的衡量[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吳毅;;論法官對舉證責任自由裁量權的行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傅蕾;;試論專利侵權糾紛案前調解[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10 孔俊偉;鄧曉敏;;環境損害民事訴訟中的證明問題——從兩份截然不同的判決談起[A];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葛梅;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3年
2 林操場 劉春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不完全免除受害人舉證責任[N];徐州日報;2006年
3 龔賽紅;國外醫療訴訟舉證責任分配[N];健康報;2003年
4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法院 仇慎齊郭輝;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舉證責任之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俞曉霞;特殊舉證責任分配方式運用三題[N];人民法院報;2004年
6 李燕;從一起牛官司看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6年
7 崔頌文沈金汝;舉證責任分配在庭審中的運用[N];人民法院報;2007年
8 戚新明;確認勞動關系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10年
9 案例編寫人 雲南省巧家縣人民法院 周國祥;保險合同糾紛中舉證責任分配及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劉雁兵 馬向征;簽名不被認可時的舉證責任分配[N];人民法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曾冠棋;舉證責任法理探討與實證評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駱東平;論性騷擾糾紛的民事訴訟規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吳國喆;權利表象及其私法處置規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呂利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5 宋平;醫患糾紛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倪靜;知識產權糾紛訴訟外解決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李新莊;我國土地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構建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過錯」的死亡[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顏璠;知識產權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運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劉敏;當代中國民事訴訟調解率變遷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張冬雪;醫療損害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姚旭斌;民事審判實踐視角下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03年
3 沈煜;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13年
4 王曉明;試論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北大學;2011年
5 陳鐳;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6 孫衛國;論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D];鄭州大學;2007年
7 李瑞京;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舉證責任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8 曹開旺;論我國新聞侵權法律制度之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王永軍;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D];河南大學;2005年
10 劉佳;我國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中南大學法學院的舉辦活動

中南大學法學院成功主辦五屆「法治政府·南嶽論壇」、行政規制高層論壇,承辦了2009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2013年度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學部工作會議、2013年度教育部高校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2013年年會,「法治中國·湘江論壇」等等。

4. 楊建順的代表作品

論文類:
《論「服務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論經濟規制立法的正統性》,載《法學家》2008年第5期
《導讀:拓展和創新行政法學研究的階梯》,載王名揚著《法國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計劃行政的本質特徵與政府的職能定位》,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摘錄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
《論政府職能轉變與建設和諧社會》,載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論城市創新中的市民參與》,載《法學雜志》2007年第3期(總第166期);收錄入北京市法學會編《走進法治——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2008年7月
《論根治腐敗的制度支撐》,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論行政評價機制與參與型行政》,載《北方法學》創刊號,2007年1月
《論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及其制度支撐》,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6年)
《論構建和諧社會中城管執法的作用》,載《法學家》2006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6年)
《新世紀中國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發展分析——放權、分權和收權、集權的立法政策學視角》,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7年第3期
《建立和完善國家科研項目監理制度》,載《人民法院報》2006年4月17日
《論行政復議——我國行政復議的現狀與課題》,載《人大法律評論》2004年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行政訴訟的類型與我國行政訴訟制度改革的視角》,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 11期
《行政訴訟法修改的視點和方向》,載《人民法院報》2005年6月20日;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8期
《論行政訴訟判決的既判力》,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 12期(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5年)
《論房屋拆遷中政府的職能——以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的衡量和保障為中心》,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5期
《論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維權與政府職能定位》,載應松年教授賀壽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行政法的中國之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論基層政府法治建設的定位及其發展方向》,載《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1期;全文轉載於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6年第 3期
《高校教師聘任制與維權、救濟機制》,載《中國教工》2005年第3期
《公共利益辨析與行政法政策學》,載《浙江學刊》200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5年)
《行政裁量的運作及其監督》,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收入中國法制出版社編《憲法與行政法論文選萃》,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全文收入法苑精萃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4年)
《行政立法過程的民主參與和利益表達》,載《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4年)
《論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則的理論根據》,載《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5期予以摘錄;被收入周國均主編《中國法學文叢?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被收入法苑精萃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公共選擇理論與司法權的界限》,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3期
《論危機管理中的權力配置與責任機制》,載《法學家》2003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6期予以摘編刊載(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行政許可的合理化與相對人的權益保障》,載孫琬鍾、江必新主編《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權益保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論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載《政府法制建設》2003年第5期
《明確法律定位,建立健全教師獎懲和救濟機制》,載《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第17期(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收錄2003年)
《日本行政執行制度研究》,載《法學家》2002年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關於行政執行權力配置的思考》,載《人民法院報》,2002年8月12日;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2年第6期全文轉載
《教師聘任制與教師的地位——以高等學校教師為中心》,載《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1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行政程序立法的構想與反思》,載《法學論壇》2002年第6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3年第2期全文轉載
《論政府職能的轉變與行政許可的原則》,載《法制建設》2002年第2期
《論勞動教養的目的及政府和社會的責任》,載張紹彥、陳興良、儲懷植主編《理性與秩序——中國勞動教養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政務公開和參與型行政》,載楊解君編《行政契約與政府信息公開——2001年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實錄》,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行政強制中的和解——三環傢具城案的啟示》,載《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2年第4期全文轉載
《日本國會議員選舉制度與憲政建設》,載王曉民主編《議會制度及立法理論與實踐縱橫》,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關於依法行政觀念的十個問題》,載《嶽麓法學評論》第二卷,2001年11月
《行政訴訟與司法能動性——劉燕文訴北京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案的啟示》,載《法學前沿》第4期,法律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論行政訴訟判決的拘束力》,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9月17日
《憲政與法治行政的課題——憲法與行政法學領域的「現代性」問題研究》,載《人大法律評論》2001年第一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論壇》2003年第3期、第4期予以全文連載
《日本的行政法治之路》,載應松年、袁曙宏主編《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
《論完善行政監督制約機制》,載《人大法律評論》第二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行政訴訟的界限與行政法學研究的課題》,載《行政法學研究》第28期,1999年12月
《中國行政法和行政法學20年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學家》1999年第1?2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9年第3期轉載
《日本行政法的概念、對象和范圍》,載 《外國法譯評》1998年第3期
《關於行政法的特點》,載《法制與社會發展》第3期,1998年6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8年第4期轉載;《法制建設》1999年第1~3期連載
《日本行政處罰的理論與問題》,載《法學家》第39期, 1996年12月
《規制行政與行政責任》,載《中國法學》1996年第2期
《日本憲法訴訟理論與實踐發展述評》,載《法學家》第32期, 1995年10月
《關於行政行為理論與問題的研究》,載《行政法學研究》第11期,1995年9月;人大書報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 年 第 期全文轉載
《關於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載《蘭州學刊》第79期,1994年8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199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大膽借鑒、勇於創新、建立完整系統的行政法體系》,載《行政法學研究》第7期,1994年7月
《中國公務員制度論考》(日文,博士論文要旨), 載日本《一橋論叢》108卷5號,1992年11月
《中國國情與公務員制度的導入》(日文),載日本《一橋研究》第17卷第2號, 1992年7月
《中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展開與課題》(日文),載日本《一橋研究》第14卷第3號, 1989年10月
《行政訴訟中和解的法理》(上、下)(日譯漢,[日]南博方著),載《環球法律評論》2001年春季號(2001年3月);冬季號(2001年11月)
《日本行政法的現狀與課題》(日譯漢,[日]南博方著),載《行政法學研究》第13期,1996年10月;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1996年第4期全文轉載
《中國的行政機構改革》(漢譯日,董成美著), 載日本《一橋研究》15卷1號, 1990年4月
迄今共發表論文(譯文)200餘篇
著作類:
《比較行政法——給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實證性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行政法Ⅰ[第四版]行政法總論》(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Ⅱ[第四版]行政救濟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Ⅲ[第三版]行政組織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法科學生讀本 邁入法學之門》(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法科學生讀本 法學進階之路》(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比較行政法——方法、規制與程序》(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參考書》(合主編,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日本國會》(獨編著),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行政法》(獨譯,[日]鹽野宏著,姜明安審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比較行政法》(合編著,副主編,撰稿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日本行政法通論》(獨著),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行政法專題研究》(合著,第二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政處罰實務全書》(副主編), 中國計量出版社,1996年5月版
《日本行政法》(合譯,第一譯者,[日]南博方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版
迄今共參加編寫各類教材20餘部
代表性項目
《給付行政法原理與民生行政研究》(08AFX00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重點課題 2008年)
《我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A0803)(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重大課題 2008年)
《北京地方旅遊法規范體系研究》(北京市旅遊局委託研究課題,2008年)
《北京城市建設管理法律體系現狀研究》(北京政府法制研究會委託項目 2008年)
《我國郵政行政復議制度研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委託項目 2008年)
《我國郵政行政復議的配套制度和相關制度研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委託項目 2008年)
《知識產權重大問題研究》(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委託項目 2008年)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模式研究》(國務院法制辦、信息辦委託項目 2006年)
《外國專業人才引進與管理立法研究》(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 2004年)
《國家科研項目監理的法學研究》(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軍口管理中心863項目2003年)
《規劃法制化問題研究》(國家計委發展規劃研究項目 2003年)
《政府規制與行政許可》(01SFB2028)(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 2001年)
《亞洲開發銀行「行政許可」課題研究》(國務院法制辦委託研究 2000年)
《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政府規制責任》(999-328004)(國家教育部資助年輕優秀教師基金項目 1997年)
《日本法律制度研究》(96JBY820006)(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 1996年)

5. 薛剛凌的獲獎情況

2006年榮獲「第五界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6年榮獲「2005~2006年度中國政法大學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6年《行政體制改革基本問題研究》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獎一等獎(論文)
2004年《行政訴訟原理》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02年《行政法理論與實踐關系研究》中國法學會一等獎(論文)
2001年《行政訴權研究》中國法學會二等獎(專著)
2000年《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部教材三等獎

6. 李永林的主要學術活動

(1)2014年12月12-14日,應邀參加中央編譯局西南政法大學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第二屆高峰論壇暨首屆全國博士後政治學論壇(全國博管辦、中央編譯局、西南政法大學聯合主辦),提交論文《大氣污染良法治理的進路》,並在「全球治理」分論壇做「風險時代國家行政職能拓展的合法性危機及其克服」的主題發言。
(2)2014年10月24-26日,應邀參加2014年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煙台大學法學院主辦)。
(3)2014年10月15-16日,應邀參加第九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北京),並做《大氣污染的法律治理:進展、問題及前景》的大會主題報告。
(4)2014年8月22-24日,應邀參加2014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鄭州大學法學院主辦),提交論文《人身損害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並參與單元討論。
(5)2014年8月25-26日,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論壇(呼和浩特),並參與相關議題討論。
(6)2014年5月12日,應邀參加慶祝北京大學法學院建院10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教師權利及其法律保障」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法學院主辦),並做題為《章程視野下的大學教師權利體系建構》的大會主題報告。
(7)2014年5年14日,應邀參加中國博士後天津項目對接洽談與座談會(國家博士後管理辦公室與天津市人民政府聯辦)。
(8)2013年10月20-21日,應邀參加2013年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教育部法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中南大學主辦),提交論文《司法考試背景下法學本科課程考核方式的變革》,入編年會論文集。
(9)2013年8月19-21日,應邀參加2013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年會(哈爾濱),提交論文《環境風險的契約規制》入編論文集。
(10)2013年7月24-31日,參加全國高校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級研討班(北京)研習。

7. 收入中國行政法學年會論文集的文章還能再發表么

視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如該論文集為主流資料庫收錄的(知網,萬方,維普),是不可能重復發表的;如未收錄,屬於內部資料或內部期刊,可繼續發表。

因為,你只需要知道,你所刊登期刊雜志是否為公開發行。

8.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的介紹

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成立於1985年8月,是我國行政法學研究的核心和中堅力量,致力法治國家建設和學術繁榮發展。

9. 哪裡有勞動報酬權的參考文獻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年 加入收藏 獲取最新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問題與政府對策研究黎泳宇 【摘要】:本論文研究了深圳市引發勞動爭議最多的勞動報酬爭議現狀,分別列舉了個人勞動報酬爭議和集體勞動報酬爭議案例,分析出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和研究了勞動爭議的理論和現狀及其成因,基於相關理論和數據,分析了目前全國及深圳市勞動爭議的狀況和特徵,並剖析了深圳市勞動爭議特徵形成的原因與對策。最後,論文對深圳市的勞動報酬爭議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勞動報酬爭議主要涉及工資總額爭議、剋扣拖欠工資爭議、最低工資爭議、加班費爭議等。目前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對侵犯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行為立法不完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不適應現實情況,審理周期過長、申訴時效60日很容易過期、收費不合理等;欠薪保障制度有待強化和完善;勞動監察執法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等。 全國勞動爭議的特徵為:勞動爭議總量和涉及人數持續上升;集體勞動爭議數量增長迅速;勞動報酬、保險福利和解除勞動合同案件仍是勞動爭議案件的焦點;勞動者一方申訴比例大且勝訴率高;經濟發達地區勞動爭議多;國有企業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數仍居首位。 深圳市勞動爭議的特徵為:勞動爭議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佔到全國勞動爭議受理案件總數的十分之一;呈現出各區勞動爭議立案數量差距很大的特徵;私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數居首位;民營企業佔到七成以上,大量涉及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外來勞務工集體爭議數量大,占廣東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勞動爭議案件原因構成與全國勞動爭議案件原因構成基本類似,有一定差異;勞動者勝訴比例高;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難度增加等。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特徵集中體現在:是數量引發最多的勞動爭議原因;勞動報酬爭議案件具集中性,涉及民營企業、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特區外外來勞務工上的勞動報酬爭議數量大,且多為剋扣拖欠工資爭議。論文進一步分析了勞動爭議原因多發在勞動報酬上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勞動關系雙方利益差異顯現化,勞動者的權利缺失;其主體原因是勞動關系當事人的法律意識、經營觀念和職業道德水平差;還有政府原因。論文從用人單位、企業經濟成分、行業劃分、行政區域劃分、勞動者等角度分析了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案件具集中性的成因。 針對深圳市的勞動報酬爭議問題,結合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特徵和成因以及深圳市實情,論文提出了相應對策:完善勞動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對侵犯勞動權刑事責任的追究, 【關鍵詞】:勞權 勞動爭議 勞動報酬
【學位授予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F244
【DOI】:CNKI:CDMD:2.2005.144198
【目錄】: 摘要7-9 ABSTRACT9-12 第一章 緒論12-17 §1.1 研究目的12 §1.2 本論文研究目標與意義12-13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13-16 §1.4 本論文研究內容與組織結構16-17 第二章 勞動爭議理論研究17-31 §2.1 勞權和勞動關系18-23 2.1.1 勞權18 2.1.2 勞動關系18-21 2.1.3 政府在勞動關系中的角色與作用21-23 §2.2 勞動爭議及其處理機制23-31 2.2.1 勞動爭議23-25 2.2.2 勞動爭議處理機制25-31 第三章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問題分析31-58 §3.1 勞動報酬爭議概述31-33 §3.2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情況分析33-39 3.2.1 工資總額爭議35-36 3.2.2 剋扣拖欠工資爭議36-38 3.2.3 最低工資爭議38-39 3.2.4 加班費爭議39 3.2.5 其他勞動報酬爭議39 §3.3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案例39-43 3.3.1 個人勞動報酬爭議案例39-42 3.3.2 集體勞動報酬爭議案例42-43 §3.4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政策缺陷分析43-58 3.4.1 對侵犯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行為立法不完善44-47 3.4.2 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現行的先裁後審模式存在弊端47-54 3.4.3 仲裁申訴時效60日易過期54 3.4.4 收費不合理54-56 3.4.5 欠薪保障制度有待強化和完善56-57 3.4.6 勞動監察執法效率不高57-58 第四章 深圳市勞動爭議特徵及其成因分析58-77 §4.1 我國勞動爭議現狀及特徵分析58-61 4.1.1 勞動爭議總量和涉及人數持續上升58-59 4.1.2 集體勞動爭議數量增長迅速59 4.1.3 勞動報酬是勞動爭議案件的焦點59-60 4.1.4 勞動者一方申訴比例大且勝訴率高60-61 4.1.5 經濟發達地區勞動爭議多61 4.1.6 國有企業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數仍居首位61 §4.2 深圳市勞動爭議現狀及特徵分析61-67 4.2.1 勞動爭議數量佔到全國勞動爭議受理案件總數的十分之一61-62 4.2.2 呈現出各區勞動爭議立案數量差距很大的特徵62-63 4.2.3 私營企業勞動爭議案件數居首位63-65 4.2.4 集體爭議數量大65 4.2.5 勞動爭議案件原因構成與全國勞動爭議案件原因構成基本類似65-66 4.2.6 勞動者勝訴比例高66-67 4.2.7 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難度增加67 §4.3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特徵及其成因分析67-77 4.3.1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特徵67-68 4.3.2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特徵成因分析68-77 第五章 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問題對策研究77-86 §5.1 完善勞動法律法規體系77-78 §5.2 增加對侵犯勞動報酬權刑事責任的追究78-79 5.2.1 增加侵犯勞動報酬權的罪名78 5.2.2 增加用人單位與公共行政管理者為侵犯勞動報酬權的刑事責任主體78-79 §5.3 將現有的勞動仲裁院逐步改造為勞動法院79 §5.4 延長仲裁時效至兩年79-80 §5.5 降低收費標准80-81 §5.6 擴大欠薪保障條例規定的范圍81 §5.7 完善勞動監察制度81-82 §5.8 大力開展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82-83 §5.9 建立企業內部勞動關系的協調機制83-84 §5.10 建立行政管理、勞資協調和權益保護協會三重網路84 §5.11 積極推動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承諾制度84-86 結論86-88 致謝88-89 參考文獻表89-91

10. 沈開舉的成就及榮譽

1984年以來,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開設了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國家賠償法學、比較行政法學等多門法學課程。教學效果優良,先後獲得鄭州大學法學院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鄭州大學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和鄭州大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的稱號。
參與撰寫學術著作近20部,其中主編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審定的高等學校統編法學教材《交通行政法》一部,個人專著《行政徵收研究》一部,主編《國家賠償法通論》、《行政處罰法通論》等著作五部。在《中國法學》、《憲政論叢》、《行政法學研究》、《人民日報》、《法制日報》等十幾種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承擔多項國家和省市的科研項目,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行政補償研究》一項,參與中國法學會項目《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法律機制研究》一項。2002年參加由應松年教授主持的《國家賠償法》修改建議稿起草工作,擔任三個起草小組中河南組召集人。2003年參加國務院法制辦委託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承擔的《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並擔任主要執筆人。承擔河南省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主持《河南省實施〈行政處罰法〉狀況及其對策研究》一項,參與2項。另外,還承擔《司法腐敗研究》、《行政責任研究》等鄭州市和鄭州大學項目各一項。
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1998年曾與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應松年會長、楊海坤教授組成中國行政法代表團赴韓國參加東亞行政法年會,並作了「中國行政訴訟現狀及其問題」的學術報告。1999年和2001年兩次參加大陸行政法代表團赴台灣進行學術交流,作了「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強制措施研究」等學術報告。近年來,多次應邀參加在北京、杭州、大連、海口等地舉行的中美、中英、中德行政法學術研討會。還多次應邀參加全國人大法工委舉辦的《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和《行政程序法》起草工作研討會。

熱點內容
以下法規性文件法律效力最低的是 發布:2025-09-09 20:47:25 瀏覽:309
法律援助月分解表 發布:2025-09-09 20:37:50 瀏覽:62
司考刑法歷年真題 發布:2025-09-09 20:21:20 瀏覽:175
行政法律關系屬於思想社會關系 發布:2025-09-09 20:16:18 瀏覽:662
職業農民政策法規 發布:2025-09-09 20:15:39 瀏覽:646
合同法最新發展論文 發布:2025-09-09 20:14:19 瀏覽:28
司法所安置幫教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09 20:09:52 瀏覽:930
新條令條例2018 發布:2025-09-09 20:09:00 瀏覽:26
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格式 發布:2025-09-09 20:02:19 瀏覽:67
小廠有沒有勞動法 發布:2025-09-09 20:02:02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