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解釋429條
1. 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哪兒有
最高人民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www
2003年11月9日 為正確理解和適用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現結合人民審判工作實際,對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若干具體問題解釋如下: 一、管轄第一條人民直接受理的
最高人民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6月29日由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由最高人民審判委員會第98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
刑事訴訟法(全文)
2006年3月29日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
刑事訴訟法解釋- 找法(Findlaw)
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若干問題第307條的
http://hi..com/chyc8501/blog/item/0d5e5548c855a42808f7ef18.html
解釋(02-14 ); ·《刑事訴訟法解釋》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02-14 ); ·關於(刑事訴訟法)第200條的規定的解釋(02-14 ); ·《刑事訴訟法》名詞解釋
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
2.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464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六十四條對分案起訴至同一人民法院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可以由同一個審判組織審理;不宜由同一個審判組織審理的,可以分別由少年法庭、刑事審判庭審理。
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由不同人民法院或者不同審判組織分別審理的,有關人民法院或者審判組織應當互相了解共同犯罪被告人的審判情況,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3. 刑事訴訟法解釋384條第三款規定
第三百八十四條原審人民法院審理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對原審被告人、原審自訴人已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再審案件,可以不開庭審理。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第四款
死刑執行的變更,死刑執行的變更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停止執行」和「暫停執行」。刑事訴訟法第251條規定,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7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在執行前發現裁判可能有錯誤的;(2)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懷孕的。上述前兩種情況下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命令才能執行;對於因上述第三種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4款規定,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暫停執行,報請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暫停執行」和「停止執行」的情形作了更為詳細的規定。第418條第1款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在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後、執行前,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暫停執行,並立即將請求停止執行死刑的報告和相關材料層報最高人民法院:(1)罪犯可能有其他犯罪的;(2)共同犯罪的其他犯罪嫌疑人到案,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3)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被暫停或者停止執行死刑,可能影響罪犯量刑的;(4)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5)罪犯懷孕的;(6)判決、裁定可能有影響定罪量刑的其他錯誤的。第418條第2款則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能影響罪犯定罪量刑的,應當裁定停止執行死刑;認為不影響的,應當決定繼續執行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命令簽發後、執行前,發現有上述《解釋》第41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的,應當立即裁定停止執行死刑,並將有關材料移交下級人民法院。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停止執行死刑的裁定後,應當會同有關部門調查核實停止執行死刑的事由,並及時將調查結果和意見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核。對下級人民法院報送的停止執行死刑的調查結果和意見,由最高人民法院原作出核准死刑判決、裁定的合議庭負責審查,必要時,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對停止執行死刑的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1)確認罪犯懷孕的,應當改判;(2)確認罪犯有其他犯罪,依法應當追訴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3)確認原判決、裁定有錯誤或者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需要改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准死刑,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4)確認原判決、裁定沒有錯誤,罪犯沒有重大立功表現,或者重大立功表現不影響原判決、裁定執行的,應當裁定繼續執行死刑,並由院長重新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5. 關於《刑事訴訟法解釋》265條
刑事自訴案件中的反訴,是指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人對自訴人與本案事實有回聯系的犯罪行為提出反控答訴。反訴同自訴是兩個獨立的訴訟,反訴案件與自訴案件是兩個獨立的案件。因此刑事訴訟法規定「反訴適用自訴的規定」。由於我國在審判程序上是二審終審制,二審一旦允許反訴,則因為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這就相當於剝奪了當事人對反訴之裁判的上訴權,變成了一審終審。
6.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268條適用於告訴才處理案件嗎
對於告訴才處理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專華人屬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六十八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及時調取。
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六十八條自訴案件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得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及時調取。
7. 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二百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二內百二十二條 法庭審理容過程中,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應當提供證人的姓名、證據的存放地點,說明擬證明的案件事實,要求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理由。法庭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並宣布延期審理;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並繼續審理。
延期審理的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延長審理期限。
人民法院同意重新鑒定申請的,應當及時委託鑒定,並將鑒定意見告知人民檢察院、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8. 刑事訴訟法解釋 261條 262條
因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刑事是基礎,要根據刑事判決來進行民事部分版的判決。
二百權六十一條規定的情形,民事部分已經生效,所以要按照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而此時刑事二審已經在進行,那麼刑事的二審一定會先於附帶民事部分的審判監督程序完成,附帶民事的再審就可根據刑事判決結果作出。
二百六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中,如果刑事部分再審,有可能會對民事部分造成影響,所以在對刑事部分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時,要將附帶民事訴訟部分與刑事部分一並審理。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42條是什麼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9)刑事訴訟法解釋429條擴展閱讀
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也就是說,申訴人提供了人民法院在審判時沒有掌握的事實材料,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對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了錯誤。一個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在認定上發生錯誤,就可能影響對整個案件的判斷,這就需要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
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引用法律出現錯誤。引用法律錯誤即判決、裁定所引用的法律包括條款、有關司法解釋時出現錯引;定性定罪錯誤,就是判決、裁定混淆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及一罪與數罪的界限;判刑錯誤就是判處的刑罰超過了法律規定的輕、重限度,如輕罪重判、不應該適用附加刑的適用了附加刑或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未從輕減輕處罰,甚至應當從輕的作了從重處罰等情況。
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的法官是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執法人員,法官在審判案件時,應當清正廉明,忠於職守,秉公辦案,如果法官在辦理案件時,存在利用職權貪污贓款、收受當事人的賄賂,或者出於私情故意曲解法律,公然違背事實和法律規定等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所作出的判決、裁定不僅違反了審判原則,而且也可能是不公正的,理應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