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食品安全
A. 食品安全法屬於什麼法
食品安全法屬於行政法類型的法律。
食品安全知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超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的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食品安全制備10條原則如下:
1、選擇經過安全處理的食品。
2、烹調食品要徹底加熱。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貯存。
5、經貯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復洗手。
8、注意保持廚房用具表面清潔。
9、防止昆蟲、鼠類和其它動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潔凈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
(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B. 食品安全法對於吃出蟑螂怎麼賠償
《食品安全法》實行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消費者可以要求支付損失3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
具體內容如下:
2015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自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黃薇介紹,新法修改力度非常大,從原來104條增加50條變成154條,對八大方面的制度構建進行了修改,並明確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
(2)行政法食品安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
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C. 魚檢測不合格處罰依據
法律分析:處罰依據是食品安全法、行政法和刑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
(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D.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於食品安全行政處罰法律適用有關事項的通知
總局辦公廳關於食品安全行政處罰法律適用有關事項的通知
食葯監辦法函〔2016〕66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體現了中央有關食品安全工作「四個最嚴」的要求,提高了對違法行為罰款的起點。近期,有些地方就如何准確理解《食品安全法》有關條款,嚴格依法行政等問題,希望進一步明確有關法律適用意見。經研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食品安全法》是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及其監督管理的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是規范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及實施的基本法律。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具體執法實踐中,應當綜合運用《食品安全法》和《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切實做到處罰法定、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二、《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嚴重違法和一般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作出了不同的規定,各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制度,統一執法尺度,避免畸輕畸重。
三、《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明確了以下四種可以給予行政處罰從輕、減輕的具體情形: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以及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同時,該法還規定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可以按照上述從輕、減輕及不予處罰的規定執行。
四、《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同時,第一百二十七條又規定,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等的違法行為的處罰,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執行。各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推動地方立法工作步伐,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6年11月29日
E. 食品安全法屬於什麼類型的法律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8年發布的《中國的法制建設》白皮書附錄文件,中國現行有效法律分類目錄之規定《食品衛生法》屬於行政法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