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停職待崗勞動法中規定有工資不

停職待崗勞動法中規定有工資不

發布時間: 2022-01-10 18:29:53

1. 求助:關於待崗勞動法是否有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非因勞動者原因停工、停產、歇業,在勞動者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其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各省規定支付生活費。 用人單位支付生活費的,必須同時承擔應當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2. (勞動法)被公司停職待崗!

1.關於待崗抄這點,公司比較主動一襲些,投訴很難,公司可以以經營困難、員工不勝任原崗位等理由來實施這個待崗政策的,支付了最低工資標准就是合法的,很難爭取

2.你倒是比較好爭取,沒有簽合同和交社保的

你可以要求單位從你工作的次月開始支付你雙倍工資(最長11個月),工作滿1年,還沒有簽合同,那麼視同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你打算離職(工作滿1年之前,也就是視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成立之前),那麼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工作滿半年不滿1年,補償1個月工資,沒有簽合同,雙倍賠償也就是2個月,計算標準是你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實得工資,還要給你從工作之日起補交社保

剩下的就是證據了,工資條、工作證、考勤記錄等,只要你能證明勞動關系和時間,單位必須給你應得的賠償

3. 員工在家待崗是不是勞動法支付工資

員工在家待崗,勞動法沒有規定支付工資的標准,但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如果不是因員工的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的,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公司需要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准來向員工支付工資等。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一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4. 勞動法規定待崗

摘要 待崗是指用人單位停工停產,員工處於等待恢復生產後上崗的意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待崗是指職工在與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前提下,離開原崗位,並且暫時不安排新工作崗位的情形

5. 員工在家待崗,勞動法有支付工資標准嗎

用人單來位因生產經營源暫時困難安排職工待崗,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降低工資支付標准,但是不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協商不成的,雙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照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 1994 480號)第12條規定: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6. 勞動法 待崗怎麼算工資,單位這樣做違法嗎

一、公司訂立的辦法不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執行時你可以提出書面離職申請,並要求依法補償,公司如不給可申請勞動仲裁;不符合勞動的規定的條款有下:
1、勞動合同法中沒有停薪或扣薪待崗的規定,單位未提供勞動條件令員工待崗而未解除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薪資標准發放月工資;
2、因員工在試用期後不勝任工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按工齡支付員工補償,你可以在辦理手續交接時領取一個月的經濟補償和剩餘工資。單位不支付可以申請仲裁。
二、自用工之日起企業應依法為你繳納社會保險(前提不是實習生),如果企業未繳納,你可以要求單位補繳(一般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執行,因為單位可能將你的勞動合同的簽訂時間寫成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建議取消該要求);你還可以以此為由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申請仲裁。

7. 勞動法待崗工資有哪些規定

勞動復法待崗工資按照雙方新制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

拓展資料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第四條: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經濟法買教材還是輕一 發布:2025-09-07 12:35:08 瀏覽:134
法律碩士幾月開始復習法理學 發布:2025-09-07 12:32:59 瀏覽:692
電子版錄用通知無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7 11:52:26 瀏覽:23
武漢勞動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07 11:51:37 瀏覽:392
哈爾濱市規劃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7 11:51:36 瀏覽:216
四川對廣場舞立法 發布:2025-09-07 11:51:35 瀏覽:89
民政局蓋章的離婚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7 11:28:15 瀏覽:400
道德經解廣文 發布:2025-09-07 11:23:30 瀏覽:845
銷售偽劣產品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07 11:21:53 瀏覽:148
公司法pdf下載 發布:2025-09-07 11:14:42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