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每個單位都會實行勞動法嗎

每個單位都會實行勞動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1-11 17:54:07

1. 為什麼這么多的企業都不按勞動法規勞動法是否沒用

勞動法有用。

不按照抄勞動法執行的大多都是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工廠的生產規模小,員工數量也比較少。所以當工廠接到比較大的訂單時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迫於無奈只能讓員工加班加點趕工期,完成任務。而這就很容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

其次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保險。每個員工都繳納保險,這對於一個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很多企業為了減少成本,便選擇違反勞動法規定,不為員工買保險。

(1)每個單位都會實行勞動法嗎擴展閱讀:

勞動法注意事項:

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的。注意在計算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時,不應扣除勞動者依法享有的醫療期時間。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

2. 國家下屬單位都不實行,勞動法!非得告嗎

保險沒有~不太可能吧,膽子也太大了
如果連社保都沒有,到勞動局投訴一下夠他煩的啦

3. 每個廠的勞動法都不一樣嗎試用期也是廠里說的算嗎

不是
勞動合同法是統一的,只有一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一年期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勞動合同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超過2個月,勞動合同三年以上及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6個月就是上限,單位在對應合同期的試用期內,必須做出是否錄用,並給與理由,如單位方面無法給出合理理由而拒絕錄用的,員工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權益。
至於個別地方一些不正規的單位,違規使用試用期等情況,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具備用工資質,但因為考慮綜合因素而違規使用試用期的,如果確實是試用期過長損害員工利益,員工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投訴;當然,如果單位確實要用你,日後也給你參保,月長石個人建議可以暫忍一段時間,只要不是太長,畢竟一分穩定的工作也不容易找;另一種則是黑作坊,即無用工資制的小單位,本身用工就不合法,即便是違規用工,日後雇員權益也很難保證,因為用功不合法,不受勞動合同法保護,日後出現糾紛只能以一般僱傭關系,真正產生糾紛只能通過調解或訴訟解決。因此,碰到黑工廠,黑作坊之類要堅決說:不!而且可以考慮向工商部門舉報。

4. 為什麼很多企業不遵守勞動法

一、因為很多企業認為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住員工,他們認為自己會比員工高人一等,只要是公司的規定,那麼員工都必須選擇接受。

其實996工作制就是一個典型的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但是還是由企業的高管在公共的場所聲稱996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管理模式。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宣傳方式會讓其他的小企業學習,好一點的企業在九九六的基礎之上,會給予不同程度的加班工資和福利待遇。但是其他的小企業只是免費的996工作制,這會讓更多的求職者苦不堪言。大規模的勞動違法行為泛濫,也就讓大家適應和默認了這種違法行為。

5. 勞動法是必須要執行的嗎為什麼好多單位不執行

首先是」權大於法」在就是做為個體的人也沒有維權的意識.法律意識也很淡薄,對自身遭專到的屬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也是敢怒不敢言.更何況真遇到次事的發生,即便你想到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誰又能幫我們這些人呢?.勞動部門就是做個樣子的,和工會沒什麼區別,都是些裝飾性的機構,中看不中用.苦命的人們都忍耐著吧,沒准在過一百年會執行的.

6. 什麼單位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勞動法調整的單位都實行嗎45

「帶薪休假」呼聲再起

提起五一、十一、春節三個「黃金周」,人們的心情苦樂參半———樂的是終於可以有一段時間來兌現自己的旅遊計劃,苦的是從長途乘車到景點觀光處處人滿為患,出行旅遊質量下降、價格飛漲不說,景點也只能走馬觀花。哈爾濱的一部分市民甚至把五一出行說成是「被迫離家出走」———黃金周出行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如果不在長假期間出行,他們很難再覓假期。人們不得不對黃金周的「熱」旅遊進行理性的冷思考,「帶薪休假」的呼聲再起。

帶薪休假的說法,在國內很早就已提出。1991年國務院下發了恢復休假制度的通知,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更是明文規定國家實行帶薪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年假。可是,無論是於法於理都有必要實行的制度,卻遲遲難以落實。究其原因,一方面《勞動法》雖有原則規定,但沒有出台相應的實施辦法,也沒有規定如果不實行的話應該受到怎樣的處罰,所以,很多單位對此不予重視;另外是觀念上的問題,如果實行帶薪休假,加上公眾假期,職工一年可以享受120多天的假期,有些私營老闆認為「我付全年的工資,憑什麼讓職工三分之一的日子歇著」,於是就不允許職工休假。

其實,帶薪休假是勞動者一項重要的權利,按照國際慣例,帶薪休假應該和月薪、獎金、年終分紅等現金報酬一起寫進勞動合同。在中國,勞動者對休假的重視程度很有限,休假在很多情況下被打了折扣,甚至轉化成補貼或加薪,就是被「犧牲」掉了通常也不敢提出異議。

帶薪休假還有多遠?大家談:想「休假」不容易

帶薪休假還有多遠?

有人說,集中休假制度給生態、文物、遊客及相關服務行業工作人員帶來了「劫難」。2004年「五一」期間,敦煌研究院對遊客參觀藏經洞過程中的行為進行了監測,發現在18212人的總參觀數中,有708人觸摸了壁畫,占參觀總人數的3.9%。文保專家們尖銳地指出,集中的參觀人流與文物保護較高的環境要求形成了尖銳的矛盾,黃金周無異於給文化遺產帶來了一場「劫難」。

「帶薪休假」呼籲機關、企事業單位在法律的框架內靈活機動地對勞動者休假做出安排,製造出自己的黃金周,從而為現行的黃金周分流。有專家提出,彈性的帶薪休假是取代黃金周的最好選擇。在帶薪休假制度下,勞動者可以自己安排假期,仍保證有相對較雙休日更長的休息假期,就能保持旅遊消費的增長,又能錯開供需矛盾高峰。

大家談:想「休假」不容易

公司雇員這類打工族自不必說,如果揣摩不透老闆心思貿然休了假,那等著你的很可能是丟了飯碗--休假得老闆「良心發現」。即便是休假制度執行多年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想無牽無掛地享受休假同樣是奢望。

沒錯,單位年年都動員、鼓勵員工休假,然而真的執行起來,限制條件不少,得靠自己去梳理,去協調。「只要能把工作安排好……」這是「休假」前面最常見的定語。比如,現在員工都是定崗定責,一個蘿卜一個坑,你休假離開了,就得同事幫忙補你的缺。於是,休假就一定要欠人情,因為別人為你做了分外的事。當然,如果有條件,你也可以把休假期間的工作提前做了,但這種「預支」往往會不盡如人意。於是,就有了許多人「有假不敢休、有假不好意思休」的尷尬局面。而且,即使勉強休了假,一個原本應該連續享受的完美時間也經常無奈地被分割得七零八碎。

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著完善的休假制度,享受假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內容。義大利人每年平均休假長達42天,相對較短的英國人和法國人年平均休假也有28天和37天。前不久,德國財長佩爾。施泰因布呂克號召德國人犧牲假期,竟招致激烈批評,甚至出現要求其辭職的聲音。可見,休假在他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

應該說,能否充分享受法律賦予的「休假權」,是衡量一個政府執政人性化程度的重要尺度。作為福利制度的一部分,據說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符合國家規定的休假制度。然而,如果一個制度不能惠及絕大多數人群,就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最近讀到一則新聞,說美國一些大公司為「迫使」員工盡可能充分地休假,竟然採取在假期歇業的極端做法;如果員工沒有休完假就回到公司,公司電腦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其離開。美國人的做法也許並不適合我們的國情,但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路:光有一個制度框架是不夠的,必須填充進真能讓人們休成假、休好假的實實在在可以操作的配套辦法,否則「休假權」對大多數人就只是「空頭支票」。

能不能休假看工作需要

盡管國家有相應規定,但從采訪反映的情況看,對於帶薪休假,國企、外企、私企的態度不盡相同。

國企:一個蘿卜一個坑

小崔是某國有大公司的一名職員。記者給他打電話向他了解情況,正趕上小崔在休探親假。小崔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兩年沒有休探親假了。由於未婚,小崔的休假主要以探親假為主。

外企:技術人員休假難

小陳是記者的一位朋友,供職於一家外企公司,從事技術工作。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公司的崗位時刻離不開小陳,因此小陳一直沒有休過帶薪年假。最近小陳家裡裝修,小陳本想休年假回家照應,結果又未能如願。 小陳的年假已經攢了很多天沒有休過了 。

私企:假期最少

李女士是一家建材公司的會計。這家建材公司規模不大,是一家私企。相比國企、外企的員工,李女士的假期是最少的。公司根本沒有帶薪年假,而且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五一」、「十一」、春節的假期,還要看情況才能決定休多少天。如果公司事情多,那節假日的假期也要泡湯了。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對於這樣的安排也很無奈。現在的私企一般都是這樣,自己為求一個工作不容易,也就沒有過多地追究。如果自己突然有急事,單位也會照顧。在作息時間上,也不像國企、私企那麼嚴格。

7.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單位都不執行勞動法

因為嚴格執行勞動法對於一些用人單位來說壓力太大,但這並不可以成為內違反勞動法的合法理由。容存在違反勞動法的情形,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維權。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8. 中國的勞動法對於國內所有的企業或工廠用人單位都適用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專人單位)與勞動者屬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9. 勞動法里的試用期是不是每個單位和公司都應遵從的

看了看你說的。
1、法律對試用期有嚴格要求: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很顯然,這家單位是在變相的拖延。
2、《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而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繳納社會保險等5險一金是法定義務。也就是說,即使你仍在試用期,即使你是臨時工,公司也應該為你繳納社會保險等。
所以,這單位做法不合法。
但是以考試來定是否轉正,這個沒問題。每個公司都有公司的制度,可以通過考試來衡量工作人員能否勝任一些工作。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什麼時候實施 發布:2025-09-06 17:32:01 瀏覽:197
法治與愛護 發布:2025-09-06 17:15:15 瀏覽:940
立法解釋的溯及力 發布:2025-09-06 16:47:28 瀏覽:824
跨考翻譯碩士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06 16:46:43 瀏覽:516
2016最新司法解釋刑九 發布:2025-09-06 16:35:57 瀏覽:485
溧陽法院拍賣信息 發布:2025-09-06 16:24:54 瀏覽:255
預防接種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06 16:23:28 瀏覽:1
國際經濟法貿易 發布:2025-09-06 16:22:00 瀏覽:963
合同法解除撤銷訴訟時效時間 發布:2025-09-06 16:02:31 瀏覽:213
香港4大律師 發布:2025-09-06 15:56:34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