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契約勞動法pdf
㈠ 誰知道勞動法是怎樣規定契約補償工人的
勞動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者工作一年補償1個月工資,半年以上的按一年算,不內滿半年的按容辦年算。你剛好1年半,應該按2年工作時間補償即補你2個月工資,別聽老闆忽悠你們。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㈡ 去印度尼西亞打工怎樣和他們簽勞動合同
【1】你想去印度尼西亞打工。
【2】應該熟悉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回,
【3】你應該熟悉他們國家的勞動法,以維護答自己的利益。
【4】應該知道我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的聯系方式,以後有難以解決的問題,
求得使館工作人員的幫助。
【5】我可以把《印度尼西亞勞動法中文版》發給你,你可以點擊學習,
你要認真去看,仔細研究。
【6】資料來源:網路文庫。
㈢ 勞動法方面的問題請教大家,謝謝
1.若該公司無理由開除我,時間就定為3月1日好了,我可以爭取到多少補償?
如果單位吾理由開除你,你可以獲得一個半月的經濟補償。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原來一年合同到期後單位沒有續簽而在單位繼續工作,則從第二個月其應支付雙倍工資。
因此,如果單位在3月1日解除勞動關系,你可以得到的補償是二個半月的經濟補償。
2.若公司已我上班時間聊QQ等違反公司規則的理由開除我,且情況屬實,我又可以爭取什麼補償?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只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單位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是,你的聊天行為是單位制度所禁止的,且已經達到「嚴重的程度」。關於嚴重程度的判斷,應根據聊天對你工作的影響程度判斷,如果在空閑時、對工作影響不大且單位未就聊天進行過警告的,個人認為不應認為嚴重違法單位規章制度。
3.之前為期一年的合同已經遺失,對我現在爭取補償有無影響?若合同有「無意外,此合同將順延一年」諸如此類的條款,是否在法律上有效?還是一定需要另外一份有本人簽字,有效期從09年開始的新合同?
合同遺失影響不大。順延的約定應有雙方認可的意思表示,一般應在合同後面有續訂的格式條款,但需要雙方簽字。因此,不能依據「無意外」假設來斷定合同順延。
4.我一直在該公司駐外地辦事處工作,若屆時出現勞動糾紛,我應該向何處的勞動部門尋求幫助,步驟是怎麼樣的?
按照法律規定,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因此你可以選擇進行仲裁。
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你即可以向勞動監察反映。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到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5.若上述1,2任意一種情況成立,但是公司不能給予法律上所規定的補償,我爭取到機會有多大?上海有無其他不一樣的條款?
關鍵看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如果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你應該能取得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
㈣ 求助!誰有《勞動法條文》新釋新解的電子版
量一量那短短的一會兒,
他會想起他的村莊,不知道
魚扭動著試圖逃回水裡去
弦斷之後,沒有人去修
我來是為了看一堵堵牆
這一切只是在他眼中哈哈
㈤ 印度有沒有勞動法求主要內容、比如說對最低工資的規定,還有對於加班有沒有什麼政策。
有勞動法,具體還真不清楚
㈥ 新勞動法下與外服簽合同的區別
1、新勞動法下與外服簽合同的區別,從法律規定的基本權益上講,都是一樣的,只是不是公司正式員工,有些公司的福利可能沒有,賠償也是一樣的,大公司通常會給正式員工比法律規定更高的賠償,而外服只能給法律規定的賠償。
2、外服通常與勞動部門關系硬,所以,勞動者仲裁不容易成功,但外服不會違反勞動法的,這點一般也不會有大的問題。 企業不與員工直接簽合同,也怕勞動糾紛影響企業形象。
3、外服就是通常所說的勞務派遣公司,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4、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6)印度契約勞動法pdf擴展閱讀:
1、新勞動法: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2、外服簽合同是: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的規定。
3、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並依需要將派遣制員工派往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參與不同的工作。
㈦ 幫朋友問一個勞動法相關問題
1.可以拒絕,可以主張解除勞動合同,這種解除仍然可以獲得經濟補償金。若不想離職,只能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當然也可以向勞動保障局進行投訴。
《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四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不能進行勞務派遣,因為你朋友本身就是該用人單位的職工,只有其他用人單位才可以進行勞務派遣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或者其所屬單位出資或者合夥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的,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的不得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
第三十五條
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㈧ 高分求解-《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應用-問題
1、若不屬於服務期或競業限制違約就自動失效,但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勞動合同法》(下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條)
2、只要終止條件合法就行。
3、可以,合同期滿勞動合同終止。但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四十四條)
4、是,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十四條)
5、對。屬於默認續約。
6、可以延長第一,二簽的期限。其實用人單位也不需太擔心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處勞動合同也不是「終身制」的,在法律規定的條件或是雙方協商約定的條件出現時,用人單位同樣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7、當然算。
8、視為已經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雖然已經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並不代表用人單位已經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第八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資。」 所以合同到期留用的還是快點續約吧 :)
9、《勞動合同法》未對此作出規定。
10、如08年前的合同 未載明工作地點,一般以長期工作的地點為准,最好在勞動合同上註明可能會調動的工作地點,讓勞動都有心理准備,知道有可能會調到這些地方工作。(十七條)
11、不能這樣認為。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在勞動法的基礎上,刪去了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內容,同時增加了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職業病危害防護等內容。
而「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是一個兜底條款,考慮到有些法律、行政法規中也有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的規定,同時為了便於與以後頒布的法律相銜接,這有利於對勞動者的保護。
12、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這里存在著按哪一個標准執行的問題,正確的理解應當是條文里兩者相比取其高。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二十條)
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需注意的問題:
a、依法設定試用期限,
b依法設定試用期工資,
c用工超過一個月不簽合約支付雙倍工資,
d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要有合法理由證明不符合錄用重要任務,等……
13、可以,不違法,但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14、要支付經濟補償,因為雙方已經存在勞動關系。違約金只能約定服務期和競業違約
15、依照四十一條是可以的,但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16、上月工資,包括福利,津貼,崗位績效獎金。
17、賠償金已經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了,不需再支付經濟補償?
18、要 。
19、可以解除、終止;一樣。
20、08年1月1日起按《勞動合同法》規定計算,08年前部分按當時有關規定執行。(九十七條)舊的《勞動法》也是要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勞動法》下合同到期不續約不用支付經濟補償,而《勞動合同法》就要。你說的這種情況兩都就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1、從入職日起算,同上題,分兩段算。
22、同上
23、同上
24、同上
25、同上
26、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一般認為就是一些非長年穩定需求的工作崗位。具體的工作崗位則授權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制定,勞動行政部門正抓緊制定。
使用勞務派遣用工的,有何法律風險?在三方權利義務明確之後,三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各自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有違反則按照約定規定承擔責任;約定不明確的,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作為共同僱主承擔連帶責任。
27、一是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
二是集團公司與下屬公司的關系,
三是也可以理解為具有關聯性質的公司關系。
28、由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依法約定試用期。
29、可以。
30、可以。
31、這個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完的,把分給我吧,保證另設篇章詳細教你!
花了我一個上午的時間了,希望能幫到你啦!
㈨ 誰有印度勞動法的中文版。
哪些行業的外國投資在印度受到稅收等政策扶持?印度勞動法和就業法律的特專征什麼?近期,屬印度各邦對勞動法進行了哪些有利於外國投資的修訂?
日前,在走出去智庫和長江商學院主辦、全球勞動法聯盟(L&E Global)聯辦的「全球投資並購——海外員工安全和勞動爭議風險管理」論壇上,全球勞動法聯盟的成員所,來自印度知名的RDA Legal律所合夥人Avik Biswas,分享了印度產業和勞動法問題的觀察,並給中國企業赴印投資提出了實務建議。
㈩ 勞動法中"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什麼樣的勞動合同
需要一次性支付相應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雖然《勞動合同法》第版46條第5項明確了勞動合同終止需支權付經濟補償僅適用於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排除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對此做出了完善,其第22條規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