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合同制

勞動法合同制

發布時間: 2020-12-20 09:28:49

㈠ 關於合同工勞動法

如果是子公司的話可以要求單位支付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勞動合同終止: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㈡ 勞動法對政府聘用合同工的待遇

勞動法對政府聘用合同工的待遇如下: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內動報酬的容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2)勞動法合同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需要注意的是,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設定的。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㈢ 《勞動法》規定合同工享有哪些待遇

1、勞動者有平等就業的權利:上什麼崗位拿什麼工資,實現同工同酬。
2、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勞動者付出勞動,依照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而及時足額地向勞動者支付工資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違反義務,勞動者可以依法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
3、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我國勞動法規定的休息時間包括工作間歇、兩個工作日之間的休息時間、公休日、法定節假日以及帶薪休假、探親假、婚喪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任意延長勞動時間。
4、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按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5、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職業技能培訓是指對准備就業的人員和已經就業的職工,以培養其基本的職業技能或提高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教育和訓練。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社會保險是國家和用人單位依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對具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暫時失業時,為保證其基本生活需要,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疾病、年老等是每一個勞動者都不可避免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
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爭議指勞動關系當事人因執行勞動法或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引起的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雙方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分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

㈣ 《勞動法》規定:多少年的合同工可以轉為正式工

1、現在沒有臨時工、正式工的區分了,只要在單位從業,都是合同制職工,只有有固定期限回和無答固定期限之分,有固定期限又有合同期長短之分。

2、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但多數單位還保留著原「正式工」和「臨時工」的觀念和潛規則,主要表現在:薪酬待遇不同、保險福利不同、可上崗位不同等。

3、《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頒布後,少數單位開於意識到這種潛規則的法律風險,也開始在逐步調整制度,通過各種考試、考核消除這些差別;但多數單位還在我行我素,置國家法律於不顧。

4、要打破這種潛規則,主要靠勞動者本身要有法律意識,拿起法律武器,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維權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看薪酬待遇。是否與同崗位的「正式工」同酬,績效考核的差異除外,薪酬是否存在絕大差距。

二是看保險福利。國家規定的五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是否建全,是否與正式工同等水平;單位的各種福利是否一視同仁。

三是看上崗權利。與你同學歷、同專業、同資歷者所從事的崗位是否對你等有所限制。
如果三個方面都沒有差別,你也就算是「正式工」了,否則,行使你的合法權利。

㈤ 勞動法事業單位合同工是怎麼規定的

事業單位來聘用制單位和員自工受勞動合同法約束。
事業單位聘用制,即事業單位與職工通過簽訂聘用合同,確定雙方的聘用關系,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其基本特徵是科學設崗、平等競爭、全員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
1.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幾類不適用的人有:
(1)公務員、執行公務員制度的勞動者;
(2)現役軍人;
(3)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
(4)家庭保姆。

㈥ 最新勞動法關於合同制工人工資標准怎樣發

按合同中約定的工資及發放方式支付工資。

㈦ 請問勞動法是為單位或是合同工呢

勞動法是有國家規定的哈,針對於正式單位或者是有簽正式合同的啊,這些有是有界限的,如果你要用嘴說沒有書面形式的合同啊。是不生效的啊?

㈧ 勞動法 對合同工能否享受正式職工的待遇 有何規定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享有的待遇:
1、勞動者有平等就業的權利:
2、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3、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
4、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熱點內容
關於民法題 發布:2025-05-16 17:26:41 瀏覽:228
日本行政法發展歷史 發布:2025-05-16 17:25:35 瀏覽:821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發布:2025-05-16 17:20:20 瀏覽:392
企業經營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7:19:38 瀏覽:547
65歲老人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6 17:17:30 瀏覽:302
北京律師徐清什麼 發布:2025-05-16 17:03:12 瀏覽:67
經濟法的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16 16:44:55 瀏覽:726
學民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6 16:31:51 瀏覽:351
法院轉場素材 發布:2025-05-16 16:23:00 瀏覽:227
注會經濟法2014年各章分數 發布:2025-05-16 16:20:26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