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教程
1. 求林鴻潮201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音頻和講義,主要是2012 眾合專項教程林鴻潮行政法音頻。其他的也可以啊!
送份包含2012所有司考資料的網址給你。見92xxxxxx63的郵件
2. 跪求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法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答案(中國城市出版社)
hao nan
3. 誰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教程
www.1488.com
中法網
4. 選擇復議原則在行政法於行政訴訟法教程的哪部分
我的教材中,涉及行政復議的在「監督行政」和「行政訴訟法概述」章節。行政復議原則有:一,合法原則。二,公正、公開原則。三,及時、便民原則。四,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原則。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考試中…求大神指點第七大題分析題~
好蒙,看不清
6. 朱維究的著作
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監察幹部崗位培訓系列教材)(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2.《行政法學總論》(合著),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3.《行政訴訟法原理》(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4.《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教程》(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5.《海峽兩岸關系政策與法律研究》(獨著),海峽學術出版社92年10月版;
6.《政府法制監督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監督機制》(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7.《行政行為的司法監督》(獨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8.《中國民主政治法律化研究》(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9.《新中國行政管理簡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0.《行政法在中國》(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與領導幹部談中國行政法治》(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2.《中國民主政治法律化探究》(獨著) 2003年4月版
13.《政府權力運籌學》,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海峽兩岸關系與政策法律研究》,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10月
15.《大陸公法學精要》,海峽出版社,待出版
7. 應松年的個人作品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法律制度研究/應松年,2004-10-1版
四國行政法(外國行政法叢書)/應松年,2005-11-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解讀(VCD)/應松年,2005-6-1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應松年,2005-3-1版
當代中國行政法(上/下)/應松年,2005-1-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輔導講話(VCD)(4片+1書)/曹康泰應松年,2004-4-8版
公共行政學/應松年馬慶鈺,2004-1-1版
行政許可法的理論制度解讀(法學論叢)/應松年楊解君,2004-1-1版
行政法新論/應松年,2004-1-1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教程(面向21世紀法學案例系列教材)/應松年王成棟,2003-10-1版
行政組織法研究(行政法學系列叢書)/應松年,2002-10-1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條文釋義與理解適用/應松年,2002-7-15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實用手冊/應松年,2002-7-15版
行政訴訟法學(修訂第2版)(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應松年,2002-1-1版
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應松年,2001-5-1版
2001年律考復習指導教材之四-輔導專家手記/應松年,2001-5-1版
2001年律考復習指導教材之三-命題陷阱解析/應松年,2001-5-1版
2001年律考復習指導教材之二-內容結構圖解/應松年,2001-5-1版
2001年律考復習指導教材之一-常考法條剖析/應松年,2001-5-1版
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應松年,2001-3-1版
外國行政程序法匯編/應松年,1999-1-1版
行政訴訟法及相關配套司法解釋適用手冊/應松年,2000-5-1版
行政復議法講話/應松年,1999-5-1版
行政復義法例解與適用/應松年,1999-6-1版
比較行政程序法/應松年主編,1999-1-1版
行政法學新論/應松年主編,1998-6-1版
行政訴訟法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應松年,1994-7-1版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二十五講:行政許可與行政強製法律制度 /應松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二十三講: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應松年,,
依法行政論綱 /應松年,,
論行政強制執行/應松年,
法院能否審查責任認定書 /應松年,
中國的行政法律制度 /應松年,
論行政強制執行 /應松年,
行政處罰立法探討 /應松年,
依法行政論綱 /應松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 /應松年,
中國行政法和行政法學的發展 /應松年,
《行政法概要》(1983)
《行政管理學》(1986年、1990年,全國行政學著作一等獎)
《行政法總論》(1985年,北京市社科優秀成果獎)
《行政法學》(1989年,統編教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詞典》
《行政訴訟法學》(1991年,統編教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1989年,北京社科優秀成果獎)
《公務員制度基礎》(1990年)
《行政訴訟法學》(1994年司法部規劃教材)
《行政訴訟實用大全——法官手冊》(1992年)
《行政行為法》(1993年,七五國家社科重點課題,人民出版社)
《國家賠償法研究》(1994年,八五法學會重點課題,法律出版社)
《中國走向行政法治探索》(1997年,方正出版社)
《行政法學新論》(1998年,方正出版社)
《比較行政程序法》(1998年,中國法制出版社)
《外國行政程序法匯編》(1999年,中國法制出版社)
《國家公務員法學讀本》
8.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程》 /皮純協 主編 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電子書
有pdg的,第一版
9. 急請教!!!各位律師及知道的朋友!!!請問起訴要進行哪些步驟要非常詳細的!!!十分感謝!!!
起訴時應注意的事項
打官司的第一步——起訴起訴,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告狀,下面我們就告訴您一些起訴方面的相關內容。 當事人的起訴並不必然引起訴訟程序的開始,法院對於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則裁定不予受理。那麼什麼才是符合條件的起訴呢?起訴要找對人 所謂找對人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您要告狀,您得首先成為合格的原告;另一方面,對方得是合格的被告。案件中的原告、被告要符合那些條件呢? 首先,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比如說:您父親的私房長期被他人租住,而您要結婚急需住房,於是您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騰房,法院就不會受理,因為,您 不是房產的所有人,不符合作當事人的條件,作為當事人,應該符合以下特徵:
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如果以他人的名義參加訴訟,則是訴訟代理人身份,而不是當事人。
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也就是說為自己的民事權益而參加訴訟的,法院保護的民事權益屬於自己管理、支配。
其次,告狀必須有明確的被告。「明確的被告」是指:一是被告的基本情況要清楚,如公民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住址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要明確、具體。二是指控對象要實際存在,已死亡的公民或已注銷的法人單位不能作為當事人。
起訴要找對門兒 您要起訴,想到法院討「說法」,首先,您這事得歸法院管,凡是根據法律規定屬於法院產管的案件,法院必須受理、審判,想不管都不行;凡是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就不能行使審判權,想管也管不了。民事糾紛種類繁多、數量巨大,訴訟並非解決民事糾紛的唯一途徑,此外還有人民調解、仲裁等。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主要有以下幾類:
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財產所有權、債權、著作權、人格權、身份權等案件。
因婚姻家庭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離婚、贍養案件等。
因商事關系發生糾紛的案件。如票據、股東權益案件等。
因經濟關系戶發生糾紛的案件。如各類合同案件等。
因勞動關系發生糾紛的勞動爭議案件。如開除、辭退案件等。
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如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案件等。
您的事情應該法院管,但您應該向哪個法院起訴呢?這就涉及到法院管轄了。管轄是指在法院系統內部,確定各級法院之間以及同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打官司到法院您只能算是找對了地兒,到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您才算是找對了門兒。法院的管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級別管轄,是指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的管轄。法律規定:基層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是也有例外,同樣是離婚官司或經濟合同糾紛的官司,有的由基層法院一審,有的由中級法院一審,這也是法律規定的。中級法院直接受理的一審案件有:
重大涉外案件,即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地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的涉外案件。
在本轄區內的重大影響的案件,爭議標的額地250萬元以上的民事案件,爭議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的經濟案件,知識產權案件以及最高法院確定由中級法院審理的案件。
地域管轄。如果級別管轄是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的管轄范圍,那麼,地域就是劃分同級法院受理第一審案件的范圍。我國對一般在域管轄實行「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即被告的住所地在哪個法院管轄,就由哪個法院受理。如果您告的是某個人,比如:他的戶口所在地是西城區楊柳胡同,但他長期居住在朝陽區勁松北里,這時,您就應該到朝陽區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法規定:對公民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此外,還有特殊地域管轄或專屬管轄,具體內容可以參閱民訴法第24條至第33條。這是以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所確定的管轄。
起訴要會寫狀子 打官司首先得有訴狀。起訴狀的主要包括的內容有:當事人的自然情況、訴訟請求和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地。具體格式我們在《訴訟文書格式文本》中體地的介紹,請您參閱。這里,我們告訴您一些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當事人的自然情況要准確、具體。自然情況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國籍、要作單位、住所地:法人的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其中自然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與身份證、營業執照一致,當事人的住所地要准確、詳細,要具體到門牌號。
在起訴狀中要列明案由。案由通俗地說就是打的是什麼官司。比如:您打的是離婚官司,案由就寫離婚;您因為討債打官司,案由就寫借貸。
在訴訟請求部分,您要寫明請求法院解決什麼問題,要具體明確,比如:請求離婚、履行合同、要求賠償等。有幾項請求的,要一一列出,比如:在一名譽權糾紛案件起訴中,其訴訟請求為:一、要求被告停止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二、要求被告賠償原告名譽權損失人民幣1000元;三、要求被告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向原告賠禮道歉,為原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在事實部分,要明確寫清雙方糾紛的原因、經過、現狀等。在理由部分,要針對事實,分清是非曲直,明確責任,並引用相關法條加以證明。
要註明致送法院的名稱。您到哪個法院起訴,就應寫明「致××法院」。
在起訴狀的末尾,還要寫清時間。自然人當事人要由本人簽字,法人當事人要由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法人單位的公章。
打官司也要交錢 打官司需要交納必要的訴訟費用。如果您確實無力交納,而您的合法權益又急需得到法律的保護時,您可以向法院申請減免訴訟費用。下面,我們向您介紹有關訴訟費用的一些問題。
訴訟費用的種類
訴訟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申請費和其他訴訟費用三種。
案件受理費是指法院決定受理案件時,起訴方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向法院交納的費用。
案件受理費又可分為財產案件受理費和非財產案件受理費。
財產案件受理費
如果您打的是債務、合同糾紛等因財產爭議而引起的民事官司,那麼,應該按照爭議財產數額的一定比例交納訴訟費。訴訟費的交納,法律有著嚴格的規定和相應的計算公式,這里,我們向您介紹一種速算公式。速算方法:
1千元以下 ×50元/件
1千元——5萬元 ×0.04+10元
5萬元——10萬元 ×0,03+510元
10萬元——20萬元 ×0.02+1510元
20萬元——50萬元 ×0.015+2510元
50萬元——100萬元 ×0.01+5010元
100萬元以上 ×0.005+10010元
例如:您打的是債務官司,張三向您 借了15萬元,您告他還錢,您需要預交的訴訟費是:150000×0.02+1510=4510元
非財產案件受理費 有很多官司是不涉及財產爭議的,比如:收養、侵犯名譽權案件等,這類案件的受理費,是按照一定幅度,按作交納的,具體收費辦法是:
離婚案件,每件交納10元至50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1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1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交納;
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
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准交納。
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納30元;專利行政案件及商標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0元。
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30元至50元。
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10元至50元。
申請費是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按規定交納的費用。申請財產保全,交納費用速算方法如下:1千元以下 30元/件1千元——10萬元月 ×0.01+20元10萬元以上 ×0.005+520元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訴訟費用,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實際支出的應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主要包括:
勘驗費、鑒定費、公告費、翻譯費;
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助費;
人民法院執行過程中實際支出的費用。
訴訟費用的預交 如果您是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原告,您在接到法院交納訴訟費用通知次日起7日內,必須交納訴訟費。官司打完了,到底由誰交錢,法院會給您一個明確的說法。如果您執意不按照規定如期交納訴訟費,法院將按撤訴處理,您的案件將不能得到繼續審理。同樣,上訴案件的受理費,由上訴人預交,雙方均上訴的,由雙方當事人分別預交。申請費由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預交。 其他訴訟費用,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預交的金額和方式。
如何提起民事上訴 如果您對一審裁判結果不滿意,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請求上級法院再次審理您的案子。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您必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如果在法定期限內,雙方當事人都沒有提出上訴,那麼,一審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當事人在上訴期間提出上訴,一審裁判就不發生效力。 要上訴,就必須寫上訴狀,上訴狀的具體格式、寫法,您可以參閱我們的《訴訟文書格式及文本》。 上訴必須繳納上訴費,在遞交上訴狀的次日起7日內,您必須到指定銀行交納訴訟費用。執行——打官司的「最後一道工序」
如何申請執行呢?首先,您應該了解您的案子應該由哪個法院負責執行。《民事訴訟法》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執行期限 《民事訴訟法》規定 :申請執行的期限,被申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也就是說判決書生效超過一年不得再向法院執行。被申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6個月之後再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將不得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的次日開始計算。申請執行您應該准備好下列文件:
申請執行書
作為執行根據的生效法律文書。
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
繼承人或者權利人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交繼承或者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您向法院遞交了申請執行,法院決定受理後,應該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法院可強制執行。法院的執行措施包括:凍結、劃撥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財產;搜查隱慝財產;強制遷出房屋,強制退出土地等。
10. 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要經過哪些步驟
行政訴訟
--------------------------------------------------------------------------------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的訴訟制度。
(一)行政訴訟管轄
行政訴訟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轄和裁定管轄三類。
1.級別管轄
級別管轄是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基層人民法院是我國審判機關的最基層單位,除法律另有特殊規定外,一般行政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為: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2.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是確定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地域管轄,包括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專屬地域管轄、共同地域管轄。
3.裁定管轄
裁定管轄是指人民法院遇到某些特殊情況,依照《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自由裁定的管轄。裁定管轄分為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接受行政案件後,經過審查發現本案不歸自己管轄,就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處理。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將某一案件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法》第32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這是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的區別之處。這是因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原告和被告處於不平等的地位,他們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三)訴訟程序
1.一審
(1)起訴
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
(3)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4)裁判(裁定和判決的合稱)
裁定是法院在案件審理判決執行中,就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判決是法院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
2.二審
二審指上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上訴,對下一級人民法院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進行審理。我國行政案件的審理採取兩審終審制度。
3.執行
行政案件裁定、判決的執行,是指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後,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的裁判,人民法院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實施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照職權採取強制措施,以執行人民法院裁判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