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勞動法工資標准2019底薪
⑴ 2019新勞動法辭退賠償
根據《來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自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⑵ 勞動合同法2019全文
2013年12月我65歲,電工出生身體健康,無退休金無社會保險金,為了生活利用本人電工及版機械維修權等一枝之長,被一家物業公司聘用,這是2013年12月初,老闆沒有與我辦理合同手續,開始給我安排的工作是開掃地車保結和本掃地車的維修以及水電等的維修工作,當年給我的工資是1800元,以後老闆的工地越來越多了我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了,最多的時候有20個左右工地,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的維修工作都是我一人來完成,因此我的工資由1800元一次再次的曾加到現在每月工資3600元,在此期間因工地多了維修量大了總公司老闆給我配備一輛工程維修車,起到了這家物業公司以來就是活再多再累我都是按時去完成任務,在這方面老闆對我的工作是很滿意的。就在今年2月28日老闆找我說:你年齡大了因此要將你的工資減去800元我未同意該老闆就把我給辭退了,就現在小像我這樣年齡段的人員還不在少數,他們沒被辭退原因是:多數人員都是低工資1200元一1600元保結員和綠化員工。我身體健康情況良好,老闆也是認可的,總之:老闆就是想減我的工資我沒有同意。現在我要求該老闆應當依照勞動法規定給予補償金。
⑶ 2019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准規定有哪些
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內照上述第36條、第容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⑷ 2019大連勞動法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
自2018年1月1日起,大連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其中,市內四區和旅順口區、長海縣及各先導區月最低工資標准由1530元調整為16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由15元調整為16元;普蘭店區、瓦房店市、庄河市月最低工資標准由1430元調整為15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由14元調整為15元,月最低工資標准平均增幅6%。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如果最低工資上調,意味著你的到手工資也會跟著上漲,這是最直接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4)東莞勞動法工資標准2019底薪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如果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同時,勞動者還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另外,工會組織有權對最低工資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有效監督,如發現企業不執行最低工資標准有關規定的,工會組織可以提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⑸ 2019年工廠勞動法底薪多少
一、計算方式:
1、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2、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3、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4、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二、《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5)東莞勞動法工資標准2019底薪擴展閱讀:
正常工作時間,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所確定的工作時間。正常勞動,是指員工按照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對於正常工作時間的概念人大、國務院、勞動部及地方政府都頒布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及規定,主要有人大的《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5年5月1日施行):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1997年5月1日以前,企業既可以施行每周40小時的工時制度也可以施行每周44小時的工時制度,並以每周40或44小時為基礎計算加班加點時間。
1997年5月1日以後,一律應以每周40小時為基礎計算;《深圳經濟特區勞務工條例》(2004年6月25日修改):勞務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依據以上法律規定,「正常工作時間」應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為准。
在該標准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了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就是標准工資,標准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的基礎,超出標准工作時間之外提供的勞動都屬於加班工資。
標准工資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
(二)無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⑹ 2019年深圳最低工資是多少
2019深圳最低工資為2200元一個月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深圳市最低工資標准回納入全答省最低工資標准調整類別,將深圳市最低工資標准列為廣東省一類地區。經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2018年最低工資標准調整為: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准:2200元/月,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20.3元/小時。其中,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最低工資標准增長3.3%,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增長4.1%。
據了解,這是參考人均GDP、物價指數(CPI)、平均工資、社會保險繳費率等指標,考慮近年來最低工資標准增幅、其他城市最低工資調整情況等因素,通過測算和調研,廣泛聽取企業、勞動者代表以及省市兩級相關部門意見,經過充分討論研究的
最低工資調整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隨著最低工資的提高,加班工資的最低計算基數、社保費的最低計算基數也要提高。加班工資的計算至少應該以最低工資 為基數計算,平時、休息日、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至少是最低工資標准按照小時或者天數折算後的1.5倍、2倍、3倍
⑺ 2019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病假工資怎麼計算
1.非全月病假:
①非定額人員:
應扣病假工資=(基本工資×70%÷21.75)×應扣工資基數×病假天數+(基本工資×30%÷21.75)×病假天數
當月所得工資= 基本工資-應扣病假工資
②定額人員:
應扣病假工資=(1000×70%÷21.75)×應扣工資基數×病假天數+(1000×30%÷21.75)×病假天數
當月所得工資= 當月工時工資+〔(1000÷21.75×病假天數)-應扣病假工資〕
2.全月病假,
①非定額人員:
應扣病假工資= (基本工資×70%)×應扣工資基數 + 基本工資×30%
當月所得工資= 基本工資-應扣病假工資
②定額人員:
應扣病假工資 = (1000×70%)×應扣工資基數 +1000×30%
當月所得工資 = 1000 – 應扣病假工資
若員工當月所得工資低於上海市最低工資的80%,則以上海市最低工資的80%支付。
規定
1.《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21條規定: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於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
疾病休假工資標准: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①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②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③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④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⑤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疾病救濟費標准: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①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②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③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④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待遇低於本企業月平均工資40%的,應補足到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但不得高於本人原工資水平、不得高於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⑤企業月平均工資的40%低於當年本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80%,應補足到當年本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80%。
3.《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工資管理暫行規定》第50條規定:
職工因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在一年時間內累計不超過六個月的,企業按下列標准支付病傷假期工資:
①工齡不滿五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
②工齡滿五年不滿十年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
③工齡滿十年及十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八十。
第52條規定:
職工在領取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時,如其所得救濟費數額低於該企業平均工資百分之四十的,企業應按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四十發給,但不得高於本人工資。
⑻ 請問勞動法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是實發還是應發
應發工資。
1、應發工資和實發工資是兩個概念,應發工資是勞動者在提供了正常勞動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應發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2、實發工資是在做了合理的扣除後,實際上發到勞動者手裡的工資。如,按規定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事病假工資扣除等,做了這些合理的扣除後所實發的工資可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但這不是不執行最低工資標准。
3、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者在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情況下,在作了符合規定的扣除後的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4、如,根據《河北省工資支付規定》第十二條,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工代表大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明確規定的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費用,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但這種扣除後的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8)東莞勞動法工資標准2019底薪擴展閱讀
我國《勞動法》第五章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最低工資的確定實行政府、工會、企業三方代表民主協商的原則,主要根據本地區低收入職工收支狀況、物價水平、職工贍養系數、平均工資、勞動力供求狀況、勞動生產率、地區綜合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
另外,還要考慮對外開放的國際競爭需要及企業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當上述因素發生變化時,應當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每年最多調整一次。
最低工資保障制度適用於我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等。
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除西藏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並實施了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正式公布了最低工資標准。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實施,對促進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促進工資管理和工資支付的法制化,加強企業工資收入的宏觀調控,制止部分企業過分壓低職工工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最低工資標準的發布程序是:擬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先報勞動保障部徵求意見,報出25日內未接到變更意見,或接到變更意見進行修改後,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發布,並報國務院備案,同時抄送勞動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