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試論勞動法法律地位

試論勞動法法律地位

發布時間: 2022-01-17 03:50:23

Ⅰ 如何理解勞動法的法律地位

勞動法的地位是指勞動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於何種法律地位的問題,即是否為內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容。
法律部門的劃分主要取決於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性質和內容,勞動法主要調整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具有區別於法律所調整的其他社會關系所特有性質,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內容也有其特點,它不僅包括經濟方面的內容,而且也包括政治方面的內容、文化方面的內容、人身保護方面的內容等。勞動關系的特殊性質和特定內容,使得勞動法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個獨立部門。

Ⅱ 試述勞動法與社會法的關系

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社會法是維持社會穩定並且維護公民的社會權利
就是說社會法是勞動法的基礎
勞動法是社會法其中的一個「孩子」

Ⅲ 簡述勞動法意義上勞動的特點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以及有關制度。

(3)試論勞動法法律地位擴展閱讀:

1、合法性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性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

4、等價有償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Ⅳ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在社會法學中的地位

社會現實是表面這種法律那種法律,可什麼地方真的使用了呢,法律也只是對三種人管用,1,老人
2,窮人
3,沒實力地人

Ⅳ 試論勞動法對發展我國生產力的作用

勞動法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十八世紀產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生產力迅猛發展 ,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迫也日益加重。無產階級為了保衛自己的生存權利,不得不團結起來,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迫使資本家在改善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方面作出一些讓步。另外,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力是被當作可租賃、可買賣的商品來看待的,調整僱傭勞動關系的法律規定被包含在民法典之中,社會經濟的發展 ,要求法律部門的劃分趨於細密和完善。於是 ,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規定便從民法中分離出來,並同「工廠法」等法律中的有關內容匯合一起而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法律部門----「勞動法」。從上可知,勞動法是在無產階級激烈斗爭下產生的有利於保護勞動者利益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 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法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勞動法所調整的對象,是社會關系中一個特定的、十分重要的部分。勞動法是直接體現了我們國家的階級本質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法律部門,它應該受到特殊的關注和重視,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勞動法的作用: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法有巨大的作用,這既是由勞動法的性能決定,又是由社會成員對勞動法律制度的需要所決定的。勞動法的作用可以從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勞動法與生產力、勞動法與市場經濟等幾個方面來說明。
2.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合法權益,是指勞動關系中受法律保護的勞動者的權利。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法的首要作用。我國目前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 客觀上需要有勞動法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3. 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對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勞動力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在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者作為勞動力所有者進入市場的條件下,才會有發達的市場經濟。然而在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是一種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的特殊市場,因而在用民法、經濟法來規范勞動力市場,以保持勞動力市場與整個市場體系相統一的同時, 用勞動法進行規范,以保護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合法權益,並維護勞動力市場的運行秩序。
4.人權保障: 人權是指那些直接關繫到人得以維護生存、從事社會活動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權利。人權保障的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勞動法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與人權保障有著密切的聯系,人權理論和人權保障運動的沖擊是勞動法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權內容包括勞動權, 勞動權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5.促進社會安定 社會安定是社會政治、 經濟、 文化發展的前提。馬克思認為,人的最根本的需要是吃、穿、住、行,這也是人的最低層次的需求。而每個人要滿足最低層次的需求, 就必須參加社會勞動.

Ⅵ 下列對勞動法地位的表述 , 正確的是

勞動法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有獨立的研究對象。我國的勞動立法進版程將會不斷加快,我國勞動權法將獲得空前的發展,我國的勞動法體系將會逐漸形成,而健全的勞動法體系必將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看你課本的第一頁

Ⅶ 勞動法司法解釋的法律地位地位,他能作為制定員工手冊的依據嗎

勞動法司法解釋屬於勞動法的法律淵源,可以作為制定員工手冊的依據的。

Ⅷ 《勞動法》到底屬於經濟法還是行政法規

勞動法是社會法的一種,屬於經濟法范疇,屬於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一部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比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所以不屬於行政法規。勞動法和經濟法是兩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同時都隸屬於民法,都是民法的一部分。

2、勞動法與經濟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的范圍非常廣泛,這些經濟關系的調整是為了對國家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和加強經營管理,顯然與勞動法的調整僱傭與被僱傭的勞動關系是不同的。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經濟法主體范圍廣泛,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

(3)是實現經濟自由和發展的保障;經濟法主體地位不對等,具有層級性,又是保障經濟秩序和穩定的需要;經濟法主體角色的變動性,則充分體現了經濟生活對各種經濟主體之間和諧互動的一種需要。

(4)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經濟法的原則主要有平衡協調原則、維護公平競爭原則、責權利相統一原則等。

(8)試論勞動法法律地位擴展閱讀

經濟法的特點:

1、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2、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3、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4、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5、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熱點內容
呼和浩特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9-01 23:59:46 瀏覽:233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就是 發布:2025-09-01 23:54:34 瀏覽:303
勞動法病修假 發布:2025-09-01 23:51:23 瀏覽:951
涵江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1 23:41:19 瀏覽:458
國家勞動法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09-01 23:35:27 瀏覽:126
勞動法職工產假最新規定 發布:2025-09-01 22:59:01 瀏覽:238
司法部全國兩會會議精神 發布:2025-09-01 22:57:20 瀏覽:560
人在幾歲開始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1 22:51:58 瀏覽:147
北京市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細則 發布:2025-09-01 22:51:56 瀏覽:299
廣東傑思特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01 22:5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