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糾紛時效

勞動法糾紛時效

發布時間: 2022-01-17 04:46:50

1. 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
勞動爭議是仲裁前置,需要先申請仲裁,對仲裁決定或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計算應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是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對侵害的不知情,出於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並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此外,勞動爭議仲裁時效適用時效中斷、中止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是一年。提出主張、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合同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合同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3. 勞動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期間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糾紛適用仲裁前置,經過仲裁程序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4. 勞動糾紛,時效問題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2008年5月1日後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對於2008年5月1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關仲裁時效和起訴的規定及適用《勞動法》。《勞動法》關於仲裁時效規定於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5. 在勞動法中的所有糾紛,的追訴期的期限

一般起訴時間是2年

工傷的起訴時間是1年

如果 過了追訴期 只能 申訴

舉證一般都是誰主張 誰舉證 但是 勞動法 很多部分有明確規定 舉證責任是倒置的

換句話說 用人單位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付舉證責任

熱點內容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4 發布:2025-09-02 00:00:29 瀏覽:140
呼和浩特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9-01 23:59:46 瀏覽:233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就是 發布:2025-09-01 23:54:34 瀏覽:303
勞動法病修假 發布:2025-09-01 23:51:23 瀏覽:951
涵江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1 23:41:19 瀏覽:458
國家勞動法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09-01 23:35:27 瀏覽:126
勞動法職工產假最新規定 發布:2025-09-01 22:59:01 瀏覽:238
司法部全國兩會會議精神 發布:2025-09-01 22:57:20 瀏覽:560
人在幾歲開始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1 22:51:58 瀏覽:147
北京市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細則 發布:2025-09-01 22:51:56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