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保密協議的勞動法
① 勞動法,關於保密協議,急用,謝謝!
勞動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② 新《勞動法》對「保密協議」有規定嗎
此條款無效,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競業禁止期限最多為二年.
附相關法條: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③ 勞動法—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回信息)約定答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
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
第一:公司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項目及經營決策;
第二:公司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第三:公司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第四: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第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第六: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第七:公司職員人事檔案,工資性、勞務性收人及資料;
④ 勞動法關於保密協議
要看你們的勞動合同,保密協議和競業關系是兩種行為。競業關系還會由公司支付你的部分補償金的,基本上可能達兩年的。
⑤ 關於這份保密協議是否受新勞動法保護,特咨詢一下
保密協議不違法,而且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也保護這種協議
⑥ 勞動法——保密協議
1.保密條款的期限不超過兩年.
2.合同中未提及甲方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對負有專保秘義屬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3.保密條款的違約金只有在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時候,才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你只是辭職不受此限制,你只需提前30天向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就行.
4.離職後如果單位仍需你守此保密條款,需向你按月支付經濟補償,因此合同里未提及,可由雙方協商,但最長不超過兩年.
如果單位無支付,則無權要求你守此承諾,出無權要求你支付違約金.
⑦ 關於勞動法合同保密協議
你好,只要你的離職沒給原單位造成損失,就沒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有辦理公積金的話,原單位可以凍結,等你辦理了交接手續再給你續;保險的話不影響,你換家單位可以繼續繳。
⑧ 我想請教一下關於保密協議的勞動法專家解答
根據你的敘述,你和單位簽訂的是競業禁止的條款。
1、你是否需要遵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之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我認為你不屬於上述之人,同時作為試用期人員,你不可能解除到單位的秘密,因此你不是該項條款的適格主體。建議你到勞動仲裁機構仲裁要求確認此條款無效。
2、如果你需要負此義務怎麼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也就是說,如果單位讓你遵守此條,他們是需要給你支付經濟補償的
⑨ 勞動法中保密協議有關保密報酬的相關資料
保密是法定義務,沒什麼保密薪酬。
⑩ 新勞動法的相關保密協議咨詢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2、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協議寫明由於任職期間已發放保密金,離所以職後不再發放,這樣子的協議是否無效;
4、如果離職後,公司書面允許從事同類工作,是可以解除就業限制。
如有幫助,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