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勞動法無法保證
Ⅰ 勞動法 不服從工作安排如何處理
公司的處理不合法。《勞動法》第四章,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當然現在每周休息兩天,應該是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可見,企業是不得隨意安排員工延長工作時間或在節假日加班加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Ⅱ 勞動法實行二十年,為什麼無法落實
勞動法實施這么多年,很多企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顧勞動群眾的利益,這是有理可尋的:
一,目前來講,多數企業是有購買我國強制性規定的醫保社保,但對於一些加班的工資福利待遇,卻沒有按照勞動法去施行,是因為企業對於這些費用的抗拒,一是不願意,二是得過且過。三是執法部門是放任的態度。
對於政府,我是理解的,因為中國的人口眾多,需要就業已經是一個難題,如果再給企業增加更多的負擔,那麼在招人的過程中,或者一些想創業的人事添上很多阻礙,因為我國要解決的更多的是就業問題,而不是待遇問題。我相信當社會市場經濟的就業成熟,企業穩定,勞動法的加強實施,就會好了。
我在大學裡面學勞動法,其實這是一部傾向勞動者的一部法律,那如果你作為創業者,這么高的成本,你願意創嗎?你肯定不願意,就單單社會的福利,加班,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這就剝削了你多少的勞動力?所以說,勞動法之所以無法落實,是官護,企業得過且過所照成的。哪個老闆都想節約成本賺更多的錢。
二,勞動法是一門弱法,你可以看到,什麼時候監管部門會抽查公司們的福利待遇實施情況?沒有,一般所有人遇到勞動糾紛,都必須先到「仲裁局」,然後再到法院,所以你不告,別人就不理,變成了一種只是企業和勞動者的事情,政府就置身事外,兩袖清風,當真的勞動仲裁勝訴,企業早不見影了,所以維權也很難。
所以綜合來說,不是勞動法不想實施,而是目前來說,無技可施!
Ⅲ 勞動法好,為什麼真正實施困難
08年前工齡是不計算的,這個是合法的,但是你合同沒到期的話你可以回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啊答,公司強行解除的話就是開除了,開除的話08年前的工齡也是計算的,
我幾乎每天都會上來這里為大家解答問題,如有疑問咨詢請留言,我會盡快回復您 ,祝你順利。我的網路hi也經常在線。
Ⅳ 勞動法是必須要執行的嗎為什麼好多單位不執行
首先是」權大於法」在就是做為個體的人也沒有維權的意識.法律意識也很淡薄,對自身遭專到的屬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也是敢怒不敢言.更何況真遇到次事的發生,即便你想到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誰又能幫我們這些人呢?.勞動部門就是做個樣子的,和工會沒什麼區別,都是些裝飾性的機構,中看不中用.苦命的人們都忍耐著吧,沒准在過一百年會執行的.
Ⅳ 新勞動法如何保護我的合法權益
因為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處於弱勢地位,勞動法傾向保護勞動者,如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Ⅵ 在中國為啥勞動法規定不能執行到位
在中國不單單勞動法不能完全執行到位,還有其他方面很多法規同樣如此。這說明我們的法制建設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加強完善 。
Ⅶ 為什麼勞動法規定不能收取押金或是違約金店主的利益怎麼得到保障
1、勞動法這些規定,確實事出有因,當年個別店主,收了押金後,讓導購干一個月,說干不好再辭退了,不給錢,還把押金給扣了。貌似是玉石行業首先出來的招數。
2、導購工資一般由底薪加提成給付,可以試試提成押後一個月,導購辭職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店主。
3、現在導購難找,沒經驗的不好弄,年輕的不上心,有經驗歲數不大的不是這個價錢。由於沒有三險一金,很少有人能幹長,除非搞批發的,零售一個月導購二三千到頭了。所以,首先看看你能承受多少,養店期間少一點沒關系。店熟了要給人家漲,建議總銷售額分階段提成,比如,三萬以下多少,三萬以上多少。另外,一個導購不行,必須輪班。
4、自己想想怎麼合理,現在的導購是爺爺,不能虧了人家。提點也就是2個到三個。
5、這個,沒有什麼可能保護的,人家反咬一口你不給人家上保險,人家還有的說呢。只能吃啞巴虧。導購這個事兒,就看怎麼處人了。
Ⅷ 大學實習生為什麼不受勞動法保護 實習生的權益靠什麼維護
因為實習生並非適格的勞動者,所以不受勞動法保護。但是實習生可以和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協議,其中可以約定保護實習生權益的條款,實習協議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
簽訂就業見習協議,明確見習期限、崗位職責、見習待遇、見習計劃安排,以及見習單位和見習人員的權利義務。見習期間,見習單位應指定專人加強對見習人員的工作指導,努力提高見習質量
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補助。見習期滿,見習單位應為見習人員出具見習證明。高校畢業生在同一單位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見習期間或期滿後被見習單位正式錄用的,單位應及時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見習時間可作為工齡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8)為什麼勞動法無法保證擴展閱讀:
實習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作為用人單位,應該與實習生簽訂實習協議,或與實習生、實習生所在的學校簽訂三方協議,明確實習生的實習時間、工作時間、實習費、實習內容等細節。同時用人單位可以為實習生購買商業保險,避免實習過程中發生因工受傷後產生經濟賠償糾紛。
1、只要是在雙方當事人自願的主觀意志下,簽訂的協議沒有違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內容,均視為有效的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
2.實習期間和單位之間不是勞動合同關系,現在還是學生的實習者,要等你畢業後才能和單位締結正式的勞動合同關系。
3.既然不是勞動關系,就不可能通過勞動仲裁解決,但是可以根據協議的規定,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或去法院申請民事調解、訴訟等方式解決。
Ⅸ 勞動法!!是否也該保護我們企業的利益!
按實際情況,勞動法也保護用人單位的利益。
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權利: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源於用人單位享有的生產指揮權,既然用人單位享有生產指揮權,所有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遵守。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勞動定額的權利。用人單位幫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後,就獲得了一定范圍勞動者的勞動使用權,並有權根據實際情況給勞動者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對於用人單位規定的合理的勞動定額,在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時,勞動者應當予以完成。
(3)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並根據勞動者勞動技能的考核結果安排其適合的工作崗位和獎金薪酬。
(4)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利根據勞動法上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制定本單位的勞動保護制度,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5)制定合法作息時間的權利。用人單位享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要求,合法安排勞動者作息時間的權利。
(6)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權利。為了保證勞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准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7)其他權利。包括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平等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等。
Ⅹ 中國勞動法為什麼淪為雞肋
一方面法律本身有先天不足,這部法不適合我們國情。尤其是勞動合同法。
另一方面執法部門不作為,這部法淪落為「民不告官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