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節日值班補休
⑴ 勞動法,國家法定假日,加班,補休
1、法來定假日,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自須在正常支付員工工資的基礎上,按不低於員工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資。
2、不能通過安排補休的方式來規避支付加班費的義務。即如果安排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則即使安排了補休,也要支付300%的加班費。
⑵ 法定節假日可以安排勞動者補休嗎
法定節假日是可以安排勞動者補休的。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法定節假日應付工資: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發《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勞動者的制度工作時間(即全年總天數減去休息日及法定節假日)由此前的251天減少為250天,則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調整為20.83天。
該《通知》還首次提出一個「月計薪天數」的概念,用以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而俗稱的節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雙薪正是以日工資、小時工資為計算基數。
《通知》明確指出,按照《勞動法》第51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也就是說11個節假日即使不上班也應計薪,除去不計薪的104個雙休日,月計薪天數應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資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資水平。
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資3008元為例,則勞動者節假日加班應以138.3元為基數,發放三薪或雙薪。
(2)勞動法節日值班補休擴展閱讀:
員工法定假日自願加班無須支付加班費:
1、無論是勞動法還是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在提及延長工時的時候,均使用了「用人單位安排」的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強調的是單位延長工作時間。
《上海市勞動保護監察條例》亦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可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但必須遵守有關延長、增加工作時間的時限規定,並按照規定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報酬。」強調的還是用人單位由於自身需要而安排員工加班。
2、在加班的程序上,上述法律法規中均規定,用人單位如欲安排員工加班,必須與員工及工會協商,協商是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必經程序。
協商,並不是員工要求加班,而與用人單位協商,而是用人單位在安排員工加班前與員工及工會的協商。安排加班的主體是用人單位,而不是員工。
3、從勞動法的立法意圖上看,為了限制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權利的產生,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限制了用人單位延長工作時間的權利,保護員工的休息權。員工的自願加班是對自己休息權的主動放棄,而不是被動剝奪。
⑶ 節假日安排值班只給補休是否可行
不可以。給了三倍工資後,代表已經補償了法定節假日的勞動付出,所以就沒有補休了。
⑷ 《勞動法》規定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能補休嗎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由此可見,法定節假日不存在用補休來代替加班的規定,加班就必須支付3倍工資,但相對來說,如果已經支付了3倍工資,也不一定要給予補休。
⑸ 新勞動法關於節日時輪到公休是否補休如何規定
應該休,,你看看首長們,,都倒休一年了,,還休著呢!!沒聽說扣他們工資啊
⑹ 您好!法定節日加班,員工想補休,違反勞動法嗎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即一般的休息日是可以以補休代替而不計加班費的。而對於法定休假日,則直接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不能以補休代替,需支付加班費。
⑺ 法定節假日值班是否明文規定有補休
沒有。
勞動部年5月12日發布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對此進行了明確,具體內容是"安排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另外支付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準的300%的工資"。
依據現行勞動法律、法規,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後,只能按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而不能安排勞動者補休,只有在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才能安排補休或支付工資報酬。
(7)勞動法節日值班補休擴展閱讀:
北京人社局:法定節假日加班安排倒休不能抵加班費
市人社局負責人解答說,加班費分為兩種: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其個人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涉及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不存在補休及倒休,必須依法支付300%的工資報酬。」
一位網友自稱在某單位上班十個月,累計加班過500小時,公司卻只以「總經理嘉獎」和「年終績效工資」就是加班費為由拒絕發放加班費。另一位網友則正相反,說單位加班嚴重,雖然「給了加班費,但是我就想休息休息」。
對此,市人社局負責人明確表示,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當依法支付加班費。獎金不能等同於加班費。
單位安排員工加班,一般每天不能超過1小時;如有特殊原因每天不得超過3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可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准計算,處以罰款。
⑻ 勞動法對休息日加班安排補休是如何界定的
1、按現行規定,用人單位安排休息日加班的,應先補休,不能補休的要支付二專倍加班工資的。
2、《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⑼ 勞動法對於職工節假日加班補休作出了哪些規定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